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廣益中學校,位于重慶市南岸區(qū),是重慶市重點中學,重慶市文明禮儀示范學校。
重慶市廣益中學校,其前身是1892年由傳教士羅貝特·陶維新在重慶大梁子(今渝中區(qū)新華路)創(chuàng)建廣益男校行課;1894年更名廣益書院。曾用名廣益學堂,廣益中學,重慶市私立廣益中學校,四川省重慶第五中學校,四川省重慶市廣益中學校。1997年,更名為重慶市廣益中學校。
據(jù)2012年2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學校占地78404平方米(約117畝),森林覆蓋面積約60%。學校共有51個教學班,其中高中33個班,初中18個班,學生2800余人,共有教職工176人,2013年,學校分為兩個校區(qū)(廣益本部、文峰校區(qū))。
1892年2月15日,由英國倫敦基督教公誼會創(chuàng)辦,從傳教士羅貝特·陶維新在重慶大梁子(今渝中區(qū)新華路)創(chuàng)建廣益男校行課。
1894年,遷校至下都郵街23號(今解放碑美美百貨),由清廷川東道臺批準,始稱廣益書院。
1898年,改稱廣益學堂。
1904年,由下都郵街遷往巴縣崇文里(南岸區(qū)黃桷埡現(xiàn)址),更名為廣益中學。 1904年,時任校長的陶維義先生,曾是英國皇家足球二隊中鋒。他攜帶第一個足球入川,學校于1905年建起了西南第一個標準足球場,1907年組成了首支有球服、球鞋的正規(guī)足球隊。重慶市足協(xié)在編寫《重慶足球史》時,經(jīng)考證,得出了“重慶現(xiàn)代足球運動,始于廣益中學”的結論。
1928年,因反教運動,學校與英國倫敦基督教公誼會脫離關系,由國人楊芳齡接辦,改制為重慶市私立廣益中學校。同年,四川省政府委員、川東軍閥劉湘親贈學?!敖蛯W校之冠”匾額。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廣益中學升起了重慶市第一面五星紅旗。
1951年,由四川省重慶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四川省重慶第五中學校,合并私立南山中學。
1960年,涼風埡中學撤消并入。
1992年,四川省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批示恢復校名為四川省重慶市廣益中學校。
1994年,學校舉行百年校慶。
1997年,重慶市直轄后更名為重慶市廣益中學校。同年,毗鄰的重慶四中改制,廣益吸納了原重慶四中的大多數(shù)教職工和學生,擴大了學校規(guī)模。
2001年5月,學校經(jīng)重慶市教委批準成為重慶市聯(lián)招學校。
2004年,學校吸納涂山中學并繼續(xù)擴大規(guī)模。
2005年,被評為南岸區(qū)示范中學。
2007年4月,經(jīng)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為“重慶市重點中學”。
2013年7月,合并重慶市88中,學校開始兩個校區(qū)(廣益本部、文峰校區(qū))的辦學規(guī)模。
2014年10月6日,舉行重慶廣益中學建校120周年活動。
據(jù)2012年2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學校占地78404平方米(約117畝),森林覆蓋面積約60%。學校共有51個教學班,其中高中33個班,初中18個班,學生2800余人。2013年,學校分為兩個校區(qū)(廣益本部、文峰校區(qū))。
據(jù)2012年2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閱覽室和理化生實驗室等功能室及其輔助設備;已把標準足球場改擴建為塑膠草坪運動場;多功能演播廳;公寓式的學生宿舍等設施,建成了校園網(wǎng),現(xiàn)代教育教學設備配置到教室。
據(jù)2012年2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學校有(截至本書編輯出版的2009年)共有教職工176人,其中高級教師32人,中級教師56人,研究生學歷13人,重慶市骨干教師5人,南岸區(qū)骨干教師15人。
重慶市骨干教師(5人):秦大忠、 馬詠梅、唐光全、何天權、曾偉
重慶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1人):章顯林
高考成績
2013年高考:該校參考人數(shù)687人,學校重點、本科上線510人,上線率74.2%,??粕暇€率100%。
2014年高考:該校重點、本科上線586人,上線率達到73.3%,總上線率100%。北大、清華上線4人,其中兩位同學文化分別上北大、清華線;兩位同學美術專業(yè)上清華線。
2015年高考:該校重點、本科上線622人,上線率達到84%,總上線率100%。兩位同學被北大、清華錄??;1位同學總分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16年高考:該校本科上線653人,重點上線人數(shù)305人,其中純文化重本244人;高考總上線率100%,本科上線率達到88.6%,重本上線率41.32%,實驗班重本上線率100%。600分以上29人,其中650分以上4人,1學生獲理科674分(含加分);兩位同學被林肯大學和紐卡斯爾大學錄取。
中考成績
2013年中考:學校參考人數(shù)338人,650分以上47人,其中690分以上3人,最高分695.5分,聯(lián)招上線172人。
2014年中考:聯(lián)招上線人數(shù)突破200人。650分以上48人,其中690分以上3人,最高分707分。
2016年中考:該校參考人數(shù)478人,聯(lián)招上線人數(shù)251人,上線率52.5%。600分以上115人。
素質競賽
2015年11月24日,在2015年世界青少年機器人邀請賽中,重慶十一中與廣益中學組成聯(lián)隊獲得FTC科技挑戰(zhàn)賽團隊獎。
2015年10月,廣益中學初2016級、高2017級學生,在參加南岸區(qū)宣傳部、區(qū)教委等聯(lián)合主辦的“中華魂”(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中華正能量)讀書主題活動中,余露維、聶孟位同學榮獲演講比賽二等獎,郭玉峰、李航娟、李雪梅榮獲得征文比賽三等獎。
