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山風景區(qū),南北長20多公里,主峰大砦頂海拔486米。景區(qū)自古就是高士隱居、僧尼修行和文人墨客探幽的地方。明代起人們就把“雙珠嵌云”列為古膠州八景之一,《齊乘》和《掖海叢書》譽為“岸海名山”,清乾隆年間的《膠州志》稱之為“州中第一勝地”,以“谷秀、峰奇、石怪、花繁”著稱于世。大珠山以賞花為主,其中杜鵑就有一萬多畝。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國罕見的天然大佛,它們栩栩如生的展示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向世人述說著許多美麗的傳說。大珠山是人們欣賞自然風光,尋訪古跡和走近佛教文化的好去處。
在大珠山東麓,有一條山谷,人稱珠山秀谷。這條山谷有5里之長,谷內溪水奔流,匯入山下的人工湖。碧水和青山相依相擁,青峰倒映在碧水中。游人繞湖邊行,緣溪水入山谷,猶如走進畫境。珠山秀谷里春天來得早。清明節(jié)還不到,山谷入口處的櫻花、杏花、桃花相繼盛開。清明節(jié)一過,在山谷里的溪水畔和山坡上,嬌黃的連翹花團團簇簇,潔白的棠梨花一片連一片。春風吹拂,花枝搖曳,山谷里金波涌動,雪浪起伏。再往山谷深處走,有一道花的山峰縱向而立,又把這條山谷分成兩條山谷。順北面的山谷繼續(xù)前行,只見南面背陰山坡上,紅色的杜鵑花從谷底一直開到山頂,就連山崖上和峭壁上,也花叢茂盛,花影綽約。
在大珠山主峰大砦頂北側的一道山澗里有一座古寺,因以兩塊赫然而立的巨石為門,所以名為石門寺。石門寺建于金大定五年(1166年)。寺廟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鐘樓、鼓樓、東西兩廡等建筑。石門右側的巨石下有一清泉,水碧如玉,名玉泉,因此,人們又稱石門寺為玉泉寺。20世紀40年代中期,石門寺毀于戰(zhàn)事。1995年,膠南市人民政府投資重修石門寺大雄寶殿和墓塔林。石門寺所處的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寺前溪流潺潺,溪畔有臥象石。稍遠處,數(shù)峰亭亭玉立。寺東側有“獅子峰”,西側上有“菩薩打座”、“神猴摘仙桃”、“豬八戒背媳婦”等奇石,寺南面的“高僧講經(jīng)”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寺東側是大珠山水庫。一汪碧水繞古寺,古寺更顯得靈秀。游人在這里執(zhí)竿垂釣,釣水中游魚,也釣水中的山色云影。
石門寺南行,便進入群峰環(huán)繞的石門澗。澗內青松翠藤,蒼深蓊郁;一條山溪水曲折環(huán)繞,牽著高高低低的石底清潭,一路清澈,一路細聲慢語。到夏天雨季,還有飛瀑掛山崖,有流水如銀練繚綾,柔軟地漫過一面面斜石坡,從長滿綠苔的石壁上滑下來,落進碧潭后再濺起銀珠玉粒。在古時,石門澗是文人墨客常來游覽聚會的地方。澗西側有一巨石,上面就刻著明代文人王無竟手書的一首詩:“蒼靄寒山深,有人乃在此。一杯復一爐,煮茗溪光里?!弊舟E仍然清晰。
從石門澗逆溪水往山上走,過鰲魚石、剪子峰,來到麻衣山前,這里有麻衣庵的殘垣。據(jù)民國年間的《增修膠志》記載,晉代的陳仲舉、元代的張清源、明代的趙麻衣等名士曾在這里隱居過。庵后的峭壁上,有一懸空石室,室門鑿造得很精致,門高兩米,頂為孤形,有石門框和石雕門檻。在離石室前約3米處有刻有蓮花圖的蓮花石。《增修膠志》記載,在石室與蓮花石之間古有鐵板橋連接,人可攀蓮花石過鐵板橋進石室。庵東側有“飛來石”,石前額刻“朝陽洞”三字。
從麻衣庵前沿一條曲折的小徑往東南方向走去,到大砦頂西坡,踏一條石鋪小路前行不遠,便會看見一道石門口,門枕、安門的石窩和門檻俱在,這就是朱朝洞。跨進門口,里面是由遮天蔽日的巨石圍成的院落。在院內東側,有許多巨石相摞相疊,扣合成一洞,深不可測。游人探幽到此,會有探到了大珠山幽境深處的感覺。
大珠山在古代有過佛教興盛的時期。山中有石門寺、墓塔林、麻衣庵殘垣、地藏庵、菊花庵、磨鐵庵等遺跡。傳說山中有石窟99座之多,現(xiàn)保存完好的有夾溝南山石窟、夾溝西山石窟和石屋子溝石窟3處。
大珠山的石窟在山東各地遺存的石窟中獨具特點,引起佛教學術界的重視,不少學者饒有興致地前來探訪和研究。專家考察后,認為這3座石窟都是隋唐時期建造的,還有的說屬北齊時代所作。
大珠山多奇峰異石。望北山坡,會看到有一塊高石很象一位挎著籃子的少女。南山還有雄踞山頭的“鷹兒石”,北山還有身披袈裟、手拄禪杖的“和尚石”。在大珠山中部,有一座山峰,很象唐僧師徒四人正走在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在它北面的一座山峰,猶如行空的天馬。還有一座山峰,那簡直就是活靈活現(xiàn)打鬼的鐘馗?!耙恢竿ㄌ臁薄ⅰ扮姺濉?、“仙人橋”等山峰,都是大自然為了爭奇立異而別出心裁地造化出來的。山中有許多石頭象是有靈性一樣,越看越覺得它們亦靜亦動?!扒逭账骶洹薄ⅰ笆ト藛柭贰?、“僧道對弈”、“關公請戰(zhàn)”等奇石,形肖神現(xiàn)
在青島火車站乘坐隧道3路可直達黃島區(qū),或在青島輪渡站乘船前往黃島,早7:10至晚18:30都有船。
青島市區(qū)走膠州灣隧道即可,其他省市走青蘭高速或疏島高速,從黃島立交下高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