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杜鵑谷位于鳳凰山東側,屬于鳳凰山景觀提升三期工程,是航城街道重點民生項目。簕杜鵑谷公園占地面積5.95平方公里,建設面積27.5萬平方米,由深圳市寶安區(qū)航城街道辦事處投資興建,總投資2.2億元。園區(qū)以簕杜鵑為主題,以山、林、城、谷的連接,形成一個以山體、自然植物和簕杜鵑科普為景觀主體的城市郊野森林公園,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簕杜鵑科普生態(tài)基地。公園有8個主要景點,均由文學家根據楹聯(lián)命名,古香古色。公園內架設多條簕杜鵑長廊。其中,入口處188米的簕杜鵑長廊是最長的一條,名為“入芳華”?!熬凼|門”是簕杜鵑谷公園真正的開始,站在聚蕓門下,可以將整個簕杜鵑科普館盡收眼底。
公園內,簕杜鵑元素無處不在。站在“覽山碧”的碧波廊橋上,近處波光粼粼,遠處山巒起伏。湖區(qū)兩側的簕杜鵑一左一右收攏著整個水系,花谷悠悠,山水相依。公園主題墻上,鐫刻著“一花傾城,一谷傾心”的簕杜鵑谷公園主題詞。在湖區(qū)和竹林之間,有一處“芳草地”,開闊的草地隨著地勢輕微起伏,是花谷中不可多得的開闊空間。草地中放置了巨型的簕杜鵑花雕孔雀?!皸ㄓ啊蔽挥诤^(qū)南岸,一條花廊綻放于此,花期一至,整個廊架宛如一條姹紫嫣紅的時光隧道,穿行其中,步步生景。來到“花尋海”,可攀至高處觀花海,那浩渺的簕杜鵑海洋毫不客氣地搶占你的視野,色彩亮麗,嬌艷欲滴,彰顯出集體的壯觀之美,絕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簕杜鵑科普館于2019年開始建設,同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本著專業(yè)的事情由專業(yè)人士做的辦館理念,從2020年3月起簕杜鵑科普館由深圳市花卉協(xié)會負責運營。開館當天,除寶安區(qū)和街道辦領導蒞臨剪彩外,著名詩人舒婷也參加了開館儀式,并將所著詩歌《日光巖下的三角梅》授權在簕杜鵑科普館展出。2020年,深圳市花卉協(xié)會本著立足深圳、面向全國、對標國際的專業(yè)理念,對簕杜鵑谷公園景觀做了專業(yè)性提升設計。
簕杜鵑科普館展出內容分為11個部分,以多媒體和圖文并茂的形式,向觀眾展示介紹了簕杜鵑的植物學分類地位、發(fā)現(xiàn)與傳播史、深圳市花由來、植物學性狀、品種介紹、世界珍貴標本圖片,以及簕杜鵑的種植方法、家庭養(yǎng)護、應用,還有簕杜鵑相關的詩歌、繪畫及攝影作品等。館內還收集有很多有關簕杜鵑的文化產品,比如19個國家的簕杜鵑相關郵票、深圳早期的電話卡、印有簕杜鵑圖案的茶具和袋子,等等。
到過簕杜鵑科普館的人都知道,這里最大的特點是展出形式的趣味性,如簕杜鵑花苞片大型雕塑、可以放進標本和觀眾互動的裝置等。尾廳的多媒體互動裝置特別生動有趣,墻面上有會移動的、由簕杜鵑花瓣組成的動物圖案,地面上有簕杜鵑花瓣組成的圖案投影,當參觀者腳踩上花瓣時,會觸動產生另一朵簕杜鵑圖案,再踩過去就再生成一朵花,因此叫做“步步生花”。
簕杜鵑谷公園擁有全國首家簕杜鵑科普館,獲得寶安區(qū)科普基地稱號。簕杜鵑谷公園內種植有118個品種、約50萬株簕杜鵑花,架設了多條簕杜鵑長廊,其中最長的一條188米,是全市最長的簕杜鵑主題文化長廊。整個科普基地融入多種展出形式展覽科普探索、互動有機融合在一起,向市民普及簕杜鵑的知識和園藝技術,同時開展以簕杜鵑有關科普實踐與交流講座活動,可以讓市民了解簕杜鵑花作為深圳市花所蘊含的城市精神。簕杜鵑科普館內設有文創(chuàng)空間,聚集展示多種簕杜鵑花創(chuàng)意紀念品,為攝影愛好者及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旅游觀光者提供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