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歷時五載,至西夏貞觀三年(1103年)竣工,歷經(jīng)明、清兩朝擴建,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1996年,張掖大佛寺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寺大、佛大、殿大,當?shù)赜址Q:“大佛寺”。張掖大佛寺作為中國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杰出代表,凝聚了張掖先民的辛勞和聰慧,它所承載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是研究西夏歷史文化和張掖多民族融合的鮮活史書。景區(qū)對外開放的景點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明代的彌陀千佛塔、鐘鼓樓以及名揚西北的清代山西會館。其中,大佛寺是該景區(qū)的主要組成部分,為西北內(nèi)陸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稱“塞上名剎,佛國勝境”。
大佛寺正殿為兩層樓,重檐歇山頂,高33米,平面長方形,面寬9間,進深7間,占地總面積1770平方米。殿頂用青筒瓦笨覆蓋,殿周圍繞廊。殿內(nèi)塑釋迦牟尼涅槃像,為全國最大的室內(nèi)泥塑臥佛,身長34.5米,肩寬7.5米。木胎泥塑,金描彩繪,面部貼金,頭枕蓮臺,側身而臥,兩眼半閉,嘴唇微啟。右手掌展放在臉下,左手放在大腿一側,胸前畫有斗大“卐”字符號。梵文,意為“吉祥海云相”。造像精美,比例協(xié)調(diào),線條流暢,神態(tài)自然,相貌祥和,栩栩如生。佛像兩側塑優(yōu)婆夷、優(yōu)婆塞立像各一尊,背面是十大弟子悼念舉哀像。南北兩側塑十八羅漢群像,形態(tài)各異,形象生動。殿內(nèi)東西兩壁有取材于《西游記》《封神演義》故事的巨幅壁畫。構圖雜而不亂,形象躍然壁上。
殿門兩側各鑲6平方米見方的磚雕一塊,上精雕如來佛講經(jīng)說法的故事和神態(tài)各異的諸佛像。南為西方極樂世界,上書“登極樂天”,右下方書“西方圣境”。對聯(lián)為“寶殿巍峨無人量天成敬仰,金身顯煥河沙凡圣共皈依”。北為佛說法圖,上書“入三摩地”,右下方書“底園演法”,對聯(lián)為“佛日增輝萬善同歸登彼岸;法輪常轉十方瞻仰正菩堤”。此為中國磚雕藝術之珍品。殿門上有清代的兩副楹聯(lián),其中一副是“創(chuàng)于西夏,建于前明,上下數(shù)百余年,更喜有人修善果;視之若醒,呼之則寐,臥游三千世界,方如此夢是真空”。
正殿后為藏經(jīng)閣。明正統(tǒng)十年(1445年)英宗皇帝朱祁鎮(zhèn)將正統(tǒng)五年(1440年)宮版印刷的經(jīng)卷345種、685函、3584卷敕書頒賜給大佛寺?,F(xiàn)藏用泥金書寫的《大般若波羅密多經(jīng)》等佛門瑰寶。
彌陀千佛塔,俗稱土塔。塔高33.37米。相傳置放著釋迦攝摩勝骨灰。全塔由塔基、塔身、相輪三部分組成。塔基每邊長23米,層層向上收小,共13節(jié),華蓋直徑4米多,四周飾有36塊銅質(zhì)板瓦,懸掛著36個流蘇風鈴。該塔造形別致,和北京妙應寺白塔有相似之處。土塔所在的殿內(nèi)已修建成了一座小型的博物館。館內(nèi)陳列的都是在大佛寺內(nèi)出土發(fā)現(xiàn)的歷朝歷代的經(jīng)書、石碑、銅鏡、玉雕、珍珠等珍貴文物,還有中國的古錢幣和波斯銀幣等。
《西游記》故事壁畫繪于大佛殿內(nèi)臥佛身后的墻壁上,是該寺壁畫中的經(jīng)典之作。這幅壁畫色彩斑駁,面積約15平方米,由若干個獨立的故事組成,畫面上有險山怪石、參天古木、奔流溪水、云霧纏繞、高山火海,反映的是“取水子母河”、“道昧放心猿”、“嬰兒戲禪心”、“大戰(zhàn)紅孩兒”、“活人參果樹”、“路阻火焰山”、“大圣拜觀音”、“大圣鬧天宮”、“觀音收怪犼”、“大鬧金兜洞”等故事情節(jié),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觀音菩薩、紅孩兒等人物形象刻畫細致。壁畫采取“通景散點式”構圖法,用人、神、魔、獸、樹、云、水、火、山、石等點綴其間,或動或靜,或隱或現(xiàn),或明或暗,極其傳神。
冬季:8:30—17:30
夏季:8:00-18:00
市區(qū)內(nèi)乘坐1、11、13路公交車至大佛寺站下車,步行可達。
張掖大佛寺作為歷代皇室家寺院,與西夏、元、明、清王室關系密切,具有典型的宮廷建筑風格。寺院建筑群貫穿于東西走向的中軸線上,左右配殿呈對稱式排列,整組建筑造型別致、布局嚴謹、主題突出、基調(diào)鮮明。主體建筑大佛殿是西夏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殿身由兩層樓閣組成,平面構架工整規(guī)范,空間組合變換多端,給人以既瀟灑自然又莊重深邃,既鮮明真切又朦朧空靈之感,體現(xiàn)了皇家“九五至尊”的氣概。
1995年,張掖大佛寺被命名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張掖大佛寺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qū)。
2018年,中國西北旅游營銷大會暨旅游裝備展上,張掖大佛寺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