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Wuhan Tianhe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WUH,ICAO:ZHHH),位于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距武漢市中心25公里,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qū)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及國際備降機場。2015年5月,機場成為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航空口岸。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于1995年4月15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為武漢天河機場;2000年被確定為國際機場;2008年4月完成二期擴建工程。三期擴建工程于2013年6月實質性動工,2017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2017年8月通過行業(yè)驗收并投入使用。
截至2017年7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總面積65.98萬平方米;擁有兩條跑道,長度分別為3400米和3600米;共有機位153個,貨庫2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4萬噸、飛機起降40.4萬架次的需要;共開通國內(nèi)外航線170條,其中國際(地區(qū))航線53條。
2016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2077.2萬人次,同比增長9.7%;貨郵吞吐量17.53萬噸,同比增長13.3%;運輸起降架次17.5萬架次,同比增長6.9%,分別位居中國第14、第16、第16位。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T3航站樓于2017年8月31日06:00正式啟用,原T1、T2航站樓所有航班、大巴、出租車等均轉移至T3航站樓運營。
硬件設施
航站樓
1、國際航站樓(停用)
機場國際航站樓于2010年6月開工建設,2010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2012年進行第一次擴建,2015年進行第二次擴建。國際航站樓為主體單層、局部兩層結構,銀灰色主基調(diào),采用玻璃通透幕墻,兩次擴建后建筑總面積達到近15000平方米,站坪有機位11個,停機坪有機位16個,同時配套建設道路、停車場,及樓外供電、供水、弱電、雨水及污水排放等設施。
國際航站樓設置檢驗檢疫進出港通道各1條,5個申報柜臺;海關通道進出港通道各2條、申報臺4個;邊防通道進出港各3條、10個邊檢柜臺;口岸簽證柜臺9個;安檢通道2條、值機柜臺8個;旅客休息座椅近730個。
2、T2航站樓(停用)
機場T2航站樓于2007年底竣工,2008年4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總投資33.72億元,歷時3年建設,總建筑面積14.98萬平方米,同時配套建設25萬平方米的站坪和2萬平方米的貨庫。建設規(guī)模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300萬人次、飛機起降12.2萬架次、貨物吞吐量32萬噸設計。T2航站樓共設有42個售補票柜臺、72個值機柜臺、23條安檢通道、20個雙通道登機橋和14個遠機位登機口,還采用了RFID行李自動分揀系統(tǒng)和自動泊位引導系統(tǒng)。
T2航站樓在造型上采用大跨度空間,運用全尺寸幕墻、多連續(xù)斜柱等,玻璃幕墻采用鋼化中空夾膠玻璃,既隔熱保溫、防輻射,又防爆炸和光污染,大廳選用的采光板使換氣系統(tǒng)與天窗均能自動開啟和調(diào)節(jié)。T2航站樓為雙指廊式結構,由一個主樓和兩個指廊按“凹”字形布局,主樓正立面全長315米,進深寬在95.3至83米之間,地上高度36米;指廊長度為246米,寬度為38米。主樓分三層,地下一層為設備間、停車場和辦公用房;地上兩層,一樓為到達層,二樓為出發(fā)層,出發(fā)層和到達層中間設夾層,作為旅客到達通道、中轉聯(lián)絡的通道。
3、T3航站樓
機場T3航站樓于2013年6月實質性動工,以2020年為目標年,按照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4萬噸、飛機起降40.4萬架的目標進行規(guī)劃設計。
