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于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筑匠師蒯祥。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金水橋分為內(nèi)外金水橋,建于明永樂年間。內(nèi)金水橋位于故宮內(nèi)太和門前廣場內(nèi)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單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橫亙在天安門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為外金水橋,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橋面略拱,橋身如虹,構成綺麗的曲線美,中間最突出的一座雕著蟠龍柱頭的橋面,只許皇帝一人通過,叫“御路橋”;左右兩座雕有荷花柱頭的橋面,只許親王通過,叫“王公橋”;再兩邊的,只許三品及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叫“品級橋”;最靠邊的普通浮雕石橋,才是四品及以下官吏和兵丁走的,叫“公生橋”。5座內(nèi)金水橋除有類似嚴格的等級規(guī)定外,還表示“萬方來朝”之意。
明永樂年間建造承天門時建立的兩對華表,巧妙點綴了整個精美的故宮建筑群,增強了古老建筑藝術的整體感。華表是天安門的一個重要標志,與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城樓、雍容典雅的金水橋、威武雄健的石獅子渾然一體,已成為天安門前一道特有的美麗景觀。天安門前華表頂上的那只蹲獸叫“犼”,望著皇宮外頭,人們稱它“望天犼”、“望君歸”。在天安門城樓后邊也有兩座同樣的華表,頂端也蹲著一只石犼。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北,朝著皇宮的方向,人們稱它“望君出”。“望君出”就勸誡皇帝不要老是待在宮殿里,該到民間看看百姓的疾苦。
天安門前金水橋畔兩座對稱的華表,原來并不在現(xiàn)在的位置。新中國成立后,天安門廣場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都要舉行盛大的游行集會等群眾活動。為方便游行隊伍和交通的便利,1950年8月把華表分別向東、向西并向北挪移數(shù)米至金水河岸邊并列擺放。
天安門前金水橋南北各安置一對身軀龐大的石獅。這四個白玉石大獅子,雕刻精致。據(jù)《中國獅子藝術》一書記載:“這兩對石獅雕刻于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高2.5米,加上底座總高近3米,頭頂13個疙瘩,按當時規(guī)制,是最高等級的石獅。”這兩對石獅雕刻比例協(xié)調(diào),瞪著大眼睛,微微側(cè)歪頭,半咧著嘴,鬣毛工整地纏卷成渦旋狀,前腿上有一個不大的“圓錢”紋,身披纓絡盤結錦帶,胸綬帶上有環(huán)鈴和纓絡穗墜。石獅的用材是一種灰白中夾帶著均勻淺灰綠色斑的石頭,抗自然風化能力強。石獅用整塊料石雕鑿而成,造型、尺寸和刻工都一樣,體現(xiàn)了明朝的雕刻工藝,是北方石獅的代表。
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廣場。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五星紅旗在廣場上空高高飄揚;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廣場的中央;人民大會堂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廣場的東西兩側(cè)遙遙相對;毛主席紀念堂和正陽門城樓矗立在廣場的南部。天安門廣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天安門城樓為中國傳統(tǒng)的重檐歇山頂建筑,即由四個傾斜的頂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條)和兩側(cè)傾斜層面上部轉(zhuǎn)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墻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shù)幕旌闲问健9视小鞍碎芫偶埂敝Q。城樓為木結構建筑,大殿飛檐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為中國傳統(tǒng)木構架體系中獨有,是斗形木弓形橫木組成的具有翹、昂、拱特點的木制構件。梁枋又分額枋、檐枋,斗拱下面是額枋,上面彩畫和金龍圖案,柱子之間的構件叫檐枋,會有金龍和璽圖案。
天安門前金水橋南北各安置一對身軀龐大的石獅。這四個白玉石大獅子,雕刻精致。據(jù)《中國獅子藝術》一書記載:“這兩對石獅雕刻于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高2.5米,加上底座總高近3米,頭頂13個疙瘩,按當時規(guī)制,是最高等級的石獅。”這兩對石獅雕刻比例協(xié)調(diào),瞪著大眼睛,微微側(cè)歪頭,半咧著嘴,鬣毛工整地纏卷成渦旋狀,前腿上有一個不大的“圓錢”紋,身披纓絡盤結錦帶,胸綬帶上有環(huán)鈴和纓絡穗墜。石獅的用材是一種灰白中夾帶著均勻淺灰綠色斑的石頭,抗自然風化能力強。石獅用整塊料石雕鑿而成,造型、尺寸和刻工都一樣,體現(xiàn)了明朝的雕刻工藝,是北方石獅的代表。
交通信息
①乘北京地鐵1號線,1、5、10、20、52路公共汽車天安門東下車。
②乘北京地鐵2號線,9、17、22、44、59、66、67、69、71、120、673、93、622、608、901、特2、特4路、BRT1等公共汽車前門下車。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當天下午二時,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chǎn)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結束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員集體出發(fā),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下午三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員就位。在群眾的歡呼聲中,毛澤東用他那帶著湖南口音的洪亮聲音,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旋律中,毛澤東按動電鈕,新中國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隨即,毛澤東向全世界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公告,接著舉行盛大閱兵式。
天安門升旗儀式北京市旅游委指定旅游項目。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親自按下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1990年10月1日這一天,《國旗法》頒布,要求升國旗時必須奏國歌,讓升旗儀式更加莊嚴隆重。從2004年6月1日起,天安門國旗護衛(wèi)隊每月逢“1”的3次大升旗的勤務改成每月1日進行大升旗,36名國旗護衛(wèi)隊員和62名武警軍樂團隊員和以往大升旗一樣,現(xiàn)場演奏三遍國歌。升旗時間視具體日出時間而定,一般為5:00~7:00。
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屆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一致決定:整修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當時的北平市政府動員全市人民對市區(qū)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清理,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國誕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毛澤東率領黨、政、軍和各民主黨派、群眾團體的負責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6年,對城樓東北翼角及劈裂、脫樣的角梁進行了翻修,接長了城臺欄桿扶手。為確保天安門的絕對安全,1957年8月至9月,有關部門在對天安門城樓進行防雷工程全面檢查的基礎上,在頂部安裝了避雷設施。
1980年,又一次大修,按9度抗震能力設計施工。
1984年,有關技術部門對城樓防雷設施進行了重點檢查和遙測,增加了防雷引下線。
1988年,城樓開始對公眾開放。 ?
1991年,天安門城樓上裝置了238組立面泛光照明設備。
1992年,為迎接黨的“十四大”勝利召開,又在城樓上安裝了14道光芒四射燈。
2009年,天安門城樓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展開修繕。此次天安門城樓修繕工程將主要以對梁柱、屋頂?shù)炔课坏闹匦路鬯⒑筒世L為主。
2011年國慶節(jié)前,天安門進行每年例行圍擋施工,通過施工,工人還將檢查天安門城樓主體部分是否有開裂、漏水等情況,然后進行修補。此外,還將對天安門城樓、東西紅墻等進行外墻粉刷。
2012年,為迎接國慶節(jié)和黨的“十八大”的召開,天安門城樓紅墻將被重新粉刷。
2013年5月2日至6月6日,經(jīng)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天安門地區(qū)管理委員會對天安門城樓實施“琉璃瓦屋面除草、清壟維護保養(yǎng)工程”施工。院內(nèi)地面將進行鋪裝改造,解決地面防滑和破損問題。
2018年6月12日,天安門城樓及城臺修繕方案已獲國家文物局批準,于2018年6月15日正式開工。預計2019年4月底恢復對外開放,5月底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