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崳山位于煙臺市區(qū)東南50公里,方圓百里,峰巒綿延,林深谷幽,古跡薈萃,是全真道教的發(fā)祥地。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里稱昆崳山為“海上諸山之祖”,《齊乘》云:昆崳山“秀拔為群山之冠”。昆崳山生態(tài)優(yōu)越,水質潔凈,環(huán)境幽雅,氣候宜人,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北方難得的一處天然氧吧,是原始的、純自然的、無污染的生態(tài)旅游區(qū),是適宜人類休閑度假的地方。
昆崳山國家森林公園于1992年經(jīng)原國家林業(yè)部批準,依托昆崳山林場建立,面積7.2萬余畝,主峰石門里,為山東半島東部較高峰。公園現(xiàn)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與山東省自駕游示范點。
岳姑殿原為麻姑殿,傳說為建昌麻姑修煉的地方。麻姑是東晉人葛洪著《神仙傳》中的一位女神。書中說:東漢桓帝時,應王方平之召,麻姑降于蔡經(jīng)家做客,蔡經(jīng)見她非常美麗,只有十八九歲,能擲米成珠。她自述曾三次見過滄海變桑田。她說此次來時,又見蓬萊之水淺于舊時,又說“三月三日為王母壽辰,麻姑于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钡搅颂拼?,大書法家顏真卿為傳記立碑。五代時期昆崳山中有了麻姑冢等仙跡,北宋政和六年(1116),徽宗下詔,賜封麻姑為“虛緲真人”,并立碑。自此麻姑備受當?shù)厝顺绨?,并以她作為長壽、健美、聰明、正直、純潔的象征。
煙霞洞,位于昆崳山西北隅,由一突兀巖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橢圓形,深7米,高3米,洞壁上刻“煙霞洞”三個大字。洞內供奉著“七真人”雕像。每當陰霾天氣,滴翠浮青,云海如浪,煙霧繚繞,時有霞光或明或暗,宛若煙霞縹緲,景色奇絕。
無染寺景區(qū),在昆崳山南麓沿著一條山谷溯流而上溪水像玉帶般蜿蜒曲折,峽深谷幽,其溪床巖石連片光潔如玉,兩岸翠峰秀嶺森林掩映,鳥語花香宛若世外桃源。
九龍池,在一高約百米懸崖上呈梯列型排開九個大小不等的天然石池,雨季,風激懸流,一瀉千里猶如銀色巨龍尾擺東北腰部幾曲向南呈巨龍上山之勢天生地就,奇險妙絕。
石門里景區(qū),位于昆崳山主峰泰礴頂山陰腹地內含三條幽長靜謐之大峽谷,谷內瀑懸溪疊、水流奔騰、古樹藤繞、枝繁葉茂谷口匯合處由東西兩山夾峙高巖巨石,橫出疊擋覆壓山口,如門掩閉,故曰“石門”。
石門里:40元
九龍池:40元
無染寺:55元
煙霞洞:30元
岳姑殿:10元
自駕線路:
1、威海至昆崳山
線路一:煙威高速酒館出口下→上莊→昆崳山
線路二:威?!牡峭纛丁缡呃罡袂f方向可看到昆崳山標志。
2、濟南、濰坊、東營至昆崳山
榮烏高速萊山出口→牟平(通海路—東關路南行12公里處單向立交橋東行)→昆崳山。
3、青島至昆崳山
青威高速乳山出口下→水道鎮(zhèn)→玉林店鎮(zhèn)北行1公里上立交橋東行9公里到達。
公交車線路:
1、昆崳山游"1"專線北線公交:
線路單程74.8公里,票價15元,運行時間約90分鐘,設火車站北廣場、月亮灣、黃海游樂城、煙臺大學東門、國際博覽中心、煙臺職業(yè)學院、養(yǎng)馬島大橋、中醫(yī)藥高專、龍泉、昆崳山國家森林公園、九龍池景區(qū)等11個站點,日發(fā)4個班次。
2、昆崳山游"1"專線南線公交:
公交全程77.5公里,設置站點8處,單程運行時間95分鐘,由火車站北廣場始發(fā),途徑月亮灣、黃海游樂城(工商學院)、煙臺大學東門、國際博覽中心、煙臺職業(yè)學院(西門)、牟平公交公司西站,終點為無染寺景區(qū)。
昆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華北地臺膠東隆起區(qū)膠北古隆起的中部。地層為晚元古代膠東群第二巖組合新生代第四紀沖洪積物。昆崳山屬長白山系,嶗山山脈,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超過25座,山高坡陡,群峰聳立,溝壑縱橫,氣勢雄偉。主峰泰礴頂,海拔923米,相對高差近900米,構成了山東半島之屋脊,低于400米的山丘有煙霞山、姑余山等,構成昆崳山外圍高丘區(qū)和廣闊山域。巖石為寒武利亞紀的舊火山侵入巖,以花崗巖分布較廣,片麻巖、石英斑巖有少量分布。保護區(qū)內境內主山脈呈東西走向,形成南北支脈和山谷。縱橫交織的溝谷把昆崳山切割成若干個小地貌類型,為生物多樣性分布提供了優(yōu)良的自然環(huán)境。昆崳山的土壤類型屬于森林棕壤。以沙質壤為主,成土母質主要為花崗巖,結構疏松,層次不分明,呈酸性或微酸性。
