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同志就誕生在故居東側的一間房子里,隨后便在這里度過了12個春秋,直到1910年春,周恩來隨伯父離家去東北求學才離開淮安,此后便再也沒有回過家鄉(xiāng)。自故居復建開放以來,這里不僅再現(xiàn)著周恩來的人生路程,也珍藏著諸多名人字畫墨寶等,小到平民百姓,大到國家領導人,都曾到這里參觀瞻仰?!吧傩‰x家,老大不回”的周恩來,功高蓋世,譽滿全球。如今,每天前來瞻仰“周恩來故居”的人們,成千上萬,絡繹不絕,猶如縱貫淮安市而源遠長流的大運河之水,水流不息。
向西通過一道腰門,是三間面南的正屋。這是周恩來父母——周劭綱(舊社會小職員)和母親萬氏十二姑(清江浦)的居室。格扇的門窗上糊著潔白的絹紙。東廂房便是周恩來的誕生地。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就誕生在東邊這間屋子里。房內陳設簡樸,床上打著補丁的舊被褥。堂間內置周恩來青年時代銅像一尊。
向正屋天井向西,便進入一道南北走向的狹長的走廊,走廊南端西側,是兩間別具一格的亭子間,是童年周恩來和他的嗣母以及乳母的住所。
在亭子間后邊,有一眼古老的水井,石刻的井欄上,被繩索磨出了一道道深痕,井水清澈見底。
在井臺東南角不遠的廚房前,有一塊不大的菜園,周恩來當年跟乳母蔣江氏在菜園里學會了種瓜、種菜、種向日葵等。
后院里,有童年周恩來喜愛的臘梅兩株,雪松一棵,翠竹一叢。后院內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贈予的櫻花樹,加上新栽的各種花木,四時蔥綠。后院還有兩棵古樹,一棵是榆樹,一棵是觀音樹,都已經100年有余,是國家二級保護古樹。
周恩來故居門前,有一條鑿于明代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的文渠。童年周恩來曾與表姐龔志如多次步下石階,登上小船,到河下鎮(zhèn),接觸并了解民間風情。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曾說:“我的學問不少是讀民間文學得來的?!?/p>
可乘淮安公交10路,淮安公交20路,淮安公交62路,淮安公交65路,淮安公交66路,淮安公交67路,淮安公交619路,淮安公交y65路,淮安公交游9路南線到達駙馬巷站下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