2015年10月,該校高2016級學生王大海、 劉娟、李佳欣、肖琴、黃嘉佳的作品《凝固在歲月中的涂山窯遺址:廣益中學宋代涂山窯遺址田野調查報告》,在“童耕中國夢”作品征集評選活動中,獲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聯(lián)合頒發(fā)的一等獎,并入選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聯(lián)合主編的《童耕中國夢——重慶市未成年人鄉(xiāng)村調查優(yōu)秀報告集》一書。
2015年7月,在南岸區(qū)中小學羽毛球比賽中,該校初中組男子團體、女子團體分別獲得第一名,聶鑫龍、王小剛、李江分別獲初中男子組單打一、二、三等獎;王成瑤、張曉雅、唐莉莎分別獲初中女子組單打一、二、三等獎。
2015年7月,在南岸區(qū)2015年中小學乒乓球比賽中,該校分別獲得高中組男子團體、女子團體第一名。同時,該校黃旭彤、陳思宇、邱中峽三位同學分別獲高中組男子單打1、2、3名;陳虹羽、陳艷平二位同學分別獲高中組女子單打1、2名。
2015年7月,在重慶市第18屆中小學師生書法繪畫藝術大賽中,鄢禹、黃婉芮兩位同學分別獲得中學生組毛筆書法一等獎、三等獎,危燕秋同學獲得中學生組硬筆書法二等獎;黃夢瑤、黃珺瑤兩位同學分別獲得中學生組美術一等獎、二等獎。
2015年10月,在南岸區(qū)宣傳部、區(qū)教委等聯(lián)合主辦的“中華魂”(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中華正能量)讀書主題活動中,黃祖清、秦大忠老師獲優(yōu)秀輔導員獎。
2015年10月,由該校楊進虎、李曉娟老師指導的《琵琶行》獲南岸區(qū)中華誦·第四屆經(jīng)典誦讀比賽教師組一等獎,同時獲重慶市第四屆經(jīng)典誦讀比賽教師組二等獎,楊進虎、李曉娟兩位老師獲指導教師獎。
2015年10月,由楊雪、周盈盈老師指導的《詩經(jīng)·無衣、國殤》獲南岸區(qū)中華誦·第四屆經(jīng)典誦讀比賽中學組二等獎。
2015年10月,王建老師以《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第一課時》一課,在2015年度全國地理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
2015年7月,在南岸區(qū)2014—2015學年度中小學教師書畫大賽中,魏光建老師以書法《出塞》獲一等獎;熊聲強老師以書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獲三等獎;秦妍老師以國畫《秋菊》獲二等獎;羅小維老師以國畫《夏趣》獲三等獎。
2011年10月,陳文強老師在南岸區(qū)青年物理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中,獲第一名。
據(jù)2012年2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1995年學校榮獲“區(qū)文明禮儀示范學校”稱號。1997年學校榮獲“市文明禮儀示范學校”稱號。1999年獲南岸區(qū)安全文明小區(qū)。2001年5月,學校經(jīng)重慶市教委批準成為重慶市聯(lián)招學校。2001年獲南岸區(qū)文明單位。2004年獲南岸區(qū)綠色學校。2005年被評為南岸區(qū)示范中學。學校榮獲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教育功勛特色學校”、重慶市民主管理示范學校、重慶市平安文明學校、南岸區(qū)工人先鋒號、南岸區(qū)第三屆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工作集體、南岸區(qū)第四屆教育科研工作集體、南岸區(qū)青少年兒童體育運動學校足球、田徑訓練點,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布局學校、等榮譽稱號。
校訓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出自于《禮記·中庸》中“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邇:近的意思,卑:低的意思。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的字義是:走遠路,必須從近處開始;登高山,必定從低處起步。喻義是從基礎開始,由近及遠,由低到高。事業(yè)上“行遠”是積累、“登高”是成就,“行遠”與“登高”體現(xiàn)了“積累”與“成就”的辨證關系;在做人上:“行遠”即應樹立遠大理想,“自邇”則要求必須腳踏實地;在做事上:“登高”即應有攀登事業(yè)和科學高峰的抱負,“自卑”即指必須具有萬丈高樓從地起的務實精神。
?;?/p>
廣益中學?;找孕V匪诘奈姆逅樵O計構想,在加以雙手護住,釋義師生不忘廣益精神,下方有校名“廣益”二字和其建校的時間“1892”。
學校每年舉辦元旦文藝晚會、經(jīng)典誦讀大賽、秋季趣味運動會、秋季田徑運動會、校園歌手賽等活動。學校還有??墩雇罚蟆段姆濉?。在繼承了足球傳統(tǒng)特色的同時,足球運動班有班隊、校有校隊,定期舉行校內比賽,并邀市內大專院校來校進行比賽。學校美術特色凸現(xiàn),2000年以來,高考藝體上線人數(shù)多年來一直居南岸區(qū)第一位。音樂方面,學校長期組織合唱團、樂器興趣小組。
據(jù)2015年11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學校有足協(xié)、籃協(xié)、動漫社、乒乓球社、跆拳道社、機械創(chuàng)新社、心理社、街舞社、攝影社、靈異社、美食社、花藝社、電影愛好社、書法社、音樂社、電競社、滑板社、表演社、泥塑社、樂活社、語種社等20幾個學生社團。
學校有鄒容、李錫銘、古耕虞、王樸等曾在此就讀。還包括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錫銘;中國科學院院士、腦智科學科學家李朝義;中國科學院院士,藥理學教授鄒岡;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科學家趙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測控及雷達專家劉嘉興;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法律專家、《物權法》起草者王家福、現(xiàn)代詩人,翻譯家鄧均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