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書峽,峽谷長12.8公里,因曾是八仙修道處,世傳八位仙人在巴山中修煉時,匯集天上奇書萬卷,閱盡人間世俗萬象,修成正果而云游四海后,讓這些天書化成為奇石,堆放在山谷中。其巖石呈垂直節(jié)理,千層疊合,象似偌大書架上一層層、一疊疊的無字天書,隱藏著無法破譯的天機,故名“天書峽”。
天書峽原屬獨特自然封閉,相對原始的無人居住區(qū),當?shù)厝怂追Q“黑老扒”,因十分荒野,又時常有虎、豹、黑熊等兇猛動物出現(xiàn),一般無人敢隨意進入。海拔2700多米,這里山巒巍峨,物象萬千,青山滴翠,彩翠成嵐。曾有詩人贊美:“嵐彌萬壑成云海,雪染千峰化玉龍。”這里森林覆蓋率達到97%以上,保存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聚集了原始森林、濕地、草甸、奇石等多類型自然景觀元素,是一個大天然氧吧,也被命為:“中國西北地區(qū)最大的生物基因庫主體?!边@里是瀕危植物中華鴿子樹、紅豆杉的故鄉(xiāng),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鯢(娃娃魚)、北鯢(山渣子)的棲息地。這里生長著200多種國家一、二類珍稀動植物,100多種名貴中藥材。它帶給人們一種神密的欲望。探足山間,極眼望去,但見大自然演化而成的水光山色,雄奇挺撥、層戀疊嶂、幽谷崖深、碧水流泉、瀑潭相連、澗瀑飛瀉,怪石異洞,迷蒙于五彩祥云之中,各種景色,美不勝收。襯以蒼翠的茫茫林海,遍野的芳草、裊繞的青紗薄霧、悅耳的鶯歌蛙鳴,真是天上人間。再往谷底尋出,一溪清泉,噴云吐霧、奔流直下,注入奇石山間,跳躍飛瀉,若輕紗玉帛懸吊,似九天銀河飄落。這里的景色有圖有形、有聲有色渾然天成,都呈現(xiàn)著不見纖塵的純凈自然本色。
天書峽景區(qū)的一處懸崖峭壁,不知為何,排列整齊,層層疊疊,堆積如山,人們用“萬卷天書”來為它作形象寫照。傳說,上蒼把整個宇宙智慧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天書》,一類為《地冊》,分別記載各類秘訣和仙法,管控宇宙萬物。一次,玉帝赴瑤池聚會眾仙,有一位“秘書星君”,難耐清宮寂寞,便產(chǎn)生到凡間走一走的念頭,順便帶幾部《天書》下界。此事觸犯了天條,玉帝將其貶下下界,執(zhí)管《地冊》,不得返回天宮,天書沒有如數(shù)追回,使下界既有《天書》,又有《地冊》,大地萬物變得更加靈秀了。被人們稱作“萬卷天書”的這座峭壁,正是星君長期將書城的書分門別類,排綱列目進行整理,堆放在大地的書架上,堆成書山,形成今日看到的奇觀。
流經(jīng)天書峽的這條河叫讓河,也叫讓水。至于讓河之名的由來,據(jù)當?shù)乩先酥v,從前,有兩戶人家,一戶姓張,一戶姓寧,兩戶人家外地都遷徙到八仙地帶挽草為業(yè),山地界限多交叉,這讓河就是當時雙方的一個爭執(zhí)地帶。后來,他們以”同時天涯淪落人“達成共識,以傳統(tǒng)文化中”溫、良、恭、儉、讓“為基礎,和睦協(xié)商,寧家把這條河的讓給了張家,從此,這條河就以”讓河“相稱了。據(jù)以前的史籍記載:南朝時,今天的安康地區(qū),被稱為梁州,有一位地方官員叫范柏年拜見明帝,明帝說到廣州的貪泉,就問范柏年:“卿鄉(xiāng)可有此水否?”范柏年回答:“梁州唯有文川、武鄉(xiāng)、廉泉讓水?!泵鞯塾謫枺骸扒湔诤翁帲俊狈洞穑骸俺妓恿?、讓之間。”因為這個故事,廉泉讓水成為一方人文淳厚的專譽之辭。這讓水也因此成為漢水文化的經(jīng)典。讓水,就是天書峽這條清澈的河流。讓河,孕育了天書峽,是天書峽的母親河。天書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沾帶著八仙鎮(zhèn)美麗傳說的縷縷靈氣,傳承著人們對生活最美好的祝福和向往。
在天書峽景區(qū)谷底一段幽深的地方,峭壁懸崖,天書奇石交錯疊疊,只身來到這里,仿佛與世隔絕。這個地方叫“壺天攬月”。有一個字號“壺天”的人,也就是后來的“壺天真人”,常年在天書峽景區(qū)修行,專門修煉“壺天功”,煉成大丹之道,身上常懸一壺。據(jù)說壺大能容滄海,可變化為天地,中有日月,與世間情景一般。壺天真人日在其外,夜宿其中。后來飛天而去,位列仙班。真人已去,天書還在,游人至此,浮躁的心靈得到凈化。
化龍山頂西南面,也就是天書峽谷的頂部入口,一片低洼平緩的開闊地帶,四面青山相擁,形成山頂?shù)拇ǖ赖貏荩郊箥弾n盡是云杉蒼松,白霎霧靄時罩時開,一幅幅縹渺的幻景,讓人感到幽靜、空曠而出神入化。澤地的水流是從小草的根部滲出來的,猶如大地的血脈一點一滴匯成涓涓流水,傳遞著山間萬物的靈性,四水歸池,形成山間湖面。早晨,一縷陽光照在湖面,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讓蔥蘢的山巒披上錦繡,當夜幕降臨時,一輪滿月落在湖中,寒光習習,一片幽靜,嫦娥玉兔的仙姿時隱時現(xiàn),天池邀月的勝景出神入化。人們把這里叫“天池”。
大自然的格外垂青,賦予天書峽古怪的奇石和清秀的山泉,讓人感悟山地文化的深邃和靈氣,尤為讓人親近的是那一泓清流,宣泄跳躍,迷曼輕柔,形成百態(tài)千姿的澗瀑溪潭,從不混濁,明凈得那樣透澈。景區(qū)有一深潭,叫“珍珠潭”,清凈的水面,猶如一面鏡子,山色云影,一覽無遺,潭水溢瀉的壩沿上,流水像萬馬奔騰,氣勢磅礴,像從天河中潑下的珍珠一樣,飛花濺玉,把她的柔美變得那樣晶瑩和靈動。
天書峽中段,四面青山陡峭,山勢迂回交錯,低洼處形成了天然的堤壩,溪水在這里放慢了流速,匯成一汪靜如明鏡的碧潭,山光云影清晰可見,天上星,云中月,朝暉晚霞一潭收。每當雨過天晴陽光灑在潭面,金光閃閃,紫煙升騰,彩翠成嵐,一方靈秀的山水,綻放出五彩繽紛的神奇,人們把這里稱為“彩云潭”。
4月-10月:8:00-16:30,其他月份不開放。
市區(qū)內(nèi)自駕從福灘河大橋—S207—天書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