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主角是一對可愛的小丑魚(Clownfish)父子。父親瑪林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在一場意外中妻子珊珊和大部分孩子都被鯊魚吃掉,只剩下唯一的兒子尼莫。他們一直在澳洲外海大堡礁中過著安定而"幸福"的平靜生活。但在那巨大的打擊后魚爸爸瑪林一直謹小慎微,行事縮手縮腳,雖然已經(jīng)身為人父,卻絲毫不會影響它成為遠近聞名的膽小鬼。也正因為這一點,兒子尼莫常常與瑪林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有那么一點瞧不起自己的父親。直到有一天,在父親瑪林的不信任眼神中,游向了停在海上的游輪底部。正當尼莫回返時,卻被潛水員捉住了。并將它帶到了澳洲悉尼灣內(nèi)的一家牙醫(yī)診所。
在大堡礁的海底,心愛的兒子突然生死未卜的消息,對于魚爸爸瑪林來說卻無異于晴天霹靂。盡管膽小怕事,如今為了救回心愛的孩子,瑪林也就只有豁出去了。它決心跟上澳洲洋流,踏上尋找自己兒子的漫漫征程。
雖說是已下定決心,但這并不代表瑪林可以在一夜之間拋棄自己怯懦的性格。途中與大白鯊布魯斯的幾次驚險追逐,很快便令它萌生退意,險些使父子重聚的希望化為泡影。但幸運的是,瑪林遇到了來自撒馬力亞(Samaritan)的藍唐王魚(Regal Blue Tang)多莉(Dory)。多莉是一只熱心助人、胸懷寬廣的大魚。雖然嚴重的健忘癥常常搞得瑪林哭笑不得,但是有多莉在身邊做伴,卻也漸漸令瑪林明白了如何用勇氣與愛戰(zhàn)勝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也懂得了一生中有一些事情的確是值得自己去冒險去努力的道理。
就這樣,兩條魚在遼闊的太平洋上的冒險使它們交到了形形色色的朋友,也遭遇了各式各樣的危機。而魚爸爸瑪林也終于克服萬難,與兒子團聚并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過去那個讓自己兒子都瞧不起的膽小鬼瑪林,經(jīng)過這次的考驗后成為兒子眼中真正的英雄!一場親情團聚的大戲,就此在充滿淚水的眼睛中落下了帷幕。
幕后
【CG王者皮克斯公司五度出馬】
皮克斯(Pixar)公司是由電子業(yè)界中的傳奇人物,蘋果電腦的創(chuàng)辦人斯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一手創(chuàng)建的著名CG動畫制作公司。5月底上映的《海底總動員》便是迪斯尼與皮克斯像素動畫工作室繼《玩具總動員》1、2集、《蟲蟲危機》和《怪物公司》之后,合作推出的第5部影片。
2001年底,皮克斯與迪斯尼合作的第4部動畫《怪物公司》一上映便取得驚人的好成績,不但以6350萬美元的數(shù)字改寫了歷年11月的票房最高紀錄,成為史上首映票房排名第六的電影,同時也刷新了由《玩具總動員2》所保持的動畫電影首周票房紀錄。細細算來,從《玩具總動員》到《怪物公司》,皮克斯至少為迪斯尼創(chuàng)造了近20億美元的商機,成為好萊塢CG業(yè)界的標桿。
早在2000年《怪物公司》尚未完成后期制作時,皮克斯便已開始籌劃《海底總動員》的拍攝,在未來即將推出的與迪斯尼合作的3部動畫片名單上,打頭陣的就是2003年5月底上映的《海底總動員》。以皮克斯的設(shè)計實力,加上迪斯尼強大的商業(yè)運作能力,《海底總動員》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今年最受矚目的年度超級熱門動畫片。
