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鐃山原名大歷山,又名太弋山,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和三明市建寧縣兩縣境內(nèi),海拔1858米,在我國東南僅次于臺灣玉山和武夷山主峰黃崗山(2158米)、香爐山(1930米),素有“秀起東南第一巔”之美稱。因閩越王無諸校獵于此,遺失金鈸一面而得此美名。
金鐃山綿亙300余里,共有84峰,峰峰險峻,主峰白石頂把山分為東西二麓,東麓多為懸崖絕壁,西麓多為奇峰峻嶺,有“八閩第一峰”之稱,海拔1858米。
金鐃山以“奇、絕、秀、幽”著稱。白石頂上看日出乃一大奇觀。東方漸露魚肚時,一輪紅日噴薄而出,由桃紅、桔紅頃刻變成火紅,躍出地平線,放射萬道光茫,整個大地頓時沐浴在一片金華之中,洋洋大觀,令人陶醉。
觀云海秀色,千頃云浪在腳下涌動,如萬馬奔騰,蚊龍嬉戲,碧紗披垂,瞬息多變,使人恍若置身于瓊樓仙境。
幽深之處在金鐃山南端的石燕巖、仙人池和白云峰。
石燕巖嶙峋險峻、峭壁挺立、巖洞敞然,洞壁保存著清乾隆年代的摩崖石刻。
而仙人池是山頂上天然形成的橢圓形平底石池,瑩瑩玉液,終年不涸。白云峰秀色則更令人傾倒,只見峰巖嗟峨,懸崖欲墜,造型各異,萬態(tài)畢陳。這三大景點構(gòu)成了山、水、巖。洞齊備的大景觀。探勝尋幽者絡(luò)繹不絕。
大際面瀑布俗稱雄瀑,落差五十多米,同樣從公路下山十分鐘到達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峰巒疊嶂、林木蒼翠、空氣清新,水源豐富。青山綠水,渾然一體。景區(qū)內(nèi)到處是古樹名木,珍禽走獸。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花艷冶如笑,夏綠蒼翠如滴,秋霜明凈如洗,冬雪慘淡如睡。大際面瀑布雨季水足,聲震數(shù)里,濺起飛沫如煙如霧,飄至百米以外,望瀑布似銀河瀉落,故有“星漢流珠落九天”之句。
千層崖瀑布俗稱雌瀑,也叫七仙崖瀑布。這是金鐃山一大絕景——雌雄雙瀑之一,白色的瀑布從四十多米高的懸崖上直瀉而下,遠遠看去,飄然而下,紡織出千丈白練,纖柔輕盈,婉約動人。瀑布舒展于天地之間,搭在幾百米高的斷崖上,從天而降,使人如入仙境。
瀑布下的潭水不深,清爽之極。即使是炎炎夏日,倘若靠近潭邊,陣陣涼風(fēng)緩緩襲來。而潭水極寒,就像是來到了空調(diào)房,是絕佳的避暑納涼之所。
4平方公里的高山原生種群杜鵑花群落是福建省唯一的一處。這里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有山花浪漫,夏有林木蒼翠,秋有冰凌霧松,冬有白雪皚皚,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個天然的大氧倉。
千年古剎報國寺,又稱金饒寺,位于金饒山半山腰,建于梁龍德年間(公元921年)。該寺院為建寧縣最大的寺院,是佛教界被稱為“彌勒應(yīng)世、玄奘再生”的慈航大法師之故里?,F(xiàn)寺內(nèi)主體建筑分三個層次,由山門、牌樓進入依次為天王殿、天井、大雄寶殿、法堂,兩旁為附屬建筑、左邊為地藏殿、客廳等,右邊觀音殿、客廳、藏經(jīng)樓等,并建有居士林、游客中心及高達9.8米的滴水觀音。
金鐃山隧道是一個穿山而過人工奇跡,隧道不但縮短了游客的登山路程,也為金鐃山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雖然閩王的金鐃閃光已經(jīng)不見,但卻有索道、隧道、步道和棧道上的一串串電燈光,在夜色朦朧中與天上的月光、星光交映生輝。
仙人池位于白石頂?shù)囊粋?cè),是天然形成橢園形的開底石池。奇特的是不管嚴寒還是酷暑,池里的水從來不會干涸,傳說是天上仙女到此洗澡而留下的仙水。俗話有說,山高水更高,這句話在白石頂?shù)玫搅撕芎玫尿炞C,也正是金鐃山的奇特景觀之一。
金鐃山頂空氣清新,順著山脊而上的臺階,一步步向主峰白石頂靠近。白石頂是一塊巨大的巖石,仿佛天外來客,就那么擺在高山之巔。在那光滑的巖壁上,硬是靠人力,搭建起一條上下懸空的棧道。向上看,是無處可攀爬的絕壁,向下看,是深不見底的峽谷,遠望去,是一個個小山包,果真是“一覽眾山小”。
