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金獅洞旅游區(qū),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歷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屈原、昭君、陸羽、白居易、元稹、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寇準、陸游、馮玉祥等眾多的歷史名人都在這里留下了千古傳頌的名篇詩賦。洞內集水,水深僅膝,石筍生長在水中成林,似島嶼、珊瑚礁在水中或岸邊簇狀分布,有的猶如荷花含苞怒放,有的似雪蓮、浮萍潔靜雪白,蘊為雪山美景;有的如水中靈芝,飄托水中。更為奇特的是大面積的邊石壩,形成一個個的鍋狀圓池,池壁薄似鋼片,直至底部。洞中部有一高2米的獅形石筍,其上金光閃閃,恰似一昂首怒吼的金獅,洞名由此而得。該洞規(guī)模雖不大,但洞景很有特色,水景幽美,洞穴沉積物使近300米積水洞道成為浩瀚水景,眾多的滴水沉積物、水下沉積物和流水沉積物及其組合與水景、洞景融為一體,景點多而密集,構成了一個難得的洞穴藝術宮殿。
漫步洞中,大自然的匠心巧手,把千奇百怪、氣派非凡的鐘乳石變成了新鮮嬌嫩、美不勝收的人物景觀與幻覺想象交織的神話世界。洞內玉柱挺立,金鐘倒懸、亭臺疊起、翠屏擋風更有祥云瑞氣、地魔天仙,令人目不暇接、深思飛揚。長年不干的神水井、栩栩如生的金公雞、載歌載舞的仙舞廳、云霧繚繞的五指峰、金枝玉葉的靈芝樹、層次分明的鎮(zhèn)妖塔、火焰四射的八卦爐令人如癡如醉心動神搖。尤其是雄師金光閃閃,威風凜凜,形象逼真,有詩曰“一身金獅毛蓬松,兩盞銀燈眼通明,如鉤如戟運利爪,似鼓似雷發(fā)哮聲。
金獅洞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燈影峽、馬牙山等奇觀;洞外還有怪石園、櫻花寨、臘梅峽、消夏灘等景點。
宜昌市乘坐100、101、103路到小溪塔客運站轉乘巴士直達景區(qū)。
宜昌城區(qū)——東山發(fā)展大——宜興公路213省道——黃花鄉(xiāng)曉峰旅游區(qū)——金獅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