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氏仿對蝦為亞熱帶、熱帶暖水種。棲息于水深70m以內(nèi)不同地質(zhì)的海底,30m以內(nèi)的沿岸水域分布較密集。中國黃海南部和東海北部均有分布,國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
該蝦種每年11月至翌年5月成為舟山近海拖蝦作業(yè)漁船的主要捕撈對象,哈氏仿對蝦產(chǎn)量占全年拖蝦總產(chǎn)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所捕產(chǎn)品多數(shù)加工成為蝦仁出口到海外。
哈氏仿對蝦體長60-95毫米,甲殼較厚而堅硬,表面陷溝處有軟毛。額角長,末端尖細(xì),基部上緣微隆起,中部向下彎曲。眼較大,腰形,斜生,眼柄粗短。因其體形與對蝦相似,故名:仿對蝦,肉鮮美,是我國近海中型蝦類。為人們所喜食。
野生哈氏仿對蝦肌肉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分別為79.42%和17.94%)與養(yǎng)殖哈氏仿對蝦(分別為79.28%和17.95%)沒有顯著差異;野生群體的粗脂肪含量(0.89%)顯著低于養(yǎng)殖群體(1.12%),而粗灰分含量(1.44%)顯著高于養(yǎng)殖群體(1.31%)。
在18種檢測出的氨基酸中,有9種氨基酸的含量,野生群體比養(yǎng)殖群體顯著低,另外9種在兩群體間沒有差異。野生群體的氨基酸總量(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鮮味氨基酸(DAA)、蝦味氨基酸(SAA)含量(分別為83.42%、29.69%、43.59%、32.54%和21.11%)均比養(yǎng)殖群體(分別為88.08%、30.53%、47.39%、34.47%和21.72%)顯著低;野生群體的必需氨基酸指數(shù)(EAAI)和支鏈氨基酸與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分別為66.41和2.07),也明顯低于養(yǎng)殖群體(分別為69.10和2.12)。
野生群體的飽和脂肪酸(ΣSFA)和多不飽和脂肪酸(ΣPUFA)(分別為41.95%和39.51%)相對百分含量比養(yǎng)殖群體(分別為39.60%和36.64%)均明顯高,而野生群體的單不飽和脂肪酸ΣMUFA(18.54%)相對百分含量比養(yǎng)殖群體(23.76%)明顯低;野生群體肌肉中油脂的EPA+DHA相對百分含量(28.23%)比養(yǎng)殖群體(25.66%)明顯高,但在野生和養(yǎng)殖群體間肌肉中的EPA+DHA絕對含量沒有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