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形長尾鯊(學(xué)名:Alopias vulpinus)是長尾鯊科、長尾鯊屬鯊魚。雄成鯊長319-549厘米,雌成鯊長376-549厘米,最長達609厘米。體粗大,亞圓筒形,頭較短,略側(cè)扁。尾特別長,比頭和軀干長1.5倍余。吻短而鈍尖。眼小,圓形。鼻孔小而平橫??诨⌒?,口寬與口前吻長相等。噴水孔微小,細狹。鰓孔5個,中大。第一背鰭呈等邊三角形,鰭高與基底加下角長約相等。第二背鰭很小,距臀鰭比距腹鰭為近。尾鰭很長,腰刀形,大于全長之半。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同大,起點稍后于第二背鰭基底。腹鰭比第一背鰭稍小,后緣深凹。胸鰭鐮刀形,前緣圓凸。體黑褐色;頭側(cè)鰓孔和前后方;腹面深淺色夾雜;第一背鰭后緣,第二背鰭上部,臀鰭上下部,腹鰭和胸鰭外角都淡色。
棲息于大陸架、近海,經(jīng)常會成群或成對的獵食,用它們的尾巴來擊暈獵物。它們主要食其他的魚類及魷魚,亦有捕食海鳥的情況。平時極為罕見,長尾鯊為上層魚類,卵胎生,幼魚在夏季降生,產(chǎn)量不大,常成群以長尾擊魚,使其昏厥而捕食。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區(qū)。在中國分布于黃海,東海,南海和臺灣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海域。
狐形長尾鯊最初由邦納泰爾(Bonnaterre)于1788年定名為Squalus vulpinis,后來更名為Alopias vulpinus(Bonaterre,1788年)。種名Vulpinus源于拉丁語“vulpes”,意為“狐(fox)”。
大洋性表層魚類,棲息于全球熱帶和冷溫水域,最常見于溫帶水域。通常在遠離海岸的地方觀察到。成鯊在大陸架上很常見,而幼鯊則生活在沿海海灣和近岸水域。棲息深度可達550米。
廣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溫帶和亞熱帶海域。在中國分布于黃海,東海,南海和臺灣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海域。
存在: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阿根廷、阿魯巴島、澳大利亞、比利時、貝寧、博內(nèi)爾島、圣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博內(nèi)爾島)、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英屬印度洋領(lǐng)地(查戈斯群島)、加拿大、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大陸)、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古巴、庫拉索、塞浦路斯、科特迪瓦、丹麥、吉布提、厄瓜多爾(厄瓜多爾大陸)、埃及、薩爾瓦多、法國(法國大陸)、法屬波利尼西亞、岡比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格林納達、危地馬拉、根西島、幾內(nèi)亞、幾內(nèi)亞比紹、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愛爾蘭、馬恩島、以色列、意大利、日本、澤西島、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黎巴嫩、利比里亞、利比亞、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耳他、毛里塔尼亞、墨西哥、摩納哥、黑山共和國、摩洛哥、納米比亞、荷蘭、新喀里多尼亞、新西蘭、尼加拉瓜、尼日利亞、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馬、秘魯、葡萄牙(亞速爾群島、葡萄牙大陸)、塞內(nèi)加爾、塞拉利昂、新加坡、斯洛文尼亞、索馬里、南非、西班牙(西班牙大陸)、斯里蘭卡、阿拉伯?dāng)⒗麃喒埠蛧?、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火雞、英國、美國(夏威夷群島)、烏拉圭、玻利瓦爾共和國委內(nèi)瑞拉、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門。
可能已存在:美屬薩摩亞、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孟加拉國、巴巴多斯、伯利茲、百慕大、博奈爾島、圣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圣尤斯特歇斯、薩巴)、文萊達魯薩蘭國、佛得角、柬埔寨、喀麥隆、開曼群島、圣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加勒比海群島)、剛果、庫克群島、爭議地區(qū)(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赤道幾內(nèi)亞(赤道幾內(nèi)亞大陸、安諾本?。⒏?颂m群島(馬爾維納斯)、斐濟、法國(克利珀頓島)、法屬圭亞那、加蓬、瓜德羅普島、關(guān)島、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肯尼亞、基里巴斯、馬達加斯加、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毛里求斯、馬約特島、密克羅尼西亞聯(lián)邦、蒙特塞拉特、莫桑比克、緬甸、瑙魯、紐埃、諾??