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huán)境
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北京市懷柔區(qū)琉璃廟鎮(zhèn),北依白河,南臨云蒙山,距市區(qū)80公里,景區(qū)毗鄰八達嶺殘長城。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由崎峰山、柏查子兩大自然景區(qū)組成,崎峰山景區(qū)面積3987.38公頃,地理坐標(biāo):東經(jīng)116°34′22″— 116°40′20″,北緯40°35′57″—40°31′07″;柏查山景區(qū)面積302.8公頃,地理坐標(biāo):東經(jīng)116°39′11″—116°41′15″,北緯40°35′52″—40°37′06″。
氣候特點
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氣候溫和濕潤、靜風(fēng)頻率高,園區(qū)內(nèi)常形
成離地面幾百米到一兩千米的層積云。夏秋時節(jié),山間水氣充沛,形成在北京罕見的云海景觀。由于受太陽輻射、地理環(huán)境和季風(fēng)環(huán)流的影響,森林公園氣溫相差較大,有山里山外不同天的景象。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由于群山覆蓋、海拔落差較大,植物垂直分布明顯,植物群落分為4個植被型組,8個植被型,22個群系。植物種類豐富,有維管束植物635種,分屬于102科,366屬,是北京地區(qū)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保存比較完整的地區(qū),由崎峰山、柏查子兩大自然景區(qū)組成,是北京北部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
落葉松林,為上個世紀(jì)70年代人工種植,平均樹高10左右,平均胸徑20cm左右,林分較密,主要分布于海拔900米的陰坡溝谷內(nèi),如楊戶柵子西北側(cè)溝內(nèi),林下灌木較為稀疏,主要種類有三裂繡線菊、山楂葉懸鉤子、胡枝子等。
遼東櫟林,為公園范圍內(nèi)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基本林型,全園內(nèi)均有分布?,F(xiàn)存林分為砍伐后萌生的次生林,樹齡30~50年,局部地段仍可見胸徑30cm以上,樹齡愈百年的大樹,最大者胸徑可達1m。由于海拔、坡向等的差異,不同地段的櫟樹林中伴生的喬木及地被植物有較大差異,形成不同的群叢。
白樺林、黑樺林,這兩種林分為櫟樹林砍伐后形成的次生林,二者在海拔900~1200米左右的陰坡、半陰坡鑲嵌分布。平均樹高在10米左右,平均胸徑22cm。伴生樹多山楊、椴樹等。林下灌木有胡枝子、柔毛繡線菊、小花溲疏等。
森林公園范圍內(nèi)掛牌的古樹共有4株,其中300年以上A級古樹油松2株,樹高30m,胸徑80cm;200年以上B級古樹油松1株,樹高25m,胸徑72cm;B級古樹榆樹1株,樹高30m,胸徑78cm。
華蓋松,位于原楊戶柵子村邊,樹齡估計在300年以上,樹高15米左右,胸徑71cm,相傳是村里的風(fēng)水樹。這株油松樹干通直,冠幅達10米左右,宛若一把巨大的綠羅傘籠罩在村頭,保佑著古老的村莊。
古梨樹,位于東峪溝內(nèi),樹高達20余米,胸徑有65cm,冠幅12米,樹齡在150年以上,據(jù)當(dāng)?shù)厝酥v此樹每年還能產(chǎn)1000斤左右梨果,且品質(zhì)遠優(yōu)于周邊野生梨生,是遠近知名的“香梨王”。
動物資源
截止2007年,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有魚類1目2科9種,兩棲類1目2科3種,爬行類2目5科13種,鳥類14目31科106種,獸類6目15科30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2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20種,其中鳥類18種,獸類2種。
