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渭北平原上的古代著名灌溉工程。
近代渭惠渠的前身。西漢中期始建,渠首位于郿縣(今陜西眉縣東北)東北,引渭水,東北流,下經(jīng)武功(今陜西眉縣東)、槐里(今陜西興平縣東南),至上林苑(今陜西咸陽及戶縣、周至一帶)入蒙蘢渠。曹魏青龍?jiān)?233年)向西延伸至陳倉(今陜西寶雞東),并增辟千水作為水源。下游自今興平縣北向東延伸,至今咸陽市東回入渭水。灌溉面積擴(kuò)展至20平方千米。西魏大統(tǒng)十三年(547年)曾經(jīng)整修,建成六門堰蓄水。成國渠與六門堰相聯(lián),唐代俗稱“渭白渠”,灌溉面積增至200余平方千米。至明代遂湮廢。1935年李儀祉主持興建渭惠渠,使古渠新生。1971年成為寶雞峽引渭灌區(qū)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