縱觀以往的作品,眼下的皮克斯不僅僅在CG動畫方面因采用物理仿真技術(shù)已經(jīng)遠遠領(lǐng)先市場上其他對手,更閃亮的是,它已經(jīng)超越了以往CG動畫“以技術(shù)掛帥”的原始階段,回歸到以內(nèi)容題材的升華和劇情的內(nèi)在意義為核心的動畫制作模式。這種將充滿想象力宛如天馬行空的電腦CG與傳統(tǒng)的人性理念相結(jié)合的制作方式,才是皮克斯足以稱雄好萊塢成為CG王者的關(guān)鍵。這與前兩年《最終幻想》一類的“口號式CG”作法已經(jīng)大相徑庭。這樣的追求,自然令人對《海底總動員》充滿期待。
【導演作保決戰(zhàn)暑期票房】
《海底總動員》這個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是由皮克斯公司的核心人物安德魯·斯坦頓擔任編劇和導演。方才提到過的4部皮克斯出品的動畫,全部都是由安德魯·斯坦頓完成編劇工作的。此外,他還是《蟲蟲危機》的導演,《怪物公司》的制片,甚至在《玩具總動員2》中參加過配音工作,可以說是皮克斯的創(chuàng)作靈魂。在他領(lǐng)導下拍出的作品,本身就是一張高質(zhì)量的保證書。
由于有大導演坐鎮(zhèn),今年迪斯尼在影片的上映計劃上也一反常態(tài)。按照以往的傳統(tǒng)策略,動畫片一般都不會在競爭激烈白熱化的暑期參戰(zhàn)。皮克斯此前的4部動畫大片也全部都是安排在秋季上映的。但是這次,迪斯尼卻一反常態(tài)將《?!菲诺礁偁幖ち业?月底,緊跟在《駭客帝國2》之后的第2周殺向市場,票房野心恐怕不小。
【THQ適時跟進】
在電子游戲業(yè)日漸發(fā)達的今天,電影上映與游戲發(fā)行已經(jīng)密不可分。今年暑期電影排行榜中的幾個超級大熱門,例如《X戰(zhàn)警2》和《駭客帝國2》等,都有相應(yīng)的電子游戲軟件與影片同步進入市場。因此,今年迪斯尼在同步推出各種以主角人物形象為原型的玩具之外,皮克斯也與北美著名的游戲大廠THQ公司達成了策略聯(lián)盟,同步推出《海底總動員》的電子游戲軟件在市場上發(fā)售。
THQ公司跟隨著名游戲公司任天堂設(shè)計GBA游戲起家,短短幾年已經(jīng)出產(chǎn)70余款游戲,銷售足跡橫跨世界77個國家,流暢的游戲設(shè)計是THQ成功的秘訣。THQ公司的游戲制作實力強勁,《海底總動員》的游戲版本相信又會為迪斯尼與皮克斯打開新的商機,創(chuàng)造一筆不小的財富。而且皮克斯公司與THQ公司的聯(lián)盟至少會持續(xù)到2008年,看來兩家公司收銀機要忙上好一陣子了。
【小丑魚與大白鯊】
如果您家中有喜好飼養(yǎng)熱帶魚的愛好者,那么也就應(yīng)該對小丑魚并不陌生。小丑魚的最大特點就是寄生于劇毒的???,自己卻可以不受??舅赜绊懀踔量梢岳煤?亩拘垣@取食物。這種習性的確與片中魚爸爸馬林的性格頗為相似,導演安德魯·斯坦頓的角色構(gòu)思的確巧妙。
另一方面,與擁有著棕黃白三色條紋,略顯胖嘟嘟又可愛的小丑魚相對應(yīng)的,是片中的大反派,一只名叫布魯斯的大白鯊。呵呵,沒錯就是被斯皮爾伯格拍成電影的那條著名的殺人鯊!沒想到這條大白鯊在騷擾人類之余也要來阻撓小丑魚的生活,看來的確是窮兇極惡。只是不知道好萊塢到哪一天才會讓這條大白鯊真正"惡貫滿盈",難道為了講求環(huán)保精神,電影業(yè)也必須要放過大白鯊了?
