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杯傘內側排列著許多放射狀的薄片,稱為菌褶,菌褶兩面能夠產生單細胞的棒狀擔子,擔子產生孢子。傘柄上常常會有環(huán)狀的膜,也就是菌環(huán)。芳香杯傘的繁殖是靠擔孢子進行的。擔孢子成熟以后,會散落下來,如果散落的位置條件合適,就會萌發(fā),成為菌絲體。
菌絲體是芳香杯傘的營養(yǎng)體,是一種疏松狀態(tài)的綿白色的物質,存在在土表或枯枝爛葉下面。它可以從土壤或其它有機物中吸收養(yǎng)分,營腐生生活。這些菌絲體彼此纏結在一起,吸收養(yǎng)分,不斷發(fā)育生長,形成菌蕾,再經過生長伸出地面,成為新的芳香杯傘個體。
芳香杯傘菌蓋直徑6-10cm,幼時扁半球形,后平展,中部下凹呈淺漏斗狀,表面藍綠色或藍青色,有環(huán)紋,傷處及乳液變綠色,邊緣內卷。菌肉稍厚,污白色,傷變綠色。芳香杯傘生于楊、柳及殼斗科等樹木上。分布地區(qū)在黑龍江、甘肅等。芳香杯傘屬木腐菌,分解木質素的能力較強,傳播蔓延很快。常侵害食用菌段木,尤其在段木接種后,長期潮濕、通風條件差的情況下容易生長此種菌。
芳香杯傘子實體小,菌蓋直徑2.5-5cm,初期扁平,開傘后中部有凹窩,薄,水浸狀,淺黃色,濕潤時邊緣顯出條紋。菌肉白色,很薄,氣味明顯香。菌褶白色至帶白色,直生至延生,薄,較寬,不等長。菌柄細長,同蓋色,圓柱形,光滑,長4-8cm,粗0.4-0.8cm,基部有細絨毛,內部空心。
孢子橢圓或長橢圓形,光滑,無色,6.5-8(10.2)μm×3.5-4(5)μm。孢子印白色。無囊體??墒秤?,具明顯的芳香氣味。但也有記載含毒。此菌試驗抗癌,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7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80%。
芳香杯傘是一種好氣型菌類,菌絲體和子實體的生長發(fā)育均需新鮮空氣,常通風換氣是非常必要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4%以上,芳香杯傘原基很難出現,發(fā)育受阻,易產生畸形菇。從栽培經驗看,芳香杯傘子實體生長階段對氧氣的需求量超過一般菇類。栽培環(huán)境通風不良使子實體菇柄增長,影響品質。但無論哪個生產階段其通風換氣必須是溫和的,主要是溫度和風速和諧一致。
芳香杯傘在發(fā)菌階段暗培養(yǎng)完全可以正常生長。但菇體生長發(fā)育階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子實體很難分化,強光下不易形成子實體,一般光線為800至1500勒克斯,光照時間每天為12至14小時。不同品種對光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異。有的需要強光,有的需要弱光,但生產實踐表明,在光線過弱的情況下,往往出現菇體畸形,菌柄細長,菌蓋過小。在寒冷的冬季即使強光直射對芳香杯傘的外觀形狀、菇體色澤和品質也影響不大。
培養(yǎng)料料水比為1∶1至1∶1.3,培養(yǎng)料的水分為65%,芳香杯傘菇體生長發(fā)育的空氣相對濕度為85%至90%,相對濕度過高會出現黃菇。在低溫6℃至7℃,空氣濕度過小時常發(fā)生菌蓋龜裂。芳香杯傘含水量小,采摘后在15℃以下可保持14天左右。
芳香杯傘屬低溫型的菇類,菌絲生長溫度為5℃至32℃。最適應溫度22℃至25℃,5℃以下生長緩慢,在35℃至37℃時菌絲停止生長。其菌絲體后熟則需要30至45天達到生理性成熟,一般控制在零下3℃至15℃之間,最適宜溫度為7℃至12℃子實體方能分化,出菇生長溫度在3℃至22℃,最適宜溫度在13℃至18℃。從制出菇菌棒到采收為110至130天左右。從菇蕾到采收為8至15天左右,薊縣出菇時間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
芳香杯傘自然生長環(huán)境土壤為微堿性,pH值為7.8,芳香杯傘菌絲可以在pH值5至11的基物上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5.5至6.5。原種栽培中考慮由于高壓滅菌時pH值往往下降到0.5分值,則配料時pH值應在7左右。栽培菌棒的配料最適合在6.5至7.5之間,各種培養(yǎng)料的pH值可用普通的pH試紙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