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城為縣治所在地,設官蒞事,必有常所。平遙縣衙位于衙門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東西寬131米,南北長203米,占地2.66萬平方米。建筑群主從有序,布局對稱,前朝后寢,左文右武。明成化十年《山西通志》稱:“平遙縣治在城內西南宣化坊,元至正六年建,國朝洪武三年主簿孫在明重建?!睋?jù)清光緒八年《平遙縣志》記載,縣治于明萬歷十九年、二十五年、四十七年、四十八年間,均有過大規(guī)模的增建改筑;清順治十二年及光緒五年補修添建。衙門外,左翼有觀風樓,右翼有樂樓,前有照壁.衙門內,沿中軸線自南而北有儀門3間、牌坊1座、大堂5間、宅門3間、二堂5間(明代匾額名"忠愛堂")、內宅5間、大仙樓3間。儀門外之東西廂窯(房)各7間為賦役房。大堂前東西廂各11間,為吏、戶、禮、兵、刑、工房。大堂兩旁設贊政廳、鑾駕庫各3間。宅內各層均有東西廂房。衙署東部有彰癉亭,自南而北又有釧樓、土地祠 、寅賓館、侯祠、糧廳和花園。西部有申明亭,往北有重獄、女獄、輕獄、洪善驛、督捕廳和“馬號”。
這座古縣衙的主要建筑均有楹聯(lián),如大堂楹聯(lián):“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二堂楹聯(lián)“與百姓有緣才到此地”;“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
包含在平遙古城通票內,通票包含22個景點,130元/人。
平遙縣衙開放時間:08:00~19:30(春夏);08:00~18:00(秋冬)。
平遙縣衙升堂表演時間:
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11:30;下午:3:30。
周六、日、節(jié)假日下午增加一場,時間為16:30。
公交:乘坐平遙102路、平遙108路北線至大南門站下車步行可達。
自從平遙(包括此前之平陶)成為縣治以后,平遙就有了它的政權機構縣衙署了。早期的平遙縣衙舊址都被歷史的塵埃湮沒了,已無處覓蹤?,F(xiàn)存于縣城西南隅的縣衙署為明清時期的衙署。據(jù)明成化十一年(1475)《山西通志》載,這座衙署初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明洪武三年(1370)由當時署理平遙縣事的主簿孫在明主持重建,已六百余年了。
平遙縣衙創(chuàng)建已久,但由于歷史原因,早期的建制已蕩然無存了。據(jù)《平遙縣志》記載,元大德七年(1303年)八月六日夜,縣境發(fā)生大地震,人員傷亡’7000余名,房屋倒塌20000余間,縣衙建筑亦倒塌殆盡。
明萬歷十九年(1591年),知縣何其智將三間大門改修為磚砌門洞,于門洞上增修譙樓三問,并在縣衙內東側新修寅賓館三間。
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知縣周之度在縣衙大門外東側增修觀風樓一座。
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知縣楊廷謨對縣衙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繕。重修大門為三間,修儀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新修土地祠三間,修筑木結構牌樓觀政亭一座,重修大堂五間,其中東梢間為錢糧庫,西梢間為武備庫,公堂東西耳房各三間,東為贊政亭,西為鑾駕庫,新修吏、戶、禮、兵、刑、工六房22問,大堂后修內宅,東設縣丞宅,西有典史宅,在兵、刑、工房后修有公廨房,以北修縣倉。至此,平遙縣衙在明清兩代的格局已基本定型。
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將牢獄圍墻改為磚石結構,在儀門外,大門里修磚窯14間,名日“賦役房”,以便里老收糧。衙門外東側新修彰癉亭、陰陽學、醫(yī)學,西側添修申明亭。衙署對面路西修筑管支馬戶,轎夫房,總補司房共9間。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知縣汪麗日在衙署內東側增修鐘樓一座。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縣署內東側空地又修建侯廟,包括正殿、前殿各三間,戲臺一座。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維修縣署內東側的關帝、觀音、火神祠,將原址的三問正殿擴修至五間,祠西側增修壯班正班房三間。