【有關(guān)水母】
《海底總動員》中所有的動畫形象對于藝術(shù)家們來說都是挑戰(zhàn),但制作77000條水母 ?半透明的水母的動畫無論對技術(shù)人員還是藝術(shù)家來說都是一項最為巨大的挑戰(zhàn)。這種粉色半透明的水母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技巧,可以說,水母的出現(xiàn)跨出了動畫海洋生物的一大步。這種果凍狀的海洋生物是由莉莎·佛賽爾和丹尼爾·菲恩博格制作的,這一場面的復雜系數(shù)除了做出那種半透明的凝膠效果,再有就是其數(shù)量之巨……
莉莎說:“這一幕中出現(xiàn)了上千只水母,所以在做好了一只水母之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其密度問題。每只水母都在水中游動,擺動,身體形態(tài)也隨之變化,不同的移動速度和漂浮方向,讓我們無法使用集群工具控制其動作,因為這樣會使水母的動作單一化。所以我們挑選不同位置的水母將其編為一組,這讓一切動作顯得不那么突兀,即使如此,這仍然是一項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每幀的合成都不容易,因為要將它們的動作和形態(tài)與一個個連貫的鏡頭相匹配。僅僅在水母的移動性上下功夫是不夠的,透明度也是莉莎和丹尼爾面臨的難題之一?!崩蛏a充道:“我們編寫了一個叫做‘模糊透明’的軟件。舉個例子,透明就是透過窗戶去看東西,你可以把一切看的很清楚;而模糊透明則是透過浴室的毛玻璃去看東西,任何事物看起來都是模糊扭曲的……”
每只水母都有三大部分:冠可以在水面上浮動;觸須是帶刺的部分,從冠的外部懸吊下來;手臂則是從冠中間垂下來。而冠有時是手動的,軟件自動將懸掛在冠上的物體挪開。為了創(chuàng)建計算機控制的運動,藝術(shù)家們必須手繪出基本的形狀,然后技術(shù)人員利用基本的形狀創(chuàng)建三維模型,以用來調(diào)整運動以獲得理想自然的外觀。
【在虛擬的海洋中起舞】
曾經(jīng)有人認為燃燒的火焰效果是無法虛擬的,不過事實證明了高科技軟件的無所不能。于是,皮克斯又將下一個目標定位于流動的水,這是一個更難超越的模擬境界。當然,這次的海洋不能再是《海的女兒》中那如空氣一般清澈、透明的海水了。安德魯·斯坦頓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很自然的海底影像。
如何創(chuàng)建真實的海水的確是一個難題,就此皮克斯特別邀請了科學家給員工們做了一個關(guān)于海洋波浪、膨脹以及其他運動的講座,并且還于2000年派員工到夏威夷研究海水和海底生物。水中的每一種元素都需要一個新的軟件來支持。比如說最為重要的海底光源問題,皮克斯的程序小組開發(fā)出了“焦散”軟件來模仿海底的光,由于海水的曲面反射,如果從海底向上觀看太陽光,你會看到一條條跳著舞的朦朧光柱。燈光專家需要了解一個人在海底能夠看多遠,也許根本沒必要在100或者200英尺處擺放燈光,因為那么遠根本就看不到東西。海底顏色的變幻也是藝術(shù)家們面臨的難題之一,因為隨著距離的變化,透明度和色差也會發(fā)生變化。甚至連探索頻道都成了安德魯?shù)慕虒W工具,他從中挑出了四段影像資料與合成后的動畫做出對比,以研究水的流動速度是否有不同的地方??傊?,每一個細節(jié)都達到了精細的程度。
工作人員在軟件中制作出絢麗的燈光,并對四個海洋場景進行測試,其中包括兩個海上場景和兩個海底場景。事實上,藝術(shù)家們完全可以將《海底總動員》寫實的拍成杰奎斯·克斯特類型的海底記錄片,不過這畢竟是一部受眾為孩子的動畫片,趣味性和漫畫性是必不可少的,在帶給觀眾樂趣的同時,也讓觀眾感覺身處真實的海底世界中才是最難的,不過皮克斯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
動畫片中出現(xiàn)的燈光和色彩要比實際海洋中的色彩豐富一些,海底通常是昏暗深沉的,陽光是無法通過海水達到海底的,海底的物體會隨著距離的遠近而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但電影中的海水始終保持著一種飽和的顏色,雖然有些不真實,但效果的確不錯。
【魚和微芯片】
如何制造出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虛擬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拉爾夫·艾格雷斯頓說:“魚是一種濕滑、多鱗的動物,我希望觀眾能夠喜歡我們創(chuàng)造出的動畫形象。什么樣的形象才能讓觀眾接受,最后我們選擇了三種材質(zhì)——膠性、天鵝絨狀和金屬效果?!毙〕篝~馬林和尼莫的皮膚屬于膠性材質(zhì),而多莉的皮膚明顯帶有天鵝絨的柔軟效果,而金屬質(zhì)感的皮膚則賦予了成群的金槍魚。
制作該動畫之前,動畫總監(jiān)布朗和七個成員到蒙特里海灣的水族館旅游了一趟,他們在那里看見許多不同種類的魚,在這里,他們對魚的游動方式有了初步了解。來自伯克利的哲學教授亞當·薩莫斯來到了皮克斯,擔任他們的魚類研究顧問,對藝術(shù)家們進行系統(tǒng)的魚類知識培訓。比如說:魚的行為含義。還有就是鯛科藍倒吊的游動方式特別奇特,上下游動時尾巴幾乎不動。所以原定制作出的動畫,多莉游動時尾巴是不動的。但是,拉薩特看到初步動畫的時候,他問布朗:“多莉的尾巴為什么不動?”
