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山因孔子游歷而得名。公園文化底蘊深厚,彰顯了游子山的“游子”文化。南宋詩人范成大也在此留下足跡,寫下了“雨歸隴首云凝黛,日漏山腰石滲金”的贊美詩句。園內各山體大致呈東北、西南向帶狀分布,景區(qū)主峰大游山海拔188米,山上松繁竹茂,被譽為“瀨渚第一形勝”。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高淳最具活力的林業(yè)新興產業(yè)。森林公園旅游產業(yè)規(guī)模不斷壯大,已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購、娛”協(xié)調發(fā)展的服務體系,經濟效益迅速增長,推動了林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和林區(qū)經濟發(fā)展。
花山景區(qū)地處游子山與固城湖之間,臨湖懸崖峭壁,山間溝壑幽深,這里曾是南京高淳監(jiān)獄及勞改農場的后山,極少有人涉足于此。這獨特的地理位置,屬典型的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過渡性地帶,使這片5.5平方千米面積的山區(qū)植被,經過三、四百年演化,形成了完整的天然次生林群落。
祈福園位于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核心景區(qū),以大游山山頂的歷史脈絡和“游子”人文景觀為主題。祈福園于2013年5月開工建設,建筑面積2000平米,總投資1.25億元。有文圣殿、真武殿、靈官殿、鐘樓、鼓樓、木亭等建筑,進一步豐富游子山文化內涵、彰顯宗教特色,滿足游客登高祈福的需求。
真如禪寺占地百畝。寺門上嵌有“真如禪寺”四字出自當代詩壇泰斗,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之手。寺內一尊裝金阿彌陀佛高21米,重近千噸,堪稱華東第一大石佛。三大寶殿隱居山中。正中的大雄寶殿供奉著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尊佛像,兩側為十八羅漢,背面為“海島觀音”。右邊的大悲寶殿供奉著四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圣像,殿前是一座13層、高16米的銅鑄寶鼎,左邊的大愿寶殿正在建設之中,左下方新落成的“玉佛殿”內三尊高2米多的漢白玉佛,由緬甸居士相贈。
游子山烈士陵園是高淳區(qū)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清末解元墓”、“游山真武廟碑”、“羊左墓”等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條壟風景區(qū)又叫三條壟生態(tài)休閑區(qū),青山茶場、慢城研究院、椏溪影視創(chuàng)作基地、瑤池山莊均坐落其中。
祿口國際機場距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57.2公里(約40分鐘車程),從機場高速與寧高高速往南即可到達游子山風景區(qū)。
南京南站距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89公里(約1小時零8分的車程),從機場高速與寧高高速往南即可到達游子山風景區(qū)。
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區(qū)域內有寧高高速公路、S246公路、雙高公路,其中寧高高速公路雙牌石大轉盤處的入口距游子山森林公園7.1公里。
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周邊公交線路有205路(高淳到東壩)、207路(高淳到下壩)、209路(高淳到定埠)。公交車起點站均為高淳汽車客運站。
南京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地理坐標為北緯32°,東經119°附近。
南京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區(qū)域為低山丘陵地帶,所屬兩個山系,一屬茅山山脈;一屬天目山山脈。都為兩山余脈的延伸,大致呈東北、西南向帶狀分布,山頭眾多。游子山屬茅山山脈,系火成巖;花山屬天目山山脈,是水成巖。園區(qū)域為低山丘陵地帶,為茅山、天目山余脈的延伸,大致呈東北、西南向帶狀分布,山頭眾多。茅山余脈東北端自高淳、溧水、溧陽三地區(qū)交界處的洪家山起,向西南延伸隆升,于大山、游子山低落。山勢平緩,地面高程60-70米,相對高度40-60米。