清嘉慶六年(1801年),在壯班房前增修影壁一座,在關帝、觀音、火神祠前重修樂樓三間。
清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關帝、觀音、火神祠內院東西配房,外院增修壯班西班房三問,廚房一間。
清光緒五年(1879年),知縣恩端整修縣衙東花廳。
清光緒七年(1881年),知縣錫良整修二堂、耳房及東西門子房,同時整修宅門東西耳房及花廳院南房、東房,其余各處有毀壞者都予以修葺。有清一代的縣衙修繕建制至此結束。
民國元年(1912年),平遙縣衙改稱縣公署,知縣改稱縣知事,至民國37年(1948年)下屬組織機構多次更迭,古建筑長期失修。
1949年,平遙縣衙成為平遙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之后多數(shù)舊建筑被拆除,改建。
1996年修復衙門、大堂,以及申明亭。
1998年底,在縣衙辦公的13個單位全部搬遷,由縣文物局牽頭對縣衙實施全面修復規(guī)劃。
2000年上半年,衙署中線和東線建筑群基本復原,平遙縣衙博物館,也正式對外開放。
與我們常見的博物館有所不同,平遙縣衙博物館是以建筑格局的存在形式來演示歷史和文化的特征。
要進衙署,需先通過衙署大門,門是登堂入室的必經之所,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建筑都少不了門,城有城門,宮有宮門,家有家門,廟有廟門,縣衙作為一級行政機構,在封建社會實際上同時也是司法機構,如此重權在握之地,門是必不可少的,縣衙又叫衙門,可見“門”對縣衙的重要性,正因為它如此重要,所以衙門難進,俗話說“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由此可見,要進衙門,得有經濟做保障。衙門東側置一大鼓,為“登聞鼓”,俗稱“喊冤大鼓”,是供百姓申訴冤屈的,知縣聽到鼓聲立即傳喚擊鼓人,上堂受理,如案情重大,知縣立即升堂審問,若事情細微,即行刑訊,以肅法堂,可見,當時擊鼓鳴冤也是要擔風險的。那么請看大門外的對聯(lián):
莫尋仇莫負氣莫聽教唆到此地費心費力費錢就勝人終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世做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難欺天
這副對聯(lián)告訴百姓要體諒知縣的為官不易,無事莫登三寶殿,也警告百姓進這門要慎之又慎,一個不留神,賠了夫人又折兵,吃虧的是自己,所以,衙門還是少進為妙。
在衙門對面有一道磚砌照壁,是根據(jù)漢族道教習俗修建的,主要用于避邪。照壁北面繪一巨形怪獸----“犭貪”,形似麒麟,四體生火,周圍是寶,但它生性貪婪,不知滿足,大張血口,欲吞日月,吞日不成,葬身懸崖大海之中。這畫是告誡知縣當引以為誡,不要貪贓枉法。
進入大堂,可看到正中屏風繪有山水朝陽圖(又叫海水朝日圖),屏前高出地面一尺的地方稱作“臺”,臺上四根柱子圍成的空間,叫“官閣”,也叫“暖閣”,“暖閣”是知縣發(fā)號施令的法堂,因大堂四面通風,冬天在此工作肯定寒冷,故在案下放一火爐,用以取暖。公案上的令簽有兩種顏色,一種是黑色,一種是紅色,黑色用于較輕的刑罰,如打板子,而紅色一般不動用,只有在判處死刑的時候才使用,不過,知縣沒有判決權的,只有執(zhí)行權,當時,只有皇帝一個人有判決死刑的權利。暖閣頂篷上繪有三十六仙鶴朝日圖,據(jù)說三十六仙鶴代表秦滅六國分為三十六郡,太陽象征著皇權,后引申為:皇權統(tǒng)一,四海為一。
在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地位不平等,原告和被告進入大堂必須下跪于堂前東西兩塊跪石上,原告在東,被告在西,由于東尊西卑的緣故,古代案件在審理之前,被告的地位是低于原告的,無形之中,部分肯定了被告有罪的事實。
暖閣前列有縣令儀仗又叫“執(zhí)事”,即桐棍,皮塑,肅靜牌和刑具,如水火棍、執(zhí)杖、老虎凳、拶子等。大堂內東西兩側則分別是錢糧庫和武備庫。
到二堂之前,首先看到“宅門”,宅門是通往內宅的咽喉之地,旁邊設有“門子房”,相當于的保衛(wèi)科。有人想見知縣首先得通過門子,人們圖方便,給門子好處,行賄賂,塞紅包,這就是現(xiàn)代人所講的“走門子”的歷史淵源。
穿過宅門,還有一道屏門,由四扇轉門組成。跟儀門一樣,只有在有重大活動時才開,平時用于擋隔人們視線,屏門原先繪有秦瓊(秦叔寶)、尉遲恭,二尊門神像以鎮(zhèn)宅避邪。
穿過屏門,便可見二堂,二堂外懸一聯(lián),曰:
