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窯山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上窯為中國古代四大古窯之一。公園位于著名能源城安徽淮南市東北部,他依托鐘靈毓秀的上窯山水,橫臥于美麗富饒的高塘湖之濱。上窯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0.4平方公里。主要景觀有“神山古殺”、“洞山寺”(始建于明·弘治年間,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地藏王廟”、森林公園的“古存八景”為“奇峰障日”、“陡壁沒摩天”、“巖開斗石”、“仙人橋”、“仙人洞”、“王母灘”等。被稱為“山林存八景畢竟是天然神妙,風(fēng)月絕千秋到處皆畫意詩情”。公園留有戰(zhàn)國時宋玉寫下的千古名篇《高塘賦》。而當(dāng)時楚襄王與宋玉游于雨夢之臺的遺址叫作“上天臺”。園區(qū)有北魏所建的“道觀廟”,傳說是張果老成仙之廟、有朱元璋年幼行乞時的避難和玩樂之所,“靈光一現(xiàn)”、“牽牛巷”等。院內(nèi)有許多民間故事傳說,譬如“王母灘傳奇”和“仙人洞”故事。據(jù)稱,在王母灘灘頭有形似麥仁的印記,并留有王母的足跡和張果老騎驢的蹄跡。而神仙洞則有“仙洞神奇不虛傳,曲徑通幽達(dá)遠(yuǎn)山;佳境蹊徑何人見,世人誰曉地中天”的贊譽。
位置境域:
上窯國家森林公園位安徽省淮南市上窯鎮(zhèn),地處東經(jīng)117°06’-117°10’、北緯32°45’-32°47’之間。北靠淮河與懷遠(yuǎn)的“白乳泉”、“圣泉”、“卞和洞”毗鄰,東鄰鳳陽的“明皇陵”及素有江北第一洞之稱的“韭山洞”、“禪窟寺”、“伏虎洞”,西臨八公山的“茅仙洞”、“珍珠泉”及“淮南王劉安墓”。公園占地面積10.4平方公里,206國道穿境而過,上窯古鎮(zhèn)環(huán)抱其中。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上窯國家森林公園屬北亞熱帶與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qū),植物種類達(dá)139種。植被多為人工栽植和天然次生,如側(cè)柏純林,刺槐麻櫟混交林等。由于海拔較低,植被無垂直分布變化。主要喬木樹種有側(cè)柏、鉛筆柏、馬尾松、黑松、濕地松、火炬松、雪松、水杉、池杉、銀杏、刺槐、山槐、合歡、臭椿、苦楝、楊、柳、榆、黃連木、喜樹、黃檀、白檀、麻櫟、槭樹、楓香、泡桐、衛(wèi)茅等;竹類有毛竹、元竹;經(jīng)濟林木有棗、桃梨、柿、板栗、烏桕、石榴、杏、葡萄等;灌木樹種有饅頭果、柘刺、山棗、野山楂等;草本植物以菅草、白茅、野枯草等為主。有國家I、II級保護植物3種。
動物資源
上窯國家森林公園有陸生脊椎動物22種,隸屬4綱12目18科,其中兩棲綱2目2科2種,爬行綱1目1科1種,綱5目9科11種,哺乳綱4目6科9種。主要有草兔、狐貍、草狼、刺猬、畫眉、杜鵑、黑枕黃鸝、貓頭鷹、松鴉、啄木鳥,以及龜、蛇、蛙等。有國家I、II級保護動物4種。
景區(qū)景點:
放生池
放生池位于洞山懷景區(qū)內(nèi),面積13畝,池上建有水榭曲橋,水中養(yǎng)植睡蓮等植物,可供游客休憩賞景及善男信女放生。
洞山寺
洞山寺位于洞山之頂,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間。原廟朝西,寺院呈半月形布局,依仙人崖為屏,有山門、大雄寶殿、藥王殿、觀音殿等,寺院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日寇侵華時損毀。解放后重修,寺廟內(nèi)有樓、臺、亭、閣,以及觀音大殿、觀音佛像及殿前的彌勒佛、四大天神、護佛韋馱的神龕等。
古壽州窯遺址
古壽州窯遺址總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1981年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發(fā)建設(shè):
上窯國家森林公園前身為國營上窯林場。
1992年,經(jīng)國家林業(yè)部批準(zhǔn),建立上窯省級森林公園。
2005年12月,經(jīng)國家林業(yè)局批準(zhǔn),正式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
2008年,晉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
旅游信息:
景點級別:3A級
景點位置:安徽省淮南市上窯鎮(zhèn)
交通線路:
①遠(yuǎn)途可由鐵路至淮南站入境;也可以通過國道206線、合淮阜高速公路、蚌淮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等路線入境。
②淮南市區(qū)乘公交1路,往上窯鎮(zhèn)方向,底站為上窯國家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