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昇創(chuàng)作的傳奇(戲?。捕?。該劇定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全劇共五十出。前半部分寫唐明皇、楊貴妃,長生殿盟誓,安史亂起,馬嵬之變,楊貴妃命殞黃沙的經(jīng)過。后半部分大都采自野史傳聞,寫安史亂后玄宗思念貴妃,派人上天入地,到處尋覓她的靈魂;楊貴妃也深深想念唐明皇,并為自己生前的罪愆懺悔。他們的精誠感動了上天。在織女星等的幫助下,終于在月宮中團圓。
《長生殿》重點描寫了唐朝天寶年間皇帝昏庸、政治腐敗給國家?guī)淼木薮鬄碾y,導致王朝幾乎覆滅。劇本雖然譴責了唐明皇的窮奢極侈,但同時又表現(xiàn)了對唐明皇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的同情,間接表達了對明皇統(tǒng)治的同情,還寄托了對美好愛情的理想。
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長生殿》中的男主角。在劇中是一個政治上開明而又昏庸,感情上風流而又深情的帝王形象。
楊貴妃:唐明皇李隆基寵愛的貴妃楊貴妃,《長生殿》中的女主角。是一個才貌雙絕的佳人,深情妒忌的妃子形象。
楊國忠:楊貴妃之兄,靠著楊貴妃的關系做了唐明皇的丞相,與安祿山內(nèi)訌,是一個挾勢弄權、驕奢淫逸、心胸狹窄、專權誤國的奸臣形象。
安祿山:本是邊關將領,后被任命為范陽節(jié)度使,野心勃勃,奸詐險惡,狂妄自大,起兵反叛朝廷,造成了“安史之亂”,在劇中是一個反面角色。
高力士:唐明皇身邊的宦官,靈活圓滑,善于隨機應變,回旋于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
郭子儀:武舉出身,授天德軍使,后拜朔方節(jié)度使,率軍平定了“安史之亂”。是一個滿腹經(jīng)綸,憂國憂民,拯救天下的英雄形象。
雷海青:唐明皇“梨園”中的樂工,安祿山占領長安時因痛罵安祿山被殺,是一個忠肝義膽、慷慨激昂的義士形象。
李龜年:唐明皇“梨園”中的伶工,“安史之亂”后流落江南,是一個憂心國事的宮廷藝人。
唐明皇自登基后勵精圖治,國力日漸強盛,因此自滿,耽于聲色,下旨選美。才貌雙全的楊貴妃被選中,冊封為貴妃,享盡榮寵,她的哥哥楊國忠被封為丞相,三個姐妹也都被冊封為夫人。其中虢國夫人不施脂粉,淡雅美麗,被唐明皇寵幸。后來,唐明皇私召梅妃,楊貴妃醋意橫生,口不擇言,惹惱了唐明皇。唐明皇憤而讓高力士送她回娘家,之后卻又十分后悔。高力士將此事告知楊貴妃,她將自己的一縷頭發(fā)剪下來,托高力士送給唐明皇。唐明皇見到頭發(fā),非常感動,連夜將楊貴妃接回宮中,兩人冰釋前嫌,于七夕之夜在長生殿立誓,永不分離。此后,楊貴妃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為了她,唐明皇不惜勞民傷財,還千里迢迢從海南運來新鮮荔枝給她吃。兩人終日玩樂,唐明皇根本無暇理會政事。
這段時期,安祿山通過賄賂楊國忠,得到唐明皇的重用,被任命為范陽節(jié)度使。他招兵買馬,積蓄力量,終于起兵謀反。叛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到長安。唐明皇帶著楊貴妃和一些大臣匆忙逃離,走到馬嵬坡時發(fā)生兵變。唐明皇在將士們的逼迫下處死了楊國忠,并賜楊貴妃自盡。后來,安祿山叛軍被大將郭子儀擊敗,唐明皇重返長安,日夜思念楊貴妃,還讓人為她招魂,最終打動了上天,到天上與楊貴妃重逢,兩人長相廝守,永不分離。
《長生殿》的故事來自于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史實。唐明皇楊貴妃的故事在安史之亂以后便開始在民間流傳,并經(jīng)常為文人的創(chuàng)作所采用。晚唐的詩人白居易就寫過長詩《長恨歌》,同時的陳鴻寫過傳奇《長恨歌傳》,這些都是有高度藝術成就的作品。
元明以來,無論諸宮調(diào)、院本、雜劇、南戲、傳奇、彈詞、鼓詞中,都有有關這個故事的創(chuàng)作,例如明人吳世美有傳奇《驚鴻記》。在這些作品中,有的著重描寫他們荒淫的宮廷生活,有的側重描寫他們的愛情,具有濃厚的悲劇意味。元雜劇在清代已無法直接演出,而《驚鴻記》中“涉穢”的情節(jié)讓人不滿,所以,為這樣一個人所熟知的歷史故事編寫一種較為完美的演出劇本,是《長生殿》創(chuàng)作的主要動因。
《長生殿》取材廣博。主要取材于:(1)白居易《長恨歌》、陳鴻《長恨歌傳》。(2)元白仁甫之《梧桐雨》。(3)王伯成《天寶遺事諸宮調(diào)》。
洪昇在作《長生殿》前,先寫《沉香亭》一劇,取明皇貴妃事(中間有李白事)。其后又去李白,加入李泌輔肅宗事,改名《舞霓裳》。更刪楊妃、安祿山穢事,增其歸蓬萊、唐明皇游月宮事,專寫兩人生死之情,遂定名為《長生殿》。前后增改,十余年凡三易稿(見《長生殿》作者《例言》)。足見其辛勤、嚴肅,不輕易如此?!堕L生殿·自序》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據(jù)說《長生殿》劇本的創(chuàng)作,是受莊親王世子所請。