每個人認為魚游動的時候必然會搖動尾巴,所以,即使現(xiàn)實中藍倒吊游動的時候并不搖動尾鰭,但應(yīng)用到動畫片中,實際效果看起來就會特別蹩腳,后來布朗還是添加了多莉搖動尾鰭的動畫。
完成了有關(guān)魚的運動細節(jié)之后,藝術(shù)家們面臨著的另一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讓一條魚擁有演員一樣的豐富表情?由于從未有過類似的制作經(jīng)驗,所以讓魚按照人類習慣的方式說話相當困難。在此之前皮克斯創(chuàng)造的都是與人類似的動畫角色,而這次他們需要制作的卻是沒有手沒有腳的魚兒。雖然在動畫制作和交流等方面的原理是相通的,但是藝術(shù)家們對如何讓一條魚表現(xiàn)出高興或悲傷還是很頭疼。為了制作出具有人的行動特征的海底生物,工作人員用了大量時間去研究《小鹿班比》中出現(xiàn)的多種動畫形象,因為迪斯尼動畫一直的風格就是自然真實。
動畫片中運用了大量的肢體語言,魚鰭就相當于手臂,在適當?shù)臅r候插入鰭的動作,這樣使魚的動作看起來很自然。如何制作鰭的動作也是一個問題:在水下舉起手的話,身體就會后移,如果魚兒在某地旋動,藝術(shù)家們就必須找到魚兒正確游動時的平衡點,讓它游動動作看起來真實可信。除此之外,魚兒豐富的表情讓其更具人性化。事實上,真正的魚并沒有那么靈活的嘴唇,它們擁有的只是堅硬的膜。
花絮
·在牙醫(yī)診所的地上,有一個巴斯光年的玩偶。
·在牙醫(yī)診所中候診的男孩看的漫畫是《超人特攻隊》,這是皮克斯公司為當時即將上映的《超人特攻隊》打廣告呢。
·《玩具總動員》中比薩星球的卡車,當時還沒上映的《汽車總動員》中的一輛車都從牙醫(yī)診所門口經(jīng)過。
·Gill的臉部造型借鑒了其配音演員威廉·達福的臉部特點。
·Gill臉上的傷疤跟《疤面人》中Tony Montana的和《獅子王》中刀疤的位置一樣。
·鯊魚布魯斯喊的那句“Here's Brucey!”源自杰克·尼克爾森在《閃靈》中用斧子破門時那句大名鼎鼎的臺詞“Here's Johnny!”。
·牙醫(yī)診所候診室的造型來自一個坐落在加州皮克斯總部附近的牙科診所。
·Darla這個名字來自皮克斯的制片人Darla K. Anderson。據(jù)說角色的靈感就來自于她。
·海鷗進攻的場面模仿了希區(qū)柯克的電影《鳥》,Darla出場時的音樂來自希區(qū)柯克的《精神病患者》。
演員表
角色 配音 備注
瑪林 艾伯特·布魯克斯 張國立(大陸配音 下同)
多莉 艾倫·德杰尼勒斯 徐帆
尼莫 Alexander Gould 李凱悅
吉哥 威廉·達福 任亞明
Bloat 布拉德·加瑞特 ----
小桃 埃里森·杰尼 ----
Gurgle 奧斯汀·彭德爾頓 ----
Bubbles 斯蒂芬·魯特 ----
雷老師 Bob Peterson ----
Deb/Flo 韋基·劉易斯 ----
雅克 喬·蘭福特 ----
奈杰爾 喬弗瑞·拉什 ----
柯路西 安德魯·斯坦頓 ----
卡洛兒 伊麗莎白·帕金斯 ----
Squirt Nicholas Bi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