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國家水利風景區(qū),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的所在地,亦是漢中市風景名勝區(qū),2002年晉升為國家水利風景區(qū)。景區(qū)既有兩漢三國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又有眾多獨特秀麗的自然風光,每年都吸引著眾多的游客前往觀光游覽。風景區(qū)山勢險峻,怪石嶙峋,翠峰林立,清代文人王晚香概括為“褒谷二十四景”,石門水庫的建成更是錦上添花,高峽平湖,碧波蕩漾,游船、快艇穿梭于17公里長的水上長廊,可盡情瀏覽湖光山色,怡人美景;仿古棧道獨具一格,凌空飛架于褒谷陡峭懸崖上成為古褒斜道的縮影;驚險刺激的高空雜技表演與石門陡峭的山勢巧妙的融為一體,吸引了眾多游人前來觀看。山間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當,水產水禽種類繁多,以大鯢、甲魚、白鷺等最為珍貴。這里是美女褒姒的故里,這里是中國棧道之鄉(xiāng)。
在歷史上,石門開通后,過往的仕官商賈、文人墨客,在飽覽勝跡之余,記事詠物,抒懷為文,鐫刻于石門內外的崖壁上,世代不絕,這樣就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石門摩崖石刻。這些石刻上自漢魏,下至明清,琳瑯滿目,儼然一座石刻寶庫,其中的精品石刻是漢代以來書和刻兩者的最高藝術結晶。特別是東漢《石門頌》、《袞雪》、北魏《石門銘》等“漢魏十三品”,是研究古代政治、軍事、交通、科技、水利、文化的重要石刻資料,在中國書法史上價值極高,日本書道界稱為“漢中石門,日本之師”。1961年,“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qū)距漢中市區(qū)18公里,可從市區(qū)乘102路、21路公交車直達景區(qū)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