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朝陽機場是東北地區(qū)建設使用比較早的機場之一,始建于1933年,曾為東北民航的發(fā)展做出過重要貢獻。朝陽機場原隸屬中國北方航空公司朝陽飛行大隊,2004年8月,實行機場屬地化改革,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北方航空公司將朝陽機場移交給遼寧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管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朝陽機場以國產(chǎn)運七飛機從事公共航空運輸生產(chǎn),2002年又從美國購入三架大篷車飛機,進行支線客貨運輸。
發(fā)展歷程
朝陽機場始建于1933年,1942年侵華日軍出于軍事目的,對機場進行擴建,至1945年只完成部分基礎時,就隨著日軍的投降而廢棄。1958年,民航遼寧省管理處著手恢復朝陽機場。1960年9月1日,在朝陽機場正式建立中國民用航空朝陽站,開通了朝陽至沈陽航線。由于當時機場設施簡陋等因素,1964年停航,航站撤消,改設導航點,保留飛行區(qū),將朝陽機場作為備降機場。1969年7月,民航十大隊一中隊進駐朝陽。1974年,在原基礎上修建了水泥跑道及副跑道、滑行道和停機坪。機場達到2C級標準。1985年和1993年,朝陽機場進行過兩次大規(guī)模改擴建,達到了3C級標準,總面積達113.4萬平方米,具備了起降波音737、麥道等大中型客機的條件,成為遼寧省4個民用機場之一。1994年,開通了朝陽至北京、大連、丹東、青島、濟南、秦皇島等8條航線。2001年,錦朝高速公路開通,“10分鐘上天,40分鐘下?!保柛鎰e了偏遠閉塞。同年,由于沒有合適機型等原因,朝陽機場被迫停航,2008年2月29日,朝陽機場復航試飛一舉成功。
機場交通
朝陽機場由于離市區(qū)較近,所以沒有機場巴士。只有7路、13路公交到機場。也可以選擇乘坐出租車。
溫馨提示:建議走出機場后(幾分鐘的路),再搭乘出租車。機場-市區(qū)(火車站、客運站)的出租車費用為7元,如果在機場里面搭乘,費用為30~40元不等。
歷史沿革
遼寧朝陽機場始建于1933年.初時只是平整的草甸子,沒有專用跑道,占地8.6萬平方米。
1942年侵華日軍出于軍事目的,對機場進行擴建。
1945年只完成部分基礎時,就隨著日軍的投降而廢棄。
1958年,民航遼寧省管理處著手恢復朝陽機場,在原基礎石上壓一層土,形成一條長1400米、寬40米的土質(zhì)跑道,可供安-2型飛機起降。
1960年9月1日,在朝陽機場正式建立中國民用航空朝陽站。同時,使用安-2型飛機開通北京-朝陽-沈陽航班航線。
1964年,由于當時機場設施簡陋,飛機加油用的是手搖泵,通信、導航設備也落后,經(jīng)常影響航班的正常飛行,返航、停航的情況較多,加上客貨源極少,朝陽機場停航,航站撤消,改設導航點,保留飛行區(qū),將朝陽機場作為備降機場。
1969年7月,民航十大隊一中隊進駐朝陽。
1974年,在土質(zhì)跑道的基礎上修建水泥主跑道及副跑道.滑行道和停機坪等設施,使機場達到2C級標準。
1985年,朝陽市政府與民航合作對朝陽機場實施第一期擴建改造,市政府投資800萬元,按當年該市年人均純收入350元計算,相當于2.3萬人的全年收入。
1986年10月8日,第一次擴建竣工,交付使用.改擴建后的機場復航并正式投入使用。開通“北京-朝陽-沈陽”航線.
1993年,朝陽市政府和北方航空公司協(xié)商,對朝陽機場實施第二期擴建工程,使跑道主體長2000米,寬45米,兩側(cè)道肩寬各2.5米,加之配套的導航、助航設施,等級指標達到3C級,總面積達113.4萬平方米(于當年12月竣工)。由遼寧省交通廳、民航東北管理局、北方航空公司驗收和試飛,評定合格。而當年朝陽市又投入6100萬元,按當時該市年人均純收入不足700元計算,相當于9萬人的全年收入。
1994年9月12日,中國民航總局給朝陽機場頒發(fā)《民用機場許可證》。朝陽市的航空事業(yè)到1997年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當時運力足、旅客流量適中,朝陽飛往北京的航線客流量一度達到80%。還先后開通了朝陽至沈陽、大連、哈爾濱、丹東、青島、濟南、秦皇島等城市的航線,并成為北方航空公司的運輸客機進出港基地.為朝陽地區(qū)對外經(jīng)貿(mào)聯(lián)系與合作,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架起了空中橋梁。在經(jīng)濟騰飛同時,朝陽仰望藍天蓄勢待發(fā)。
2001年,朝陽主要飛行運輸工具“運七”飛機陸續(xù)退役、逐步淘汰,而該市卻沒有能力引進新型飛機,到2001年年底,朝陽機場航線運輸飛行業(yè)務停止,只保留了通用飛行業(yè)務。此后零星的通用飛行中,每架次小飛機上最多只能坐七八個人,過去名噪省內(nèi)外的農(nóng)林牧飛行、工業(yè)航空、搶險救災等業(yè)務也日漸萎縮。朝陽的航空事業(yè)已是氣若游絲。
2004年8月15日由于民航體制改革,朝陽機場正式歸屬于遼寧省機場集團,人員分流,60名機場工作人員只留下了40名。這40人接下來的日子格外難熬,是漫長的等待,是苦苦的思索,是癡癡的憧憬;作為機場復航的中堅力量,他們執(zhí)著地守護著希望的火種,堅信機場早晚會復航。
在朝陽機場停航期間,對復航喪失信心者也大有人在,其中的一些人不但認為機場復航無望,甚至還提出過在機場位置建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的動議,結(jié)果被市委、市政府斷然否決。
2006年5月5日,國家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視察朝陽機場,提出朝陽機場通航復航的決策.并承諾撥付3143.6萬元改造資金.
2006年10月,省政府決定由省發(fā)改委牽頭成立朝陽機場復航工作領導小組。
2006年12月13日,民航總局下發(fā)《關(guān)于朝陽機場復航改造工程項目建議書(代可研)的批復》.
2007年1月,為了加大中國民航大學朝陽飛行學院建設和朝陽機場復航工作的領導力度,朝陽市成立了機場工作領導小組。
2007年4月23日,民航東北地區(qū)管理局下發(fā)《關(guān)于朝陽機場復航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的批復》.
2007年7月,遼寧省政府明確安排朝陽航線補貼資金245萬元,連續(xù)補助3年,用于補貼朝陽航線開通初期因客源不足造成的虧損,培育航線……
全省正常通航的飛機場有4座:沈陽桃仙機場、大連周水子機場、錦州機場和丹東機場,其中后三家均為軍民合用機場。如果朝陽市順利復航,將使省內(nèi)通航的機場數(shù)增至5座,遼寧省將擁有沈陽桃仙機場和朝陽機場兩座純民用機場。
2007年底,復航改造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150萬元。
2008年2月29日,朝陽機場復航試飛一舉成功。
2008年4月1日,朝陽機場復航。開通“沈陽-朝陽-北京”航線。飛行區(qū)等級升為4C級。
2011年2月8日,開通煙臺—大連—朝陽航線, 每日一班。
2012年3月29日,國航恢復北京到朝陽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