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松措景區(qū)長約18公里,湖面面積約27平方公里,最深處達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大湖。景區(qū)內森林密布,氧氣含量較其它湖泊高,一般不會產生高原反應。
巴松措景區(qū)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文物古跡、名勝古剎為一體,景色殊異,四時不同,名類野生珍稀植物匯集,實為人間天堂,有“小瑞士”美譽。
巴松措位于距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巴河鎮(zhèn)約36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里,距八一鎮(zhèn)120公里、距拉薩市約360公里。是紅教(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一處著名神湖和圣地。雖然巴松措深藏在交通閉塞、遠離城鎮(zhèn)的山溝里,但它卻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聳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廣為外界所知,成為林芝地區(qū)最早為人所知的風景區(qū)之一。
不同于西藏其他的神湖,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語意為“三巖三湖”)完全被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所包圍,好像一座原生態(tài)博物院,確實如它的名字般,巴松措是綠色的,是那種淡淡的玉石般沒有雜質的綠色。湖水清澈得可以看見兩三米下成群游動的魚兒。四周青山如黛,頂峰是終年不化的積雪。湖邊的雪山和湖面倒映的雪山彼此糾纏著,連綿不絕,很是壯觀!最難得的是,現(xiàn)在還很少有人到這里,完全一副與世隔絕的模樣。
扎西島上經幡飛揚,玲瓏的措宗工巴寺(意為湖中城堡)屬藏傳佛教中寧瑪派(紅教)寺廟,供奉蓮花生大師,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了,光是寺中的傳說就數(shù)之不盡。沿順時針方向轉島,還可以看到格薩爾王戰(zhàn)馬留下的蹄印、揮劍于石頭上留下的劍痕、桃抱松、以前的水葬臺、樹葉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樹”、蓮花生洗臉的神泉。
生活在工布江達縣境內的藏民被其他藏區(qū)人民稱為“工布人”(意為生活在凹地里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服飾、獨特的建筑、不同的節(jié)日,甚至語言都與其他藏族不同,漫步在結巴村、措果村、扎拉村等自然古樸的村落之中,隨處可見工布人善良的笑容。
原始工布風情的藏式村落結巴村有80多戶農家,算是當?shù)乇容^大的村子了。據(jù)說村內還有少數(shù)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家庭。村里的男女都喜穿氆氌制成的“果秀”(毛呢長袍),頭戴黑白折圍花裹氈帽。婦女腰帶銀鏈,喜戴首飾,背披一張猴皮坎肩。
結巴村的房屋內有火塘、石鍋、鋁鍋等,既可做飯,又可取暖,點的燈是吊在空中的高山松,燒的柴是品質非常好的青岡木,屋頂已被熏成了黑色。吃的是放養(yǎng)的藏香豬、薄石板上烙制的麥餅、松茸燒雞、巴河魚、青稞面,喝的是上等的青稞酒。想去洗手間可需要一番膽量,只是一間掛在二層屋外懸在半空的木屋。
繁花綠樹中,掩映著座座私家花園般幽靜的別墅。在巴松措的任何一個清晨醒來,如果住的是面山的房間,只要抬一抬眼皮,就能看到雪山。
岸邊不遠處,一些樹遒勁而柔韌地在水中挺立著、搖擺著、舒展著。午后的花園靜悄悄的,陽光暖暖的。漫步在林中小道,有如置身世外桃源,道兩旁四五米高的、紅艷艷的、鈴鐺似的杜鵑花開得正盛。趕上野草莓的季節(jié),摘幾顆,蜜汁浸齒,香溢舌間……你也可以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發(fā)呆上:坐在開滿紫紅色鮮花的餐廳院子里,要一壺奶茶,抱上一本書,在太陽下打個盹,輕松地度過一個下午,直到眼前的雪山被夕陽點燃。
島上傳說數(shù)不勝數(shù),巴松措湖中島上有措宗貢巴寺,據(jù)說該寺是由寧瑪派高僧桑杰林巴于600多年前興建的,“措宗”意為“湖中城堡”。措宗貢巴寺,屬木石結構,上下兩層,供有許多佛像,始建于唐朝末年,佛殿內有3尊巨大佛像,正中是彌勒佛,盤坐在蓮花臺上,笑容可掬,左側是千手觀音,右側是金童玉女像。
林芝市客運中心有班車至巴松錯,約120公里,票價60元,車程2-2.5小時。包車費用視車型不等,一般在500元左右一天,或按照公里數(shù)計算,每公里4-5元不等。
從拉薩市區(qū)出發(fā),沿著林拉高等級公路翻越米拉山口,大約行駛320公里到達巴河鎮(zhèn)(車程約3個小時、限速100Km/h),巴河鎮(zhèn)的出口左轉有通向巴松錯風景區(qū)的路標,而后沿著錯高公路(有路牌指示,路面狀況非常的好,全都是泊油路面)行駛約36公里到達景區(qū)(小車限速60,大車限速50),全程大約耗時4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