藣u、北馬里亞納群島、琉球群島、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菲律賓、皮特凱恩、葡萄牙(馬德拉)、波多黎各(納瓦薩島、波多黎各(主島))、留尼汪島、圣巴托洛繆島、圣海倫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圣海倫娜主島、阿森松)、圣基茨和尼維斯、圣盧西亞、圣馬丁(法國部分)、圣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爾、圣馬?。ê商m部分)、所羅門群島、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蘇里南、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托克勞、湯加、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圖瓦盧、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美國本土外小島嶼(威克島、美國列島、中途島、約翰斯頓島、豪蘭·貝克島)、瓦努阿圖、越南、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國維爾京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雄成鯊長319-549厘米,雌成鯊長376-549厘米,最長達609厘米。體粗大,亞圓筒形,背面圓凸,腹面平坦。頭較短,略側(cè)扁,亞圓錐形,不到全長的1/7。尾特別長,比頭和軀干長1.5倍余。吻短而鈍尖。眼小,圓形,瞳孔垂直,無瞬膜。吻長比眼徑大2.3倍,位于口裂前端上方。鼻孔小而平橫,內(nèi)側(cè)位,前鼻瓣具有1個三角形突出,距口比距吻端為近??诨⌒?,口寬與口前吻長相等;唇褶位于唇的里側(cè),上唇褶狹長,口閉時半露,約等于上頜長之半,下唇褶短而扁薄,口閉時完全不見,長僅及上唇褶之半。
齒小,中齒頭直而三角形,外側(cè)無小齒頭,2行在使用,無正中齒,下頜齒較??;上半頜每行22齒,第一和第二齒最大,第三齒很小,第四至第十齒中大,后面幾齒漸小,最后幾個低平不發(fā)達;下半頜每行20齒,第一齒微小,第二第三和第四齒最大,第五至第十齒漸小,最后數(shù)齒不發(fā)達。噴水孔微小,細狹,裂縫狀,位于眼后口角上方,與眼的距離比眼徑稍大。鰓孔5個,中大,第三鰓孔比眼徑大1.6倍,最后2個距離較近,位于胸鰭基底上方,最后3個較寬,第一個最狹。
第一背鰭呈等邊三角形,鰭高與基底加下角長約相等,起點與胸鰭里角相對,后端前于腹鰭起點有一相當(dāng)距離,前緣微凸,后緣下部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很小,距臀鰭比距腹鰭為近,上角圓,下角延長尖突。尾鰭很長,腰刀形,大于全長之半;上葉不發(fā)達,僅見于尾端近處;下葉前部呈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而延續(xù)近尾端,后部呈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合并,中部與后部間無缺刻。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同大,起點稍后于第二背鰭基底。后者的后角伸達于其基底后部上方。腹鰭比第一背鰭稍小,后緣深凹,外角鈍尖,里角尖突,鰭腳管形,后端細尖。胸鰭鐮刀形,前緣圓凸,比第一背鰭前緣幾長2倍,外角鈍尖,后緣凹入,里角圓突。
體黑褐色;頭側(cè)鰓孔和前后方,胸鰭基底上方和后方,以及腹鰭基底上方和后方淺褐色;腹面深淺色夾雜;第一背鰭后緣,第二背鰭上部,臀鰭上下部,腹鰭和胸鰭外角都淡色。
狐形長尾鯊?fù)ǔT诤0陡浇腔惨詫ふ沂澄铮梢岳闷溟L形尾擊昏獵物,主要捕食群游魚類及頭足類。有時來近海追捕小型群游魚類,用長尾擊魚,有時也降入深處。
狐形長尾鯊97%的食物是硬骨魚,如鯡魚、鯡魚、大西洋金槍魚、沙矛魚和鯖魚,藍魚和蝴蝶魚是最常見的食物。它們也以鰹魚和魷魚為食。通常是分組或成對進行捕食,偶爾也用尾巴殺死海鳥。
卵胎生,這意味著它的發(fā)育沒有胎盤附著,胚胎以進入子宮的卵為食。胎兒在子宮內(nèi)有互相殘殺習(xí)性,1-2年繁殖一次,每胎產(chǎn)2-4仔,剛產(chǎn)仔鯊長114-150厘米。雌性的成熟年齡為13歲,最長壽命為38歲。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 3.1——易危(VU)。
2009年,《印度洋金槍魚委員會》(IOTC)禁止保留、轉(zhuǎn)運、著陸、儲存和銷售所有長尾鯊。
2014年,所有長尾鯊物種都列入了《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的附錄Ⅱ,這反映了締約方致力于在區(qū)域內(nèi)開展保護工作的承諾。CMS的《移棲鯊魚諒解備忘錄》也涵蓋了該物種,該備忘錄旨在促進保護。
2016年,所有長尾鯊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的附錄Ⅱ中,該公約要求CITES締約方的出口須附有許可證,并要根據(jù)發(fā)現(xiàn)部分來自合法和可持續(xù)漁業(yè)的結(jié)果。
深海長尾鯊是商業(yè)和小型遠洋延繩釣、圍網(wǎng)釣和刺網(wǎng)釣的目標(biāo)和兼捕物。大部分捕撈被視為近海和公海水域中上層工業(yè)船隊的兼捕物。它也被捕獲在沿海延繩釣網(wǎng)、刺網(wǎng)、t有軌電車網(wǎng),甚至有時是拖網(wǎng)中,特別是在大陸架狹窄的地區(qū)。
該物種受到大型游戲休閑垂釣者的高度重視,盡管許多捕撈活動都進行了實踐捕撈和釋放,但休閑垂釣可能是一個威脅,因為釋放后的死亡率被同類捕食者估計為78%。據(jù)估計,大西洋上葡萄牙延繩釣的船只死亡率為66.7%。
主要以底拖網(wǎng)、流刺網(wǎng)及延繩釣捕獲,經(jīng)濟價值高。肉質(zhì)佳,魚肉紅燒或加工成各種肉制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維他命及油;剩馀物制成魚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