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天竺山森林公園,被同處在150米等高線的東、西兩大山門為主軸分成兩個部分,150米等高線以上的山地為森林公園部分,面積26.51平方公里,2006年“5.1”正式開園,現(xiàn)已建成天竺湖、兩二湖、皓月湖、百竹園、攬月路、好望角、鴛鴦溪谷等景點,公園內(nèi)原有真寂寺和龍門寺遺址等人文景觀。公園內(nèi)有1500種植物,森林覆蓋率達96.8%;路網(wǎng)四通八達,有36公里長的車行道、70多公里長的步行道、8公里左右的登山道;150米等高線以下的平緩地帶為休閑娛樂度假區(qū),面積10.54平方公里,規(guī)劃建設風情度假區(qū)、高級度假酒店區(qū)、體育公園區(qū)、動物園區(qū)、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園區(qū)、閩臺果蔬花卉區(qū)。公園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體育鍛煉、康體療養(yǎng)、農(nóng)業(yè)科普和宗教文化于一體的原生態(tài)濱海城郊森林公園。
天竺湖位于景區(qū)東部,面積約9公頃,蓄水量約70萬立方米。在這里,演繹著山與水的千年絕美相戀;隱藏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唐風遺韻的獨特魅力。盈盈湖水,遠映龍門寺的倩影,近照牛崗嶺的風姿,周邊的真寂寺、浴龍橋、拴馬石等名勝古跡,如散落的銀珠,與天竺湖交相輝映。
兩二湖位于景區(qū)西北部,面積約10公頃,蓄水量約100萬立方米。這里四周林木蔥郁,層巒疊翠,猶如鑲嵌在深山密林中的一面明境。除了在湖中泛舟賞景、在步行道漫步探幽,還可在湖邊飽嘗農(nóng)家美食。相傳湖下一深潭,需用一兩二重的絲線才到底,因此得名。
皓月湖位于景區(qū)的西部,兩二湖的下游,面積為24公頃,蓄水量約300萬立方米。湖面水草茵茵,碧波蕩漾,湖灣綠蔭夾邊,曲折幽深,如桃源仙境。在這里,可在湖中戲水、環(huán)湖漫步,與大自然一起分享動人的“鴛鴦”傳說。
相傳當年唐宣宗來到夕陽山(現(xiàn)為天竺山)時由此進入義安寺(現(xiàn)為真寂寺),因天子走過而得名。它倚山傍水,周圍怪石叢生,如漏米巖、禪師洞、鷹嘴石、五指石、河馬石、仙人洞等頗具觀賞價值。唐朝大中年間欽封國師黃蘗禪師曾在禪師洞坐禪修煉,“一寺一洞一僧”在民間演繹出許多動人傳說。
原名義安寺,位于天竺湖西北部,始建于唐玄宗開元年間,一千多年來飽經(jīng)盛衰,屢毀屢建,幾起幾落,后為北洋軍閥所毀,現(xiàn)僅剩遺址,殘存石碑上刻有“夕陽名寺,自唐朝建。山田千萬,足供往來者食……”字樣,足見該寺當年規(guī)模之宏大,香火之盛。在昔日遺址上重建,今日的真寂寺可謂重獲新生。
百竹園,擁有兩百多種竹子,是集觀賞、休閑、科普為一體的旅游勝地。人們在親近自然之余,亦可感受到綠色的竹文化。園內(nèi)竹子形狀各異,有方圓之分,弧狀、球形之別;竹桿有龜背、佛肚、觀音、彎直之奇;顏色有紫、綠、黃、黃中鑲綠、綠中鑲黃之美。如苦力竹、青竹;高大筆直的烏哺雞桿竹;金黃秀麗的黃皮鋼竹;憨態(tài)可居的佛肚竹;形如龜甲的龜甲竹及名貴的黃金間碧玉竹等。
相傳唐宣宗李忱居住于義安寺(現(xiàn)稱真寂寺)期間,常沐浴于此處小潭中(現(xiàn)此處稱為浴龍池),潭上有一座橫跨石橋(后稱為浴龍橋),橋礅由大塊石頭砌成,橋面由長4米、寬0.5米、高0.4米的石板鋪成,原石橋至今仍被完整地保留在新橋下面。
8:00-17:30(6月-10月)
8:30-17:00(5月-11月)
公交:
乘坐805路公交車到天竺山東門站下車;或乘坐804、814路公交在天竺山公園站下車。
鐵路:
廈門是閩南地區(qū)交通樞紐,有多班直達車次??上鹊綇B門站,再換公路交通到達。
公路:
距漳州35公里(324國道);距廈門市區(qū)36公里(途徑灌口),路面為四車道瀝青或水泥:96年底建成的福廈漳高速公路從旅游景區(qū)一側(cè)通過,每日有多班往返于三地的客運班車經(jīng)過公園門口。
水路:
廈門海運發(fā)達,與沿海內(nèi)陸主要客運碼頭均有客輪相通。
廈門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福建省廈門市郊西北部,北緯N24°35′0.34″東經(jīng)E117°55′14.92″東與灌口鎮(zhèn)為鄰,南與東孚鎮(zhèn)接壤,西與龍海市相連,北與長泰縣隔鄰相望。景區(qū)總面積26.51平方公里,距廈門市區(qū)36公里,離漳州35公里,至集美區(qū)、海滄區(qū)僅十多公里。
景區(qū)屬低山丘陵地貌,山體為博平山支脈,大致成東北至西南走向,山峰連綿起伏,大多在海拔700米以上。山體上部陡峭,懸崖峭壁眾多,下部為雞爪形,地勢較平緩,地形復雜多變。
氣候?qū)俦眮啛釒Ш团瘻貛н^渡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3.1℃,一月平均氣溫0.4℃,極端低氣溫-14.5℃,七月平均氣溫25.4℃,極端高氣溫39.8℃,≥10℃的積溫4143℃,無霜期207天,年均降水量709毫米,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9.0%。具有“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季溫暖多風,秋季潮濕多雨”的特點。
景區(qū)內(nèi)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種,區(qū)域內(nèi)動物資源以鳥類為主,鳥類資源比較豐富。2008年,區(qū)域內(nèi)有記錄的鳥類14目40科107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9種,分別為褐翅鴉鵑、小鴉鵑、黑翅鳶、鶚、普通籬、蛇鵬、林鵬、紅隼和白鷴。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1995)有鶚、蛇雕、林雕、黑翅鳶、紅隼和畫眉6種。在景區(qū)調(diào)查到的鳥類中有76種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占總數(shù)的71.3%。
喬木層樹種以馬尾松為主,其次有杉木、相思樹、木荷等;灌木層主要有桃金娘、杜鵑、柃木、冬青、小葉赤楠、黃瑞木、黃梔子、鵝掌柴、野牡丹、亮葉圍涎樹、巖柃等;草本層主要是蕨類和禾木科植物,常見種類有芒萁、扇形葉鐵線蕨、五節(jié)芒等。?
有大小五個人工湖,總蓄水量達1000多立方米,其中以溪頭湖集水面較大,達1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