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嚴子陵釣臺相傳是東漢高士嚴子陵隱居垂釣之地,是富春江上的主要風景區(qū)。嚴子陵,名光,字子陵,會稽余姚人,東漢初年隱士。少時曾與劉秀同游學。劉秀即位后,不愿出仕,遂更名隱居,“披羊裘釣澤中”。劉秀再三盛禮相邀,授諫議大夫,仍“不屈,乃耕于富春山”。沿著登山石徑穿竹林而上,可見李白、白居易、陸游、范仲淹等古代文豪石像20余座,山頂可眺望富春江風光。江南龍門灣還可以看到唐松迎客等景點,此外還有水上娛樂、餐飲等供游客選擇。
東臺為嚴垂釣處,有巨石如筍,傳為嚴以此支撐垂竿,石亭為乾隆年建,甚古樸。側有平臺如礬,在此遠眺,青山擁春江,儼如畫卷。
西臺亦稱謝翱臺,南宋遺民謝翱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90年)在此面北痛哭,奠祭愛國英雄文天祥。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的茶圣陸羽,曾劃分“天下二十等水”,對當時全國水質進行了分門別類,并在當?shù)匦纬闪烁骶咛厣乃幕?。當陸羽經過此地時,用其中的泉水泡茶,覺得味道甘甜,便將此處的泉水定位天下第十九泉。
牌坊西側沿江新建嚴先生祠堂,祠內東壁立有宋范仲淹所撰《嚴先生祠堂記》石碑,文中"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之名句流傳至今。
釣臺碼頭上有石坊,正額:"嚴子陵釣臺";背額:"山高水長",為趙樸初、沙孟海所書。
東西"富春江詩文碑林"長廊,薈萃歷朝詩文,云集全國書家揮毫立碑,蔚然而成大觀.
釣魚島原為龍門灣中一孤山,有子陵魚、扁魚、白魚、鮭魚等富春江名貴魚不下80種。島上林木蔥郁,環(huán)島抱翠,花木成行,400米長的環(huán)島游步道旁設有上百個垂釣位,備有漁具、魚餌。臨水一組造型新穎別致的民居建筑清芬閣,高低錯落,廊道盤回,內設商場、標準客房、餐廳、娛樂室、茶室、會議室等服務設施。
由釣臺上溯25公里許,至梅城,江水平闊、奇峰對峙,絕多險灘,為著名的七里瀧,亦稱七里瀨。古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即詠此。
江南龍門灣是富春江上的一處天然港灣,昔日為鸕鶿捕魚停泊處,故亦名鸕鶿灣。
1、上海出發(fā):
在恒豐路客運站乘上海直達桐廬的旅游巴士到達桐廬汽車站,在桐廬汽車站可乘1路到富春江一橋車站,然后打的到景區(qū)或者乘中巴車到景區(qū)。
2、杭州出發(fā):
杭州汽車南站或汽車西站往桐廬方向的車到桐廬長途車站,或者在黃龍旅游集散中心乘坐桐杭城際公交抵達桐廬客運中心。再乘坐公交車到達富春江一橋車站。中巴車直達景區(qū),半小時可達。
1、上海出發(fā):
滬杭高速—杭州繞城高速—杭千(杭新景)高速—桐廬出口(富春江出口)下—景區(qū)。
2、杭州出發(fā):
杭州繞城高速—杭千(杭新景)高速—桐廬出口(富春江出口)下—景區(qū)。
3、南京出發(fā):
機場高速公路—寧杭高速公路—杭州繞城公路—杭千(杭新景)高速—桐廬出口(富春江出口)下—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