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法興寺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公元401年),歷史積淀深厚、文物品類豐富、環(huán)境優(yōu)雅怡人,不僅是一處自然風光游覽勝地,更是一處陶冶情操、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的休閑旅游場所。
法興寺因舊址座落于長子縣慈林山坳,故初名慈林寺,宋治平年間更名為“法興寺”沿用至今。
寺內現存文物主要有石塔、木構建筑、彩塑、碑刻、琉璃、木雕等六大類。其中尤以被譽為“法興寺三絕”的唐石舍利塔、燃燈塔、宋塑十二圓覺像久負盛名。石舍利塔為唐高祖李淵第十三子鄭惠王李元懿任潞州刺史時所建,目前為止,這種位于寺院中軸線上的雙層四角形樓閣式唐代石塔在國內尚屬孤例,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與極高的觀賞價值。燃燈塔建于唐大歷八年(公元773年),是我國僅存的三座燃燈塔中保存最完整、做工最精細,結構最精巧的一座。宋塑“十二圓覺菩薩造像”,在雍容祥和的妙相中洋溢著慈悲親切的的母性情懷,被美術史學界譽為“宋塑菩薩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