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襄,原名漢源街。隋仁壽二年(602年),朝廷于原旄??h舊址鎖陽城設(shè)漢源兵鎮(zhèn),因地近漢川水之源而得名,漢源之名由此而來。仁壽四年(604年),撤漢源兵鎮(zhèn),以漢源之名在今九襄鎮(zhèn)置漢源縣,遷沈黎縣到今清溪鎮(zhèn)為沈黎縣治地。此外,登州治地也在清溪,取登臨邛崍山以治僚夷之意,轄沈黎、漢源二縣。
九襄作為漢源縣最早的治地,在廣大民眾心中,“漢源”二字儼然已是九襄的代名詞。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當?shù)刈x書人陳昆阜邀約名門望族商議開場事宜。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襄始得批令,正式開場。從此,九襄定期舉行集市,商貿(mào)繁榮。開場后,又取名為漢源場,由此形成的街市就叫漢源街。數(shù)百年來,縣境內(nèi)都習慣稱九襄鎮(zhèn)為“漢源街”。
而九襄一說,得名則較晚,該名始自清末“戊戌變法”時,合并的九個半鄉(xiāng)(漢源、豐厚、大田、尚禮、后域、向陽、河東、河西、兩河、附城下半——大木樹),因而得名“九鄉(xiāng)鎮(zhèn)”。因“鄉(xiāng)”與“襄”同音,且“襄”有“襄助禮讓”之意,又更名為“九襄鎮(zhèn)”。
漢源街有正街、背街,大小18條主巷,阡陌縱橫,星羅棋布。街頭在北方,起于柵子門(也有人叫寨子門),街尾南延至石牌坊。正街分上、中、下三段,分別為現(xiàn)在的新民街、共和街、建國街。上街有三巷:轎房巷、甘沙巷、福興巷;中街有五巷:瓦板巷、水巷子、文廟巷、何家巷、石灰巷;下街也有五巷:火炮巷、宜頭巷、米倉巷、福德巷、牌坊巷。
九襄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且位于流沙河河畔,四面環(huán)山,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相傳,諸葛亮翻過大相嶺時,遙望九襄壩子沃野平疇,不由感嘆:“天下絕收,此地半收;天下大亂,此地無憂!”漢源街開場后,推動了漢源經(jīng)濟的繁榮,此地也成為茶馬古道的物資集散之地和物資儲存之地。大米、清油、鹽、布匹等物資源源不斷從這里運送至康定。民間還有“背不完的漢源街,填不滿的打箭爐”之說。
位置:九襄古鎮(zhèn)地處泥巴山南部,漢源縣城北部,東鄰安樂鎮(zhèn),南與富春鄉(xiāng)接壤,鎮(zhèn)人民政府距漢源縣城22千米。
面積與人口:總面積175.9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九襄鎮(zhèn)有戶籍人口68677人。
行政區(qū)劃:截至2020年6月,九襄鎮(zhèn)下轄3個社區(qū)、14個行政村;鎮(zhèn)人民政府駐梨城西路83號附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