金鐃山有一大特色,就是各個山頭上都有許多石蛋蛋,有像海龜殼的,有像海龜?shù)暗模邢聆L魚或其他海里的動物的。這些石蛋蛋證明了在數(shù)萬年甚至數(shù)十萬年前,金鐃山還處在海水覆蓋的位置,如今,卻是上升到福建省數(shù)一數(shù)二的最高峰的位置了。真是滄海桑田,人間巨變。石蛋群,真正的名副其實。不知哪來那么多的石頭,既然石頭上有傳說的仙人池,也許就是仙人帶到此地。石頭多圓少方,小的可以就座,大的能遮雨擋風(fēng)。排列組合不同,景觀也不同,磐石穩(wěn)如泰山,疊羅漢式的狀如壘卵,單個的孤傲不群,成群的如竊竊私語,不一而足。有一巨石,中間似被劈開,裂縫不大,卻一分為二,遠觀好似一艘江南的烏蓬船。與石蛋群相間的,卻是鑲嵌著的蔟蔟映山紅,迎風(fēng)搖曳之處,好處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白石頂是金鐃山的頂峰,站在這里可以看到周邊閩贛9個縣的地界。唐代大詩人杜甫說過: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這里看周圍的群山,就像大海中的波濤一浪一浪起伏不平,一個個綠色的山峰連綿不絕。泰寧的金湖,像一面鏡子,閃發(fā)著亮光,映著天光云影,美妙的風(fēng)光盡收眼底。如果是秋高云淡時節(jié),站在白石頂上觀景,輕風(fēng)吹拂,陽光明媚,會使人精神倍增,感到心曠神怡。
金鐃山建筑群建于明代,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龍王廟、五谷廟、土地廟三處建筑組成,均坐北朝南,總占地面積347.8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3.32平方米。
龍王廟:依鷹嘴巖巨石而建,單坡頂,前墻塊石砌筑,供奉龍王。
五谷廟:由院埕、廟宇組成,建筑墻體、屋面、石龕的構(gòu)件均為石質(zhì),供奉五谷神。
土地廟:墻體、屋面的構(gòu)件亦為石質(zhì),內(nèi)設(shè)有石刻牌位,供奉土地公。為當(dāng)?shù)匕傩掌砬箫L(fēng)調(diào)雨順、祈福、祭祀的重要場所。
通票價格:180元/人(包含往返纜車80元+景交車40元+景區(qū)門票60元)
優(yōu)惠政策:
兒童:兒童1.2米(不含)以下,免費;1.2米(含)-1.4米(不含),90元
老人:70歲(含)以上的老人持老年證,120元;60歲(含)-69歲(含)之間的老人憑身份證,150
軍人:持現(xiàn)役軍官證,120元
記者:持本人記者證,120元
殘疾人:帶本人身份證原件購票,120元
醫(yī)護人員:2021年全年醫(yī)護人員及家屬免景區(qū)門票60元,帶本人身份證原件購票,120元
夏令時(5月1日-10月8日):08:00-14:30(停止售票14:30,最晚入園14:30)
冬令時(10月9日-次年4月30日):08:00-13:30(停止售票13:30,最晚入園13:30)
溫馨提示:景區(qū)實行實名制購票,請帶本人身份證原件。每個月的最后一個星期的星期一為索道檢修日,當(dāng)日閉園不接待游客。
乘車路線
可在建寧縣城的城關(guān)工商所或移動門口坐車到高峰村,然后沿高峰古道徒步走上去;也可到閩江源旅行社(縣派出所邊)買票坐旅行社的車。當(dāng)?shù)赜胁簧倥芫皡^(qū)的出租車,講好價錢包車去更方便。
自駕路線
浦建高速公路朝建寧/三明方向行駛,沿Y012過增家?guī)X后即到。
金鐃山索道于2009年開通,從海拔1200米的坪崗上開始,沿著起伏的山嶺向海拔1650米高的寶峰山與白石頂中段延伸,垂直落差450米。從索道上山,可以節(jié)省以往兩小時的登山行程,又可在纜車里欣賞四野的美麗風(fēng)光。如果遇上霧海茫茫的天氣,坐在纜車里上山,別有一番情趣。
金鐃山的高山輕軌小火車軌道全長1.6公里,車長20米,寬1.5米,高1.8米,設(shè)計時速12公里/小時,是除臺灣阿里山之外國內(nèi)唯一的高山觀光小火車。它集代步和觀光的功能為一身,造型美觀大方,既是運客的游覽工具,又自成一景,非常受歡迎。
金鐃山滑雪場位于海拔1600米萬畝草場處,是福建全省首個高山滑雪場,占地約2萬平方米。雪場配有高山小火車、8公里旅游步道、52幢各式各樣的帳篷賓館、5000平方米的停車場等。
凌空棧道懸掛在百丈深淵的石崖中間,頭上是刀斧劈開一般的懸崖峭壁,腳下是深不可測的百丈深淵。輕紗般的云霧在游客腳下漂浮,使人像凌空飛舞一樣,飄飄欲仙。
平步青云步道又稱龍脊步道,是金鐃山“四道”中最長的一條,全長5公里。步道沿著金鐃山主峰山脈上行,像一條巨龍游移于綠色的山脈之間,步移景換,非常壯觀。