水資源
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水資源豐富,森林公園范圍內(nèi)孫胡溝、西臺子?xùn)|溝、楊戶柵子溝等幾條溝內(nèi)的溪流最具代表性,溪流總長可達14公里,平均流速在0.1立方米/秒左右,小溪寬處可達2~3米,窄處則不足1米。除去小溪以外,森林公園內(nèi)還有潭、瀑、井、泉等多樣的水體景觀。
主要景點
天生橋
孫胡溝口的“天生橋”是北京地區(qū)已知的最大的一處“天生橋”景觀,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與科考價值。隨人們欣賞角度的不同,石孔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狀,當(dāng)?shù)厝诵蜗蟮胤Q之為“月亮山”。
崎峰山
崎峰山為懷柔中部的著名山峰之一,海拔720米,屬軍都山,因南麓菩薩廟后曾有一株茶樹而得名,山體由中元古界長城系石英砂巖、石英巖構(gòu)成,巖石形成年代距今約18億年。
蠟扦山
蠟扦山,海拔456米,山嶺呈北東向延伸,上有兩峰相連,遠看形似蠟扦底座狀,山體由太古界黑云斜長片麻巖、角斜片麻巖等古老的變質(zhì)巖系構(gòu)成,巖石形成年代距今約20多億年。
柳道山
柳道山,海拔952米,山體為花崗巖構(gòu)成,東南-西北走向,對溝的一側(cè)形成一道長300余米高70~80米的峭壁,仿佛一面天然的石墻矗立眼前,山頂平臺綠樹叢生,恰似一條綠色的巨龍正要騰空出世。
溶洞
溶洞,在森林公園內(nèi)石灰質(zhì)山區(qū),形成了多個溶洞,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扁洞和妖精洞。這兩個洞均為泥質(zhì)石灰?guī)r受水流沖蝕而成,已探明的區(qū)域內(nèi)鐘乳石、石花、石幔等較少發(fā)育。其中扁洞空間較大,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為水洞,有地下河流淌。洞內(nèi)空間狹小處僅供一人匍匐前行,寬闊處有7~8m,高可達5~6米。洞內(nèi)存有一間石室,石室面積約10平方米左右,石室地平距洞頂約9米,內(nèi)有石炕、撫琴臺等景觀。
石猴望南海
石猴望南海,位于西臺子南溝內(nèi)海拔854米的山峰之山。整塊石頭為花崗巖石,有5m見方。
日出景觀
園區(qū)山頂由于相對海拔較高,在崎峰山、柳道山、立山碑等多處山頂均可在黎明時分觀看日出。
樺林溝
樺林溝,位于楊戶柵子西溝內(nèi),海拔900~1200米,在溝谷內(nèi)分布有大量的白樺與黑樺,二者伴生,總面積約120余畝。平均樹高在10米左右,平均胸徑22cm,平均樹齡約為25年。
椴樹洼
椴樹洼,位于楊戶柵子南側(cè)山溝陰坡上,總面積200余畝,主要樹種為蒙椴與康椴,并伴生有山楊、柞樹等樹。整片樹林長勢良好,冠大蔭濃,林下散生有各色的山花。椴樹平均胸徑30cm,平均樹齡達30年左右,最大的胸徑達70cm,樹齡在百年以上。
獼猴桃林
獼猴桃林,森林公園中分布有大量的野生獼猴桃,分布比較集中的有西臺子?xùn)|峪溝內(nèi)陰坡,總面積可達二、三百畝,其中最大的一片面積達25畝。獼猴桃平均都在5~7cm粗細,最大的一株直徑竟有20cm之多,覆蓋面積達25平方米,堪稱“獼猴桃之王”。
懸絲瀑
懸絲瀑,位于蠟扦山的東側(cè)峭壁埡口處,瀑布高10余米,寬僅2米。
天露泉
天露泉,位于蠟扦山山腳下,從一股清泉破壁而流,日出水量可達90多立方米,水質(zhì)甘冽,據(jù)說有袪病強身的神奇功效。
琉璃河
琉璃河在森林公園范圍內(nèi)蜿蜒曲折20公里,特別是在蠟扦山處河面寬達20余米,水流平穩(wěn),形成了一處平靜的水面。
交通線路
乘車路線:從東直門乘936路到柏查子下車,再坐小公共汽車3公里即到。雙休日宣武門教堂前有專車直達景區(qū)。
自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到懷柔,沿懷豐路到柏查子村,上柏平公路3.6公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