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由北向南,一路直下,同瀾滄江、怒江平行并流,因此,被稱作“三江并流”。在麗江石鼓“長江第一灣”金沙江轉身向左拐一路向東,從玉龍雪山(海拔為5596米)和哈巴雪山(海拔為5396米)之間穿過,形成一條巨大的峽谷,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跳峽?;⑻鴯{在元代前稱越滅根關,元代稱雪山門關,明、清時稱虎跳澗,民國時稱虎跳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改名為虎跳峽并一直延用至今?;⑻鴯{谷天下險。這雖給航行帶來不便,但這個“險”中卻蘊藏著一種美,一種攝人心魄的壯美,吸引了國內(nèi)外游客到此尋幽探險。若從麗江大具進峽,下平臺,沿小路繞至山腳,達下虎跳。兩岸危崖壁立,在30來米寬的江面中,還屹立著四五米高的虎跳石。江水從兩邊傾瀉而下,猶如猛虎下山,風馳電掣,水花進射,山谷轟鳴,蔚為壯觀。
是虎跳的入口,奇石滿堆,千姿百態(tài),人只能在亂石中走,恍若置身于怪禽異獸群中。從這里至“虎口”嵯巖峭壁綿延,這里兩岸峭壁聳立、中間湍水淙流。
江左有仙人橋,是仿效四川棧道鑿石開成的行人道,路面崎嶇而窄,上為突出的巖石遮蓋,下臨深淵,這是鍛煉人的膽量的好去處。昔日,新嫁娘乘轎返夫家,慣例是途中不能下轎的;但到了這里,也得破例下轎步行,過了這險道再乘轎,故又名新人橋。橋下是深潭,舊名大巖,據(jù)說漁人也莫測其深度,肥美大魚捉不完,石崖上有一個石洞,叫大王洞,又名“翼王宮”,曾為當?shù)噩幟袷最I肉翼大王所居。
上虎跳是整個峽谷中最窄的一段,江面寬僅20余米。江心雄踞一塊巨石,高約13米。相傳,猛虎曾憑借這塊巨石跳到對岸,因名之虎跳石,虎跳峽也因此而得名。這塊巨石把激流一分為二,驚濤震天,水石搏擊,如猛虎狂嘯、振聾發(fā)聵;陣陣水霧噴到臉上,能感受到水的清涼和生命的活力。
這里江中礁石林立,江水在不到5公里的地段內(nèi)下跌百余米。金沙江像一條奪關劈隘的蒼龍,橫沖直撞,驚濤拍岸,濁浪滔天,形成險灘18處,是有名的“滿天星”。兩岸的巖壁如刀削斧砍,峭壁環(huán)鎖,詩人孫髯翁曾寫道:“劈開蕃城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一線中天天作塹,兩山夾斗石為門?!?/p>
金沙江在下虎跳段平緩了很多,峽谷的驚險之狀漸漸消失,少了兇險,多了清秀和空曠。視野廣闊,兩眼所見皆是良田阡陌,滾滾江流浩浩蕩蕩,恣意奔流向前而去。這里,既可領略金沙江姑娘輕歌曼舞、三回九轉的情景和沖開石門歡歌而去的快感;又可眺望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的風姿。
虎跳峽,一向以“險”而聞名天下。這里首先是山險。峽谷兩岸,高山聳峙。東有玉龍山,終年披云戴雪,銀峰插天,主峰海拔高達5596米,山腰怪石嵯峨,古藤盤結,山腳壁立,直插江底,虎嘯猿啼,狼豹出沒。
過江上山,沿中旬一側的盤山小路攀援而上,在陡峭的山坡上有一小村,名為“核桃園”,居民多以石板蓋屋。到虎跳峽的行人,常在這別具風情的山村借宿。當夜深人靜,在熊熊燃燒的火塘邊躺下休息時,江水的奔騰,勁烈的江風和松濤聲混成一片,隱隱地使人感到狂濤沖擊山峽而發(fā)出的微微顫動,好像睡在一只在波濤中航行的船上,有一種異常的新鮮感覺。
西有哈巴雪山,聳人云端,似被巨人當頭劈了一斧,留下了一道刀切“般的深谷。行人得從深谷的一面攀藤附葛,小心翼翼下到崖底,又從巖底手腳并用,爬上山頭,弄得汗流浹背,才越過直線僅數(shù)十丈的距離。
在麗江客運中心站,每天有2班車發(fā)往橋頭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