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臺山景區(qū)位于井陘縣辛莊鄉(xiāng),屬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最大紅葉觀賞區(qū)之一,綠植覆蓋率高達96%,素有“太行綠寶石”之美譽。景區(qū)總覆蓋面積約36.9平方公里,以山峰、森林、溶洞、峽谷、古跡等自然景觀為主,現(xiàn)有漆樹谷、仙臺峰、護國院三大主景區(qū),其中主峰海拔1195米,山峰奇秀,儼然一尊大仙巍然屹立,樹木繁多,自然景色優(yōu)美,每至汛期,百泉匯合飛瑬直下,山光水影,宛如銀河倒懸,故名仙臺山。仙臺山四季四色,春天,山花爛漫,鳥啼枝頭;夏天,高瀑流水,碧草青山;秋天,滿坡紅葉,層林盡染;冬天,林海冰柱,甚是大觀。景區(qū)中,負氧離子高于市區(qū)內(nèi)40余倍,是石家莊絕無僅有的天然氧吧,并配以酒店、會議室等基礎(chǔ)建設(shè),是游客休閑養(yǎng)生、游玩娛樂的必選之地。
仙臺山是河北省漆樹天然分布面積最大、最集中、樹齡最老的區(qū)域,漆樹谷面積約60公頃。樹齡超過200年的有200多株,平均高約15米,平均胸徑約30厘米。最大的一叢位于寺南溝,5株簇生在一起,胸徑60-70厘米,平均高約20米,樹齡300多年。
鹿刨泉位于漆樹谷景區(qū)海撥1100米處,兩股細如手指的泉水,流入一個直徑3米的水池,旱澇不干不溢。據(jù)說劉秀在山上尋水時,看到一個小鹿在這刨了兩蹄,就涌出了兩股清泉,劉秀喝足了水,后來稱帝后封此泉為鹿刨泉。
軍糧洞位于漆樹谷景區(qū)內(nèi),原名櫨隱洞(隱蔽在黃櫨叢中的山洞),抗戰(zhàn)時期是元帥指揮百團大戰(zhàn)后勤處,在此洞藏軍糧,因而改名軍糧洞。洞口寬8米,高約5米,洞深約120米,高2-3米,能容3-5人并排直立。
仙臺山主峰位于公園北部,峰頂象一佛頭,兩邊山峰象佛腿盤坐在群山中,儼如一尊大仙,因故取名“仙臺山”,最高海拔1200米,是縣內(nèi)第二高峰,沿步游路拾級而上,登上峰頂,四周山脈皆收眼底,有“一覽眾山小”之感。直霄云梯處被稱為小華山,具有華山之險。
王母宮位于仙臺峰景區(qū)半山腰處,相傳為王母娘娘居往的地方,絕壁上平如鏡面的方形石,大小似桌面,為王母娘娘的梳妝鏡,形如金鉸椅的鐘乳石為王母娘娘的寶座,山洞高15米,寬70米,深8米,王母宮內(nèi)塑有王母及侍女的塑像。
護國院位于公園內(nèi)小寺村西三公里處,護國院原名紅巖寺,明治九年(公元1469年)至文革中,曾被大火、山洪、人為破壞過三次,1997年參照太行山古建筑重新修建,大殿坐北朝南,磚木單檐,建筑面積127.4平方米,面闊三楹,進深二楹,高8米,出檐1.5米。因該寺院所在位置,暗合佛家道場,所以許多僧人,來此修身養(yǎng)性,參禪悟經(jīng)。
閻錫山工事群位于園區(qū)山頂一帶,因此處地處冀晉兩省交界,扼守盂縣、平定、井陘三縣咽候,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F(xiàn)遺存的山西軍閥閻錫山的龐大工事群,修筑于民國初,民國16年、17年、19年,晉奉兩軍閥曾在此多次發(fā)生過慘烈的戰(zhàn)斗。暴露出來的石洞,洞體高度2.5—3.5米,洞口1.5米,洞深5—10米,洞體高大,行走自如,洞中套洞,洞中有洞,皆用整齊塊石層層拱券,一般2—4層,塊石之間無任何粘合物,顯得簡潔美觀,堅固異常。
石太高速—井陘口下—礦區(qū)—小作—仙臺山。
石家莊市—平山—孟耳莊往南—小作鎮(zhèn)—仙臺山。
石家莊火車站旁乘9路或紀念碑乘314路,至西王客運站轉(zhuǎn)乘石家莊至井陘班車,至井陘汽車站換乘至仙臺山班車(上午8點、下午14點兩班)
仙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太行山東麓,公園內(nèi)山勢逶迤,地形險峻,有眾多溶洞、峽谷,幾座山峰形成回籠的地形,主峰仙臺山海拔1195米。
仙臺山國家森林公園所在的井陘地區(qū)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2.7攝氏度,年降水量580毫米,無霜期190天以上,負氧離子高達18000個/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