昆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受太平洋暖濕氣流和西伯利亞干冷氣流控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季風顯著,雨熱同期,雨量充沛,空氣濕潤,溫差較小,光照充足。年均氣溫11.9℃,月平均溫度高在7月,低在1月,絕對高氣溫37.2℃,絕對低氣溫-14.7℃。年平均降水量984.4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2.6%,全年無霜期200天左右,初霜期10月下旬,終霜期4月中旬,年均相對濕度71%,年均日照時數(shù)2642.7小時。
截至到2011年11月,昆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有野生高等植物161科、536屬、1073種(含變種、變型),維管植物115科427屬884種。維管植物科、屬、種分別占山東省總數(shù)的62.8%、47.7%、38.1%,野生種子植物科、屬、種占山東種子植物總數(shù)的80.1%、67.6%、56.5%,為山東省植物種類較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在記錄的野生植物種類中,有國家Ⅰ、Ⅱ級保護植物7種,分別是:銀杏、胡桃楸、中華結縷草、野大豆、水曲柳、黃檗、紫椴,國家Ⅱ級保護真菌1種—松口蘑,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植物有蘭科植物8屬,共10種?!吧綎|省稀有瀕危植物”46種。山東特有植物22重,其中昆崳山特有植物13種。植物模式標本8種,分別是:膠東樺、膠東椴、長梗紅果山胡椒、膠東景天、山東剪股穎、昆崳山剪股穎、扁果麻櫟、高殼槲櫟。
昆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在陸地動物區(qū)系中,屬古北界。陸棲野生動物以古北界動物為主,也含有東洋界成分。在中國動物地理區(qū)劃中,屬華北區(qū),黃淮亞區(qū)的山東丘陵省。動物群落屬于暖溫帶森林—森林草原、農田動物群。在山東省陸棲脊椎動物地理小區(qū)區(qū)劃中屬于膠東丘陵區(qū)。昆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內記錄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9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40種,山東省重點保護動物54種,采集昆蟲模式標本1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35種。山東省惟一的毒蛇——黑眉蝮在區(qū)內分布較多。
昆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穩(wěn)定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孕育了穩(wěn)定的水體系統(tǒng)。昆崳山以近東西向的“半島屋脊”地貌特點,構成了南北水系的分水嶺。有四條較大河流發(fā)源于此,漢河、沁水河流向北,沐渚河、黃壘河流向南,分別注入黃海。昆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周圍地表蓄水的較大水體有米山水庫、龍泉水庫、昆崳山水庫、東風水庫、瓦善水庫,是周邊居民重要的生產生活用水資源。昆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地下水為松散巖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屬含偏硅酸重碳酸鈣鈉型礦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