金鐃山地處中亞熱帶,隸屬武夷山脈,境內(nèi)群山重疊,主峰白石頂海拔1858米,群峰形成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擋或削弱北方冷空氣的入侵,具有降水量多,濕度大,霧日長,垂直變化顯著等氣候特點。四季氣溫較均勻、溫和濕潤,年均溫17.6℃,平均降水量1864毫米。一般說來,游金鐃山春夏秋季都宜,冬季雪景蒼茫,自然風(fēng)光秀美,而夏季氣候涼爽,天氣常萬里晴空,是萬物生長最為茂盛、自然風(fēng)光最具特色之時。金鐃山景區(qū)境內(nèi)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棲息地和珍貴物種的基因庫,森林覆蓋率達95%,這里朝暉夕陽,氣象萬千,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有山花浪漫,夏有林木蒼翠,秋有冰凌霧松,冬有白雪皚皚。
金鐃山為花崗巖石蛋地貌,其26億年前即為陸地,是福建省較為古老的陸地之一,為閩地之母。
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的金鐃山,是武夷山脈中亞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棲息地和珍貴的物種基因庫,森林覆蓋率達95%,是福建“母親河”千里閩江正源頭。
金鐃山有武夷山脈中段特有的七大植被群系,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號稱植物基因庫。負氧離子含量達50000個/立方厘米,是個天然的大氧倉。
千年古剎報國寺位于金鐃山半山腰,又稱金鐃寺。始建于后梁龍德元年(公元921年)。寺基面積1368平方米。寺院外有護寺轉(zhuǎn)墻,內(nèi)有大廳、正廳、禪房、地藏樓、觀間樓,共13廳64間。大廳為天王殿,正廳為大雄寶殿,皆畫棟雕梁,四面壁畫。
報國寺初建時有八景:白蓮池、紅芍圃、虎溪橋、蟾窟井、龍鱗松、鐵線梅、翠澗、白玉峰。白玉峰山梁瘠地,綠草如茵,巨石如林,有的屹立山頂直指天際;有的橫臥懸崖,險如欲墜;有的三五成群,堆疊如山;有的相峙而立,互比高低。饅頭石、墊腰石、棋盤石、仙人石、蛤蟆石、龜石,千姿百態(tài),各顯其形。登上白石頂極目遠眺,山城披薄霧,濉水向東流,湖光山色盡收眼底。1984年山崩,泥石流沖塌正廳,政府撥款和團體民眾捐款修葺。1987年1月,美國紐約福壽寺主持方丈、北美佛教會會長釋廣賢捐款1萬元人民幣修繕報國寺佛像。
自古以來,山因古寺而添色,寺因名山而增輝。金鐃山因有報國寺而增加了不少人文價值和歷史的厚重感,尤其是增添了金鐃山的禪宗意境,從而使金鐃山多了幾分誘人和神秘。
據(jù)說,閩越王無諸及越王勾踐的第十三代曾孫,晚年很愛圍山打獵,有一次來到建寧的太弋山白石頂打鹿,遺失他的金鐃一面,落在了金鐃山上,每到夜晚的時候,金鐃就會發(fā)出光芒,當(dāng)?shù)氐木用駬斓胶笥X得是個吉祥的物品,就把這座山改名為金鐃山。
閩越國在無諸的治理下,國家太平,經(jīng)濟繁榮。據(jù)說,閩越王無諸每年都要到太弋山(即金鐃山)校獵,狩獵的同時,他還巡視地方吏治,了解當(dāng)?shù)孛袂?,幫助太弋山百姓興修水利,發(fā)展生產(chǎn),使當(dāng)?shù)匕傩者^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無諸校獵,為金鐃山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有閩王橋、試劍石、貴妃池、分封臺、金鐃佛光等。一些傳說故事如無諸祈雨仍在坊間流傳。相傳,有一年閩越王無諸校獵到太弋山(金鐃山),適逢百年一遇的大旱,只見河道干涸,莊稼枯萎,百姓祈雨,久無甘霖。無諸深感百姓疾苦,于是也加入祈雨??墒沁B求三日,滴雨未見,無諸焦急,拔出寶劍刺向左臂。閩越王的血流入祭器,驚動了老龍王,一查原來是九龍治水,龍多不管事。大怒的老龍王趕緊親自來到太弋山為周圍百姓呼風(fēng)喚雨,降下甘霖。此后,太弋山方圓幾百里一直都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物阜民安。后來當(dāng)?shù)匕傩諡榱烁兄x閩越王無諸和老龍王,于是在太弋山一側(cè)的巖壁下建了一座龍王廟,并在廟門上刻下對聯(lián):虎為聽經(jīng)常拜佛,龍來歸缽恰朝王。直到今天,龍王廟依然香火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