與百姓有緣才來到此,
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
其意不言自明,值得注意的是下聯(lián)“愧”字少了一點,而“民”字多了一點,意即對百姓要少一點愧疚,這種巧妙的寓意法則是中國文字所特有的。
二堂是保存下來的明萬歷十九年的建筑。這個二堂就是原來的政府辦公室。正中屏風繪有“松鶴延年圖”,比大堂的“山水朝陽圖”,多了幾分生活氣息,公案上的令簽也只有黑色令簽,沒有紅色令簽,說明在這兒是不能判死刑的。
屏風上方懸有匾額“思補堂”,原稱“退思堂”,均為退思補過之意。
二堂東西兩側分別是“簡房”和“招房”,“簡房”掌握知縣的信件、名片、貼子,屬禮房的下設機構,而“招房”屬刑房的下設機構,主要事務是勘驗、票務、檔案等。
過了二堂,就到了知縣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內宅。東西廂房為客房。內宅也叫“勤慎堂。進入里邊,可看到中間是客廳,當時的秘密案件、不公開的案件在這兒審,所以老百姓稱這兒也是“三堂”。東梢間是臥室,西梢間是書房。
大仙樓是縣衙中軸線上的最后一進院落,始建年代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縣衙中保存下來唯一的元代建筑。樓下正房是典型的北方建筑--窯洞,冬暖夏涼,是知縣吃飯的餐廳。窯洞中間是宴請上司的地方,東梢間是供知縣喝茶的,西梢間是吃飯的地方,西梢間墻上是知縣的菜譜。
大仙樓上供奉著守印大仙,就是狐仙,狐仙雖然不屬于正道,但它生性好大喜功,喜歡被人奉承,并且他的道行比妖摩魔鬼怪高一籌,歷任知縣為求得仕途平安,就將它供奉起來,請它保護官印了。俗話說“官憑印,虎憑山”,保住了官印,也就等于保住了官。
大仙樓的東廂房原為廚房,西廂房為炊管人員居住的地方。
在平遙古城的古縣衙大堂前,游客每天都會看到這樣的表演,一位“縣令”操著抑揚頓挫的北方音腔升堂斷案,“和諧社會”、“雙規(guī)”等現(xiàn)代熱詞不時“穿越”到表演現(xiàn)場,引得圍觀群眾哄然大笑。那干練睿智的斷案技巧、抽絲剝繭式的縝密推理,令人為之擊節(jié)嘆服。盡管這樣的情景時常變換,但清政為民、懲惡揚善卻是每場表演不變的主題??h太爺升堂表演已成為當?shù)睾霌P廉政文化、開展廉政教育的有效形式。
“一座古縣衙,半部官文化”,平遙縣衙作為國內現(xiàn)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同樣稱奇的是,據(jù)考證,清代在晉商昌達興盛的百余年間沒有出現(xiàn)過一任貪官,當?shù)胤笔⒌纳虡I(yè)文明孕育了特有的官場文化。邁入這座滄桑古衙,從大堂聯(lián)“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到二堂匾額“天理國法人情”,再到糧廳聯(lián)“萬事莫苛求只要大家共守此法;一心惟清白期與斯民相見以天”,隨處可見的楹聯(lián)匾額以獨特的視角詮釋了當時執(zhí)政者對官吏的道德操守要求和為官者的自勉,蘊含著樸素的民本思想,貫穿著清官情結。作為古代基層政權的活標本,縣衙中的一些建筑飾物上的廉政典故,譬如“公生明、廉生威”官箴,“異地任職”回避制度,“申明亭”、“癉彰廳”調解民訟和教化民風的功能,清代雍正時期的“養(yǎng)廉銀”制度等無不折射出一個時期廉政文化的特有魅力,極具積極的鏡鑒價值。在任期間以“五不”(不題詞,不受禮,不吃請,不剪彩,不批條子)著稱的朱镕基總理2002年4月駐足古縣衙“破例”題詞,對平遙縣衙所蘊含厚重的廉政文化大加褒獎。
立足縣衙年接待游客逾百萬人次的現(xiàn)狀,平遙縣2009年將其辟為全縣黨員領導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古文化傳播基地,組織整理編寫了解說詞和《解讀平遙古縣衙的廉政文化》宣傳手冊,錘煉提升了升堂表演節(jié)目廉政文化品位;在全縣導游中舉辦了解說員評比活動,使每名導游都熟知縣衙廉政文化,宣講縣衙廉政文化,讓每位游客在駐足領略古縣衙濃厚的吏治文化的同時,感受一次廉政古文化之旅。基地建成以來,除新提拔的黨員領導干部要到縣衙接受一次生動的廉政教育外,還組織近千名公職人員利用“七一”等節(jié)假日到縣衙參加廉政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身臨其境聽取解說員講廉,親民堂前進行集體宣廉,事后撰寫心得體會表廉等,有效培養(yǎng)了機關干部愛崗敬業(yè),勤政廉政的品行操守,有力推動了廉政平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