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文竹(Asparagus acicularis F.T.Wang&S.C.Chen)是天門冬科天門冬屬的植物,攀援植物,長可達(dá)1米以上。根在基部粗2-4毫米,向末端漸增粗。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國大陸的湖南、江西、廣西、廣東、湖北等地,生長于海拔80米至140米的地區(qū),常生長在湖邊、草地以及灌叢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生于沙質(zhì)河灘、河岸、草坡或林下。原產(chǎn)亞洲和歐洲。新疆西北部有野生。中國各地將其作為蔬菜已有廣泛栽培。耐寒、耐熱,喜陽光充足、空氣干燥。適宜夏季溫暖冬季冷涼地區(qū)種植。生長于海拔80-140米的草地、湖邊或灌叢中。
分布于江西(西北部)、湖南、湖北、廣東(西北部)和廣西(中部至東北部)。
攀援植物,長可達(dá)1米以上。根在基部粗2-4毫米,向末端漸增粗。莖和分枝不具縱凸紋或稜。葉狀枝通常每3-7枚成簇,近針狀,伸直,略有幾條不明顯的稜,長6-12(-15)毫米,粗約0.3毫米,在花期通常較幼嫩;莖上的鱗片狀葉基部有長4-6毫米的硬刺,分枝上的長1-2毫米。雄花每2朵腋生,很小,綠白色;花梗長約4-5毫米,關(guān)節(jié)位于中部;花被球形,長約2毫米;花絲不貼生于花被片上。漿果直徑5-6毫米,通常有1顆種子?;ü?-11月。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塊根。
采制:春、秋季來挖塊根,洗凈,開水燙后曬干。
性狀:塊根數(shù)個或數(shù)十個成簇,亦有單個散在者。呈長圓柱形,長10~25cm,直徑約4mm,外表黃白色,或土黃色,有不規(guī)則溝槽。質(zhì)地柔韌,斷面淡黃白色。
化學(xué)成分:含皂甙,其皂甙元為美洲菝葜皂甙元(sarsasa-pogenin)。此外尚含松柏甙(coniferin)、白屈菜酸(chelidonicacid)、天門冬酰胺、天門冬糖、精氨酸等。
性味:性微溫,昧苦、微辛。
功能主治:性微溫,味苦、微辛。具有潤肺鎮(zhèn)咳、祛痰殺蟲的功效。可用于肺熱咳嗽、淋巴結(jié)結(jié)核、水腫、小便不利、疳蟲、疥癬等。
【園林應(yīng)用價值】:石刁柏漿果橘紅色,成熟時繁星點點,襯映綠枝,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可成片種植修飾花壇、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