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章(拼音:chū kǒu chéng zhā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先秦《詩經(jīng)·小雅·都人士》。
出口成章(章:文章)指話說出口來就能成為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連動式結(jié)構(gòu),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狀語。
先秦《詩經(jīng)·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成章?!?/p>
后世據(jù)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出口成章”。
《詩經(jīng)》收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在先秦稱為《詩》,或者取詩的數(shù)目整數(shù)稱為《詩三百》。原本只是一本詩集,從漢代起,儒家學(xué)者將其當(dāng)作經(jīng)典,尊稱作《詩經(jīng)》,列為“五經(jīng)”的首位。
《詩經(jīng)》中的詩當(dāng)初都是配樂的歌詞,按當(dāng)初所配樂曲的性質(zhì),分成風(fēng)、雅、頌三類?!缎⊙拧ざ既耸俊肥且皇赘袀x亂之作,也可以說是一首懷舊詩。西周末年,戰(zhàn)亂不斷,人民生活窮困潦倒。在這種境遇下,人們回憶起曾經(jīng)的繁華生活,不禁感慨萬千、愁緒滿懷。
全詩共五章,每章六句,在平淡的敘述中寄寓著濃烈的感情內(nèi)容。其中第一章是這樣的:“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于周,萬民所望。”意思是說:那些京都的人們,身穿黃色的狐皮袍子。他們的容貌不曾改變,談吐風(fēng)雅。他們的行為遵循著西周的禮數(shù),這正是萬民所希望看到的呀。
第一章開頭便以“彼都人士”好像是稱呼,又好像是敘述的句子對讀者直陳,同時指明了時間、地點、人物。不過一個“彼”字,便滲透了詩人對物換星移的慨嘆。“狐裘黃黃”為服飾艷麗,“其容不改”為容貌從容,“出言有章”為談吐優(yōu)雅,不管哪個方面都極盡雍容典雅,合乎禮儀。那時的京都人士是多么儀表堂堂,使人敬仰,和今天真是有非常大的差別。“行歸于周,萬民所望”,是說人們希望重新回到往昔的周都,也更加向往民生安定、禮儀復(fù)歸以及時代昌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話其實和寫文章一樣,只有肚子里裝滿墨水,才能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得心應(yīng)手。出口成章需要腹有詩書,要多讀書,也要有閱歷,兩者結(jié)合再經(jīng)過自身消化、思考、“創(chuàng)作”,文章便自然而然“言由心生”。
“出口成章”指話說出口來就能成為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連動式結(jié)構(gòu),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狀語。
西漢·司馬遷《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一云滑稽,酒器,可轉(zhuǎn)注吐酒不已。以言俳優(yōu)之人出口成章,詞不窮竭,如滑稽之吐酒不已也?!?/p>
元·馬致遠(yuǎn)《青衫淚》:“妾愛他,愛他那走筆題詩,出口成章?!?/p>
明·無心子《金雀記》:“真是個狀元之才,出口成章?!?/p>
老舍《散文重要》:“我想會有那么一天,我們的文化普遍提高,人人都能出口成章,把口中說的寫下來就是好散文。”
曹植出口成章七步成詩
漢獻(xiàn)帝延康元年(220),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繼任丞相,廢獻(xiàn)帝自立為帝(即魏文帝)。
曹丕稱帝后,借口曹植在父喪期間禮儀不當(dāng),將他拿下問罪。曹植所犯的罪很重,當(dāng)時他要被處死。在審問的時候,曹丕指責(zé)他依仗自己有才學(xué),故意蔑視禮法,接著說:“父親在世時,常夸你的詩文,我一直懷疑有人為你代筆。今天限你七步成詩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問你死罪!”
曹植點點頭,說:“請皇上賜題?!?/p>
曹丕說:“那就以兄弟為題,但不許出現(xiàn)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忖,便邁開腳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意是:“要煮豆子做豆豉,抱來豆梗當(dāng)柴燒。豆梗在鍋下呼呼燃燒,豆子在鍋里被煮得又哭又叫,你我本是一條根上生出來的,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
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丕聽了,羞愧難當(dāng),免去了他的死罪,將他貶為安鄉(xiāng)侯。曹植七步成詩的事很快傳開,人們也因此而稱贊他有“七步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