T3航站樓外形以“星河璀璨、鳳舞九天”為主題,似展翅欲飛的鳳凰。航站樓面積37萬平方米,與10.15萬平方米綜合交通配套設施和2.35萬平方米生產(chǎn)輔助設施一起,形成了49.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綜合體,是T1、T2航站樓總面積的三倍。航站樓主樓五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局部地下兩層)。四層是值機大廳、國際、國內(nèi)航班出發(fā)層;二層是國際國內(nèi)到達層及通往交通中心聯(lián)廊;一層是市內(nèi)大巴、的士乘車區(qū);負一層是行李用房層。航站樓內(nèi)安裝有垂直電梯60部、自動扶梯72部、自動人行步道79部。
功能設計上,T3航站樓具有“空空無縫中轉、空地無縫換乘”的特點。在內(nèi)部,T3航站樓采用航班到港、離港旅客垂直分流、集中候機的方式,實現(xiàn)國內(nèi)航班與國際航班間的轉乘,轉乘時間由“T2時代”的最長1小時縮短至20分鐘。在外部,T3航站樓銜接地鐵、城鐵、出租車、長途大巴、公交車、社會車輛等六種交通方式,出地鐵后步行10分鐘可抵達T3出發(fā)層。
跑道
西跑道:長3400米、寬45米。
東跑道:長3600米、寬60米。
平行滑行跑道
西跑道:長3000米、寬45米。
東跑道:長3600米、寬25米、2條。
助航系統(tǒng)
主降方向(南端)設Ⅱ類精密進近助航燈光系統(tǒng),次降方向(北端)設Ⅰ類精密助航燈光系統(tǒng);配有氣象雷達,自動觀測和自動填圖系統(tǒng);還配有一、二次雷達和一類儀表著陸系統(tǒng)、全向信標、測距儀等通信導航設施。第二跑道新建盲降系統(tǒng),主降方向Ⅲ類精密進近助航燈光系統(tǒng),次降方向Ⅰ類精密進近助航燈光系統(tǒng)。
航線航點
截至2017年7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擁有基地航空4家,分別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友和道通航空;通達國內(nèi)外航點總數(shù)119個:中國國內(nèi)城市72個,國際及地區(qū)城市47個;擁有國內(nèi)外航線總數(shù)170條:中國國內(nèi)航線117條,其中客運航線111條,貨運航線6條;國際及地區(qū)航線53條,其中定期客運航線41條,不定期航線7條,貨運航線5條。
值機時間
據(jù)2017年8月機場官網(wǎng)信息顯示:武漢天河機場所有出港航班截止辦理乘機手續(xù)時間為航班起飛前40分鐘,機場建議旅客在航班起飛前2小時到達機場。
交通換乘
機場巴士
據(jù)2017年8月機場官網(wǎng)顯示,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巴士分為四條線路,4條線路快速穿越武昌、漢口、漢陽三鎮(zhèn),連接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實現(xiàn)了公、空、鐵的無縫對接。進港時,旅客乘坐機場大巴在國際航站樓、T2航站樓均會停靠前往機場時。出港時,旅客須前往T2航站樓一樓機場巴士停車點乘車。
軌道交通
2016年12月28日,武漢地鐵機場線開通。機場線與2號線貫通運營,小交路的起止車站為光谷廣場站和金銀潭站,大交路起止車站為光谷廣場站和天河機場站。乘坐地鐵2號線前往天河機場方向的乘客,如遇小交路列車,需在金銀潭站下車,并在站臺層等候后續(xù)大交路列車。
城際鐵路
2016年12月1日,漢孝城際鐵路正式運行。從漢口火車站出發(fā),12分鐘即可抵達天河機場,二等座票價為7元。線路全長61.3公里,設計速度200公里,線路從漢口火車站引出,沿途設后湖、金銀潭、盤龍城、天河機場、天河街、閔集、王母湖、毛陳、槐蔭、孝感東站10個站點。
停車場
據(jù)2017年8月機場官網(wǎng)顯示,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停車場共有停車位1432個。按區(qū)域分為T2停車場(含地下停車場)、國際停車場。
停車收費標準為:
1、T2停車場(原臨時停車場)和國際停車場收費標準:
小車第一個1小時收費8元,1小時后每小時加收5元;
大車第一個1小時收費15元,1小時后每小時加收10元。
2、地下停車場收費標準(只供停放小車):
小車第一個1小時收費10元,1小時后每小時加收5元。
3、各場地停車15分鐘以內(nèi)免收服務費,停車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收。停車收費實行24小時內(nèi)最高限額:小車60元/24小時,大車80元/24小時。超過24小時重新按上述規(guī)定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