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古稱“芙蓉岡”,因地貌形似一朵盛開的芙蓉而得名。人稱“千年古鎮(zhèn)”、“皖東水鄉(xiāng)”、“狀元福地”、“革命搖籃”,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明清時最為繁榮,商貿(mào)興旺。古鎮(zhèn)人文薈萃,狀元戴蘭芬、韋門雙探花、陳門四進士都出生于此地。這里三面環(huán)水,六條老街形成“田” 字形縱橫排列,其古屋、古廟、古樓、古牌匾大都建于明清時代,還有神話傳說般的街邊井、院落井、廳堂井、房中井、廚下井等七十二眼古井,似翡翠明珠一般鑲嵌在街口巷尾。中國劇作家,電影《南征北戰(zhàn)》、《霓虹燈下的哨兵》的劇作者沈西蒙先生曾在這里激情洋溢的寫下了畢生的華章《龍崗之戀》。
而讓這座古鎮(zhèn)更負盛名的是,抗戰(zhàn)時期這里成為“革命搖籃”——“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所在地,也是全國四大“紅色水鄉(xiāng)”之一。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舊址群位于天長市龍崗古鎮(zhèn),呈明清建筑風格,是全國14 所分校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所。當年新四軍副軍長張云逸、新四軍二師師長羅炳輝曾先后兼任八分校校長。八分校共舉辦四期,歷時四年多,培養(yǎng)學員2000多人。1985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新建了3500平方米的抗大八分校紀念館和占地6000平方米的國防教育園,成為人們了解抗大歷史的一個新的窗口?,F(xiàn)已成為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宗教場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游和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市國防教育基地和省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2014年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tǒng)村落”,并被批準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