桂林梳子,最早是采用名貴的黃楊木精制而成的,有鯉魚梳、竹節(jié)梳和半圓梳等款式。明代制梳藝人,在制作木梳的基礎上,又采用牛、羊角制梳,角質(zhì)透明堅固,花紋刻鏤精細,成為帶有欣賞性的生活用品。
桂林梳子古樸典雅、美觀實用,清代時曾被送入宮中,獲得皇家貴族的贊賞,被譽為“宮梳”而出了名。
桂林篦子,是用土產(chǎn)的竹、骨等原料制成,每把篦子約有二百片篦齒,具有制作精細,齒柔韌,不咬頭發(fā),不傷頭皮,清污徹底,堅固耐用等特點,成為遠近馳名的“名篦”。
桂北一帶多竹,為制造桂林篦子提供了上好的原料。但制篦的竹料要選擇山地出產(chǎn)的老楠竹,因為它既有彈性,又有硬度,也不招蟲??诚轮褡雍螅绕食审髌?,再精選篾青部分精工剖制成齒。
篦齒要求加工得薄而均勻,然后將篦齒逐片絆纏在橫桿上,再扣上篦梁。篦梁有竹梁、骨梁兩種,篦梁上雕刻有桂林山水及花鳥人物圖樣。安裝好以后,還要再刮篦齒,使篦尖平整圓滑。最后著色、上油便是成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