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華山神鳳文化景區(qū),中國首個鳳凰文化全體驗景區(qū)。整體以中華7800年鳳凰文化為主題,匠心獨創(chuàng) 亭、臺、殿、閣、廊、柱、橋、樓等蘊藉鳳凰文化元素之古建筑及主題場景,精煉鳳凰神鳥的十八神性, 密集、形象、豐富地展現(xiàn)中華民族鳳凰神鳳文化景區(qū),中國首個鳳凰文化全體驗景區(qū)。景區(qū)涵蓋鳳竹林海 、有鳳來儀、鳳緣亭、引鳳橋、百鳥朝鳳、九九神階、神鳳殿、鳳凰座、十八神性圖騰柱、鳳凰紀(jì)、醴泉臺、五德門、鳳凰物語、放生臺、乘風(fēng)棧道、鳥語林等十多處主題景點。景區(qū)核心圣地神鳳殿,據(jù)《山海經(jīng)》典載之預(yù)言,尊奉中華古鳳神祇,供世人觀瞻敬拜。并再現(xiàn)“見則天 下安寧”鳳圖騰主題朝拜儀式,以弘其和美祥瑞,見者安寧。鳳凰臺上鳳凰游,此臺為俯覽鳳凰古城勝景 至妙之處。玉氏山房、沱江跳巖、虹橋、萬名塔等特色景點盡斂眼底。蕭史弄玉,神仙眷侶,吹簫引鳳,世所樂道,故此索橋名曰引鳳橋。鳳凰神鳥非梧桐不棲,橋側(cè)挺立數(shù)十株梧桐,寓意栽得梧桐引鳳來。橋全長80余米,索橋之下,修竹篁篁,幽深可觀。索橋之上,可汲取天地靈氣,暢飲山林清息。古樹林列,人游畫中,云繚霧繞,宛若遁入仙境。
特色景點
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此臺為俯覽鳳凰古城勝景至妙之處。玉氏山房、沱江跳巖、虹橋、萬名塔等特色景點盡 斂眼底。亭內(nèi)石碑正面原文為著名書畫藝術(shù)家黃苗子先生贈沈從文先生的對聯(lián)“沱江開圖畫,邊城出鳳凰 ”,沈老閱畢改為“天開圖畫,人出鳳凰”。石碑背面“鳳凰臺序”由原鳳凰詩社社長滕建斌先生撰文。
鳳凰紀(jì)
鳳凰紀(jì),中國首座鳳凰文化展示館。此館共2個展廳,左右廳通過展示與鳳文化相關(guān)的歷代國寶級文物,涵括青銅器、玉器、漆器、陶器等。布展依文物的時間、地域、影響力等3大脈絡(luò),分8個篇章高密度展示 7800年的中華鳳凰文化,堪稱國內(nèi)鳳凰文化展示集大成者。
神鳳殿
神鳳殿,神鳳文化景區(qū)核心圣地。殿臺中央供中華古鳳神祇,以《山海經(jīng)》載其淵源:“丹穴之山有鳥焉 ,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據(jù)此,神鳳殿再現(xiàn)“見則天下安寧”鳳圖騰主題朝拜儀式,將景點 實境與傳說典故融匯演繹,凸顯鳳凰文化對華夏民族的深遠(yuǎn)影響。殿門楹聯(lián)“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梧桐生矣,于彼朝陽”出自《詩經(jīng).卷阿》。殿側(cè)巍立18根楠木圖騰柱,立言鳳凰18神性:、集美、兆瑞 、達(dá)天、朝陽、司風(fēng)、秉德、膺義、負(fù)禮、載仁、蹈信、向智、崇高、好潔、自新、喻情、比才、成王。
鳳緣亭
鳳凰自古辨雄雌,鳳謂雄,凰謂雌。鳳緣亭由鳳亭和凰亭相攜而合,飛檐斗拱,精雕細(xì)琢,寓意比翼雙飛 、愛情恒久。亭前雙梧桐之間,立石碑刻有曲辭:“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凰兮凰兮從我棲”,出自陳朝徐陵編《玉臺新詠》之《鳳求凰》。亭尖佇立一鳳一凰,兩兩深望,脈脈不語,寓意愛戀之含蓄委婉。亭心鐫 刻象形文一鳳一凰鑄銅,與亭尖呼應(yīng)。亭外天生兩棵梧桐連理樹,寓意愛情相合相生、不離不棄。
引鳳橋
蕭史弄玉,神仙眷侶,吹簫引鳳,世所樂道,故此索橋名曰引鳳橋。鳳凰神鳥非梧桐不棲,橋側(cè)挺立數(shù)十株梧桐,寓意栽得梧桐引鳳來。橋全長80余米,索橋之下,修竹篁篁,幽深可觀。索橋之上,可汲取天地靈氣,暢飲山林清息。古樹林列,人游畫中,云繚霧繞,宛若遁入仙境。
九九神階
九九神階共99級,“9”乃陽數(shù)之極,寓意神鳳居于九天之上。神階結(jié)構(gòu)莊嚴(yán),氣勢非凡,以彰臨近天界之莊重神氛。神階兩側(cè)林列18根楠木圖騰柱,直面蒼穹,高不可攀。柱頂萃集湘楚民間奇異百鳥造型,雕刻18只形態(tài)各異靈動之鳥,融合中華古典鳳圖騰,虛實相生,古今相融,暗合百鳥之?dāng)?shù),寓意百鳥朝鳳祥瑞之象。
交通指南
新鳳凰火車站距鳳凰縣城僅15km,懷化火車站距鳳凰縣城91km,吉首火車站距鳳凰縣城53km,銅仁火車站距鳳凰縣城61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