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乙,讀音作yǐ(ㄧˇ)],中國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北京、山東、河北、江蘇、上海、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山西、四川、安徽、甘肅、廣西、福建、臺灣等地。乙姓歷史悠久,名人眾多,望出襄陽、河南、滎陽、平原。漢代有乙瑛;又有乙世,南郡太守;宋代有乙太度,寧化知縣;明代有乙瑄,成化進士。清代乙山研官至兩廣總督?,F(xiàn)代名人有乙曉光,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聯(lián)合參謀部副參謀長。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的湯,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商王朝的締造者商湯,字天乙,號成湯。其后代子孫便取其字為姓氏,稱乙氏。在成湯的后世支庶子孫按順序排行,還有取順序編號為姓氏者,長門稱壹氏,簡文為一氏。
該支乙氏、一氏同宗同源,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皆尊奉商湯為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魯公族之后有乙氏。(《急就篇》)
源于春秋時北狄。襄陽乙氏出自春秋時北狄。(《通志·氏族略》)
源于鮮卑族,出自鮮卑族乙弗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魏書》記載,在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中有乙弗氏部落。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于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乙弗氏多改為漢姓婁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漢字諧音改為乙氏,后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鮮卑族,出自鮮卑族乙那婁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乙那婁氏部落,亦稱壹那婁氏、一那婁氏。北魏政權(quán)入主中原后,在北魏孝文帝元宏(拓拔·宏)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一那婁氏多改為漢姓婁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漢字諧音改為一氏、乙氏。鮮卑族乙氏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名人輩出。據(jù)記載,乙氏家族中最為顯赫的人是乙那婁·瑰,史稱其為“乙瑰”。北魏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執(zhí)政時期,乙瑰出任鎮(zhèn)南將軍、駙馬都尉,賜爵西平公,后又做過侍中、征東將軍、定州刺史,進爵為王,后又為西道都將。按史書記載:“瑰善騎射,手格猛獸。尚太武女上谷公主,除駙馬都尉,賜爵西平公。從駕南征,都督前鋒諸軍事,勇冠三軍。后進爵為王,又為西道都將。薨,年二十九,贈太尉公,謚曰恭。子乙乾歸襲爵?!?/p>
在乙瑰的后裔子孫中,多以先祖為榮,世代沿襲稱乙氏,后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匈奴族,出自西域古匈奴奚王屬臣格斯齊宜,屬于帝王賜姓為氏。據(jù)史籍《五代史》記載,在后唐時期,后唐明宗李亶(公元927~933年在位)曾賜奚王副使格斯齊宜姓乙,其后裔遂世代稱乙氏。后在其后裔族人中,有因避難而改姓為諧音的一氏,世代相傳至今。
商湯、乙瑰(乙那婁·瑰)、格斯齊宜。
乙貫:老海州乙氏家族一世先太祖,生于元朝,萬戶侯位,參政食祿,為君為民,功績累累。卒后葬于江蘇省沭陽縣湖東鎮(zhèn)陸口村下灣莊,墓前有石門、石人,至今保存完好。是為海州乙氏之祖。
乙瑄:字崇壁,海州人。清嘉慶年間的《海州直隸州志》記載:先由進士改授庶吉士,轉(zhuǎn)吏部文選司主事,擢山西左參議,巡大同等處。他威德信孚,益勵清操,西陲以寧。
乙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列入百家姓前一五百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六十六位。
今北京市,山東省、江蘇省的宿遷市、連云港市海州區(qū)、灌云縣、、揚州市,天津市的武清縣,黑龍江省,湖南省的永州市東安縣,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廣東省、云南省、臺灣省等地,乙氏族人分布較多。