洪昇(1645~1704),清代戲曲作家、詩人。字昉思,號稗畦,又號稗村、南屏樵者。漢族,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北京國子監(jiān)肄業(yè),后二十年均科舉不第,白衣終身。代表作《長生殿》歷經(jīng)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問世后引起社會轟動。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長生殿》,而被劾下獄,革去太學生籍,后離開北京返鄉(xiāng)。晚年歸錢塘,生活窮困潦倒??滴跛氖辏?704),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長生殿》,洪昇應邀前去觀賞,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烏鎮(zhèn)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洪昇與孔尚任并稱“南洪北孔”。
該劇的主題是通過對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描寫,反映唐代開元、天寶時期的社會歷史生活,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歷史悲劇。圍繞這一主題還表現(xiàn)了其他方面的思想,首先是流露了強烈的國破家亡之恨,如劇中《彈詞》、《私祭》兩出。其次是表現(xiàn)了愛國思想。這集中地體現(xiàn)在對郭子儀和雷海青兩個人物的描寫上。郭子儀曾擊敗了安祿山的叛亂,重立了唐朝社稷。雷海青則抱琵琶痛罵和毆擊安祿山,表現(xiàn)了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雖然該劇講述的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但《長生殿》中又加插了很多歷史事件和反映百姓疾苦的內(nèi)容,比如唐明皇為了讓楊貴妃吃到新鮮荔枝,讓人快馬兼程,將剛剛采摘下來的荔枝從海南運到數(shù)千里外的長安。沿途大片農(nóng)田被馬蹄踩壞,百姓的心血付諸東流,還有的百姓因躲閃不及,慘死在馬蹄下。這些在與唐明皇和楊貴妃窮奢極欲的生活對比下,極具現(xiàn)實意義和諷刺意義。
《長生殿》既是一部浪漫的愛情劇,又具有歷史劇的特色,在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生死不渝的愛情的同時,又用了相當大的篇幅寫安史之亂及有關的社會政治情況。這一雙線互相映襯的結構,把楊、李的愛情故事結合重大的歷史事件和廣闊的社會背景來描寫,除了通過對唐明皇失政的批評,寄寓樂極生悲的教訓意義外,還通過描寫愛情在歷史變亂中的喪失和由此引起的痛苦,渲染了個人命運為巨大的歷史力量所擺布的哀傷??傊?,《長生殿》是一部以寫“情”為主,兼寓政治教訓與歷史傷感的作品。
曲詞
《長生殿》的曲詞優(yōu)美,清麗流暢、刻畫細致、抒情色彩濃郁。例如《彈詞》一出中,【轉調(diào)貨郎兒】九支曲子,低回深郁,曲折動人。而隨著人物身份的不同,《長生殿》曲詞的風格也多有變化,如前面抄錄李龜年流落江南時所唱的一支曲子,別有一種蒼涼的感覺;而劇中幾支民間百姓的唱詞,則大多偏向于通俗風趣。
劇中多數(shù)是用南曲,但不少出也用北曲,雄壯稱麗兼美。如《疑讖》《罵賊》《彈詞》皆北曲,老生唱,雄壯、悲壯、蒼涼?!缎蹰w》《驚變》是南北,合套,不單調(diào)。全劇幾乎把南北曲調(diào)美聽者都組織在內(nèi),五十出無重復之曲調(diào)是苦心鏤血之作。而且這樣大的一部傳奇,極便于歌伶演習。因為他采取了許多習唱之曲,近似的場面,善于脫胎換骨。例如《定情》一出用【念奴嬌】【古輪臺】,脫胎于《琵琶記·中秋望月》全場合唱的場面?!睹苁摹芬怀鲇谩旧陶{(diào)】【二郎神】曲,此脫胎于《拜月亭》之《拜月》,此曲商調(diào),昆曲中之六字調(diào),細膩慢曲,一般用之于配合黃昏夜晚的情景。諸如此類,選調(diào)很講究。
結構
該劇結構奇巧。作者將李、楊愛情和安史之亂兩條情節(jié)線索互相糾結而有條不紊,在布局和結構上也安排得很巧妙。一方面從《定情》到《密誓》,他們的愛情在發(fā)展;一方面從《賄權》到《陷關》,安祿山慢慢釀成大禍。場次與場次之間互相對照。交錯發(fā)展。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使宮廷內(nèi)外、朝野上下、天上人間交相輝映,一齊展現(xiàn)在觀眾和讀者的眼前,形成強烈的對照,發(fā)人深思,這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
作品里的兩個中心人物是唐明皇和楊貴妃,這兩個封建社會的帝王和妃子,他們的階級地位決定了他們的生活荒淫糜亂。作者筆下的唐明皇是個既多情又荒淫的皇帝,作品成功之處在于通過他概括出封建統(tǒng)治者的墮落腐化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但作者寫他的多情給人以不真實之感。作品中還寫他同虢國夫人的暖昧關系,這只能暴露他的淫亂罷了。作者對楊貴妃進行更多的“美化”,突出了她的聰明、才智和美麗。作者寫她的性格的基本內(nèi)容是妒和情。她不但排斥梅妃,同時也妒忌自己的姊妹。因為在那種榮辱得失變化不定的環(huán)境中,爭寵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害,失去了帝王的寵愛,即失去了自己的地位,這正是楊貴妃性格的社會意義。這也就破壞了所謂楊妃對愛情的真摯。
梁清標:《長生殿》是一部鬧熱版的《牡丹亭》。
梁廷柟《曲話》:“錢唐洪昇思異撰《長生殿》,為千百年來曲中巨擘。以絕好題目,作絕大文章,學人、才人,一齊俯首?!?/p>
葉堂:“詞極綺麗,宮譜亦諧,但性靈遠遜臨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