在2億年前,高淳地區(qū)是一片汪洋大海。經古代加里東運動地殼緩緩上升,在距今兩億多年前結束海浸歷史轉為陸地。1.8億年前的印支運動使原來呈水平狀的巖石在擠壓作用下漸漸發(fā)生褶皺波狀起伏和強烈上升,游子山形成茅山山系的雛形。公園內的花山地質古老,山體形成于距今1.5億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陸”的一部分,其地貌獨特地形復雜,是中國中亞熱帶林區(qū)高等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區(qū)域之一,據專家考證,這里的森林自然稀有物種和化石可以推算到萬年,在花山及固城湖畔的巖石上可以發(fā)現和采集到珊瑚化石,是其地質年代久遠的重要佐證。
南京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光能資源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的氣候特征,適宜生物的生長。年平均氣溫為16.0℃。溫度最低的一月份平均氣溫3.0℃;溫度最高的七月份,平均氣溫28.5℃。極端最低氣溫-14.0℃(1969年2月6日),極端最高溫度39.7℃(1988年7月19日);無霜期達240天左右;日照率46%,年均日照時數為1997.1小時;年降水量1157mm;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
南京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園區(qū)內河流水系屬水陽江、青弋江水系和太湖水系。水陽江、青弋江水系在歷史上西承水陽、青弋江東流入太湖,原屬太湖水系。自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廣通鎮(zhèn)(今東壩)胥溪河上設石閘,后又于永樂元年(1403年)筑東壩截斷該水系,使其不入太湖河水,只能從姑溪河和清水河倒流入長江。該水系在高淳縣西流域面積為59750公頃。在游子山景區(qū)流域面積為1533公頃。胥溪河納東壩以東諸水出朱家橋入荊溪(南渡河)流入太湖,故東壩以下諸水屬太湖水系。該水系在區(qū)內流域面積為17250公頃。其中花山景區(qū)流域面積為273公頃。
南京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屬典型的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過渡性地帶,生物多樣性豐富,含較多特有成分及過渡性成分。公園花山景區(qū)就有野生維管植物1543種(含種下等級),隸屬于175科。該群落的建群種有木蘭科的白玉蘭、廣玉蘭、含笑等;殼斗科的麻櫟、小葉櫟、栓皮櫟、青岡、苦櫧等;樟科的香樟、山胡椒、狹葉山胡椒、檫木等;山礬科的白檀等;冬青科的冬青等;榆科的青檀、櫸樹、樸樹、紫彈樹、糙葉樹、山油麻等。灌木層有杜鵑花科、米飯花、烏飯樹等;金縷梅科的檵木、蚊母樹等;山茶科的茶、油茶等。整個林分群落穩(wěn)定,林分中二三百年的喬木屢見不鮮(喬木的平均樹高為26.5米,平均胸徑為26.7厘米,平均冠幅為19.3米,其中最大的喬木樹高為37.5米,胸徑為38.2厘米,冠幅為29.7米),林中還有亞熱帶珍稀瀕危的杜蘅、爬藤榕、杜若等;此外,該園區(qū)藥用植物有地榆、貫眾、白鮮、芫花、崖椒、金櫻子、山楂、烏桕、筋骨草、白芨、麥冬、沙參、紫蘇、茜草、艾蒿、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等。
公園內已被發(fā)現的野生動物就有鳥類31科97種、魚類11科31種、兩棲動物類9科27種、哺乳類9科19種,共60科174種。在花山玉泉寺的西側及三條壟生生長著200000多平方米的杜蘅群落,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的寄主。2011年4月,南京林業(yè)大學昆蟲學專家在花山的杜蘅群落生境中實地發(fā)現了7—8只中華虎鳳蝶,并推算該種群是已發(fā)現的最大的虎鳳蝶群落,大約有400-500只。
鳥類:
東方白鸛、紅隼、斑嘴鵜鶘、鸊鷉、鸕鶿、大雁、野鴨、白鷺、牛背鷺、灰鷺、苦惡鳥、秧雞、小構鷸、珠頂斑鳩、鵪鶉、竹雞、蒼鷹、長耳鸮、大杜鵑、四聲杜鵑、夜鷹、家燕、翠鳥、棕腹啄木鳥、大斑啄木鳥、樹鷚、白脊鴿、灰脊鴿、白頭鵯、棕背佰勞、黑卷尾、黃鸝、八哥、紅嘴藍鵲、喜鵲、灰喜鵲、烏鴉、畫眉、大山雀、壽帶鳥、麻雀、黃雀。
獸類:
野兔、刺猬、狼、大靈貓、小靈貓、獐、黃鼬、蝙蝠、狗獾、豺狗、野貓、野豬、鼠類。
爬行類:
水蛇、蝮蛇、赤練蛇、竹葉青蛇、烏梢蛇。
兩棲類:
蜥蜴、青蛙、虎紋蛙等。其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2種。
南京游子山國家森林公園所在的花山山脈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如陶瓷原料、石灰石、紫砂石、紅土、焦寶石、大理石等,還有鉛、錳等稀有金屬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