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糧山景區(qū)位于高平市米山鎮(zhèn),北倚七佛山,東接定林寺,南臨曲坪線,西望高速路,距市區(qū)1公里。長平之戰(zhàn)時,這里曾是趙軍的指揮中心、了望臺、糧倉等所在地。趙將廉頗在此駐扎兩年之久,演繹了以沙代糧、蒙騙秦軍的歷史故事。為了紀(jì)念廉頗老將,當(dāng)?shù)厝罕娪诿鞒尉改觊g修建了廉頗廟,后廟宇毀于歷代戰(zhàn)火?!按蠹Z積雪”為高平八大景之一,聞名遐邇。
山頂有古寺院,通道360級臺階。峰奇壑幽,景色秀麗。 此山原名摩天嶺。歷史上的長平之戰(zhàn),這里曾是趙軍的指揮中心、了望臺、糧倉所在地,大糧山故名。趙將廉頗在此駐扎兩年之
久,演繹了以沙代糧、積米成山的歷史故事。為了紀(jì)念廉頗老將,當(dāng)?shù)厝罕娪诿鞒尉改觊g修建了廉頗廟,后廟宇毀于歷代戰(zhàn)火。
“大糧積雪”為高平八大景之一,聞名遐邇。
為啥要在高山屯糧呢?
為抗擊秦軍,廉頗曾在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嶺駐守重兵,挖溝筑墻,屢次挫敗進犯之?dāng)?。有一天,廉頗到大糧山上察看地形,發(fā)現(xiàn)此山西部半腰,地勢十分平緩,而東邊山坡下,到處是成片黃砂。望著這狀如米粒的細砂,聯(lián)想到眼前缺糧,怕秦軍知道,廉頗忽然生出一條妙計。于是他便命人在西山坡上用蘆席和牛皮,修起大片大片的糧倉。糧倉修成后,他不僅把兵將的食用糧,拉入倉內(nèi)。還將東山坡下的黃砂,也住倉庫里裝。這樣一來,大糧山可就熱鬧起來了。每天有浩浩蕩蕩的車輛往山上運糧,也有不少馬車往各處運糧。真真假假,難以辨別。兵卒們不解地問他,廉頗風(fēng)趣地說:“兵不厭詐么!別看你們運砂的人辛苦些,它比沖鋒陷陣的作用并不小啊!”
果然不出所料,駐守在西山的秦軍望見大糧山上大片的糧倉,又見趙軍運糧的人馬不斷頭,大為震驚!俗話說,軍中有糧,人心不慌。這一下不僅表示趙軍糧食充足,有長期堅守打算,也給缺糧的秦軍,造成一種威壓。
秦帥不信,派人暗地打探,有的暗探從糧倉門前走過,卻沒看出破綻,致使秦軍人心惶惶,軍無斗志。直到趙括兵敗,白起派人來搬糧食,才發(fā)現(xiàn)全是一倉倉黃砂。連白起也佩服廉頗計策的高妙。后來人們便把此山名為大糧山,把摩天嶺改營防嶺。嶺上尚有“廉頗屯”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