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扎塔格戍堡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古城堡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南部墨玉縣駐地喀拉喀什鎮(zhèn)北166公里和田河西側(cè),麻扎塔格山東段。戍堡初建于唐,依山勢建筑,占地1.1平方公里,呈長方形,分內(nèi)外三重,下筑地倉,堡墻用砂巖板塊壘筑,其間又用檉柳樹干捆扎,墻高3-5米,寬3米,設一高約10米的烽火臺,堡側(cè)有佛寺遺址。在此曾出土乾元重寶、大歷元寶、龜茲銅幣、鐵鏃、吐蕃文木簡。為古代于闐國戍守和田河綠色通道的要堡。麻扎塔格山位于墨玉縣境內(nèi)的和田河下游西岸,呈東西向橫臥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部,被和田河攔頭截斷。
山體呈長條形,東西向分布,山體東臨和田河沖積平原綠色長廊,西側(cè)被沙漠環(huán)繞,處于極端干旱的沙漠區(qū),它是受新構(gòu)造運動的單面山,對研究塔里木盆地古環(huán)境演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影響的好材料。由下第三系的紅色泥巖、石膏和灰?guī)r組成為白山,由上第三系的棕紅色砂巖、泥巖構(gòu)成為紅山,兩山形似臥龍飲水。山體延伸至和田河而斷陷地下,翹首挺立于河邊;平均坡度30°,海拔1300-1570米,主峰海拔1570米,西高東低。山體受干燥剝蝕與風蝕作用,基巖裸露,多殘坡積物。
麻扎塔格與南北走向的和田河交相輝映,塑造出令人生畏而獨具特色的荒漠景觀。在紅山嘴上有一古戍堡,背依紅山山體,面對寬闊的和田河河床,北為白山嘴,白山嘴下為一巨大的回音壁。
古戍堡屬于古代古堡遺址,遺址分為三重,第一重為復合型,由主墻和女墻或里壁與外壁構(gòu)成,墻體中夾雜紅柳枝、蘆葦?shù)炔牧?,夾層厚40厘米;第二重在第一重基礎上擴建,由土塊和生泥塊構(gòu)成;第三重亦由土塊構(gòu)成,屬于附屬建筑。
三重墻的土塊規(guī)格各異,分別37×20×9,38×20×9,30×20×8厘米,這表明古堡的三重建于不同時期。現(xiàn)古堡建筑的上部已全塌陷,只殘留墻體。古堡平面由兩個長方形組成,總面積約1100平方米。古堡的西部不遠處,有圓形峰火臺一座,互為襯托。古戍堡遺址位置較高,可府視四周景觀。
古代自龜茲至于闐必經(jīng)由此地。古堡始建于東漢時期,廷續(xù)至唐、宋時期。是漢唐時期南北東西的交通樞紐;遺址內(nèi)曾出土有古代文書及期他文物,是和田歷史上重要的古城之一??赡芩U于十一、十二世紀的宗教戰(zhàn)爭。近一個世紀以來,許多國內(nèi)外考古、探險家前往探險,名揚中外。
麻扎塔格山當?shù)厝朔Q為紅白山。該山從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部迤邐而來,至和田河處嘎然而止。翹然挺立,南有紅山嘴,北有白山嘴。和田河東面有大片天然胡楊林,有的地段還有壯觀奇特的仙人掌林。低洼地終年積水,碧波蕩漾,高聳的沙丘與林地與湖泊相間,景色既蒼茫渾厚,又秀麗多姿,是一處待開發(fā)的沙漠景觀旅游區(qū)。
馬扎塔格山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中心,自西向東長100公里,南北寬1公里,其海拔高度1636米,在茫茫沙海中好像一條從地底下冒出的一條長龍,讓人感到驚詫和神秘,當?shù)氐陌傩諏⑵湟暈椤笆ド健?,每年都有諸多的信教徒來此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