襄陽郡:東漢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qū)),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qū))。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qū)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qū),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后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于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xù)至今。
平陽郡:亦稱臨汾郡。
襄陽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平陽堂:以望立堂。
江蘇海洲乙氏族譜,(現(xiàn)代)乙氏闔族重修,2000年計算機排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qū)新壩鎮(zhèn)乙氏宗祠。
安徽淮北乙氏字輩:“萬福從天繼大化德志承光明守正本傳家永長興道廣景星獻青俊慶云祥鳳鶴年恒久松柏延茂昌”。
山東德州夏津乙氏字輩:“海震國世 三興永傳遠 榮華兆美祥”。
山東濟南乙氏字輩:“長玉京樹立”。
乙氏一支字輩:“德國春立東”。
乙瑛:公元前147年東漢官員。桓帝時為魯相。元嘉三年(153)上奏朝廷,請為孔子廟置百石卒史一人,掌朝中禮品、祭器及往返公文。詔準之日,乙瑛已滿秩離去,后相名平者遵詔雜試,得孔和一人,除為百石卒史。后人為此事立碑記之,今碑仍在,簡稱《乙瑛碑》,全名《漢魯相乙瑛奏置孔廟百石卒史碑》,又稱《孔和碑》,現(xiàn)存曲阜孔廟。此碑為隸書,端莊凝重,氣象雍容,是漢碑中的精品。未書書人姓名。民國十五年《高唐縣志》謂:“乙瑛事跡除請百石卒史碑外無可考,對于本縣無直接影響。然其請置百石卒史一事,關(guān)心先圣,裨補儒教,其及于人者非淺鮮,且其事列入他篇,舉非所直,故以為德范之首?!?/p>
乙瑰:公元441年,魏世主時,做過鎮(zhèn)南將軍、駙馬都尉,賜爵西平公。后做過侍中、征東將軍、定州刺史,進爵為王,后又為西道都將。死后贈太尉公,謚曰恭。
乙瑰之子乙乾歸,襲父的爵位,年齡方十二歲,就為侍御中散。后做過駙馬都尉、侍中、征西將軍、秦州刺史、征西道都將,又為中道都將。三十一歲死后,贈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謚曰康。
乙瑰之子乙海,年少時就做過侍御史散、散騎侍郎。四十一歲死后,贈散騎常侍、衛(wèi)將軍、濟州刺史,謚曰孝。
乙瑰之子乙瑗,做過駙馬都尉,濟南太守。后又做過司農(nóng)少卿,銀青、金紫、左、右光祿大夫,中軍將軍,西兗州刺史。四十六歲戰(zhàn)死。
乙瑰之子乙諧,做過武定中,司馬。
乙瑰之子乙琛,做過解褐司空參軍事。東平、濟陰二郡太守,散騎常侍。
乙邦才:弘光元年三月(公元1646年)史可法守衛(wèi)揚州抵御清兵時,麾下有一副將名曰乙邦才,率部眾拼死血戰(zhàn)揚州城,戰(zhàn)至最后一人自刎而死。(見明史二百七十二卷)揚州已找到乙氏后人,經(jīng)調(diào)查,他們確系乙邦才的后人。他們是在揚州大戰(zhàn)的前夕,被乙邦才安排出了城,方留下乙氏的血脈到今天。但乙邦才是系哪個乙氏后裔,尚無明晰。
乙弗繪:河南洛陽人,文帝皇后之兄也。文帝即位,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中書監(jiān)、魏昌縣公。又為吏部尚書。
乙瑄:字崇壁,海州人。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記載:先由進士改授庶吉士,轉(zhuǎn)吏部文選司主事,擢山西左參議,巡大同等處,威德信孚,益勵清操,西陲以寧。
乙貫:在現(xiàn)江蘇省沭陽縣湖東鎮(zhèn)楊跳村東側(cè),至今還保留一座古墓,占地半畝,古墓南側(cè)有一石門,是湖東鎮(zhèn)最古老的建筑。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該古墓建于元朝,墓葬主人是湖東乙氏家族的一世先祖,名叫乙貫,距今七百余年。當時乙貫是萬戶侯位,在鹽城任職,參政食祿,為國為民,功績累累。妻子乙孫氏,受命誥封為“太君夫人”,干家立業(yè),勤勞賢惠,心地善良。乙貫年邁辭官,養(yǎng)身故里。他機謹度勢,明察時情,避亂求安,拋離鹽堿,建居下灣(現(xiàn)湖東鎮(zhèn)陸口村),子孫瓜迭,蠡慶繁衍?,F(xiàn)如今的陸口村下灣莊乙姓人口占據(jù)95%以上。乙貫二老卒后葬于下灣西邊,當時在墓前建石門一座,還有四個石人把守(現(xiàn)存兩個)。石門寬約1.5米,高約2米,由三塊長形條石構(gòu)建而立,上端橫梁穿于兩邊石柱的孔眼里,歷經(jīng)700余年沒有脫落下來。據(jù)傳,解放前,這石門西側(cè)柱子下沉,傾斜角度很大,隨時都有可能倒地。解放后,這石門卻慢慢自行扶正了,向西南方向傾斜的角度變的很小。石門由于年代久遠,日曬雨淋,銹跡斑斑,已看不清上面的字跡。據(jù)當?shù)氐拇迕駛髦v,古墓西側(cè)王莊的王某家的稻田就在古墓旁,有一年夏天,王某在整地時,把古墓前的石人移動了位子。當天夜里,王某頭痛腦熱發(fā)高燒,渾身打顫嘴哆嗦。第二天,他叫家人趕快把石人搬回原地,并燒了紙錢祈禱一番。奇怪,王某的病當晚就好了。這雖是迷信,當?shù)厝藚s對古墓敬重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