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摩崖造像位于余杭區(qū)瓶窯鎮(zhèn)西約一公里處,東臨苕溪,西一華里是拷栳山,北去一華里為104國道,南面是大片農(nóng)田,摩崖造像分布在海拔不到150米南山東南的山腰石壁上,延綿數(shù)百米。在古代,這里原是采石場,巖壁大塊裸露,采石后,山體上留有千仞峭壁,如同斧劈,造像就是在壁面起龕雕琢,來取淺龕浮雕。遠遠望去,一尊尊高大莊嚴(yán)造像,蔚為壯觀。
南山摩崖造像為元代建造。原有大小不等30余尊。1978年,當(dāng)?shù)卮迕裾ㄉ饺∈?,毀壞近三分之二,現(xiàn)僅存造像十三尊。其中:
1號像為道教玄武帝造像,方向南偏東。玄武帝像披發(fā)垂肩,圓臉大耳,有須無胡,右手持利劍,鋒向上,劍長103厘米,斜在左胸前,左手搭膝上,著寬袖長袍圓領(lǐng)道服,盤腿端坐,右腳擱左膝,足外露,座下為蛇纏龜身。像通高2.45米。
3號像為釋迦牟尼佛像,坐西朝東。像通高3.3米,圓頂淺龕,龕作頭光和身光的形式,頭上有肉結(jié),眉心有圓痣,鼻梁寬扁,兩耳垂肩,著通肩架裟,左手心向上,右手至膝,善跏趺坐式,下設(shè)蓮座。
4號像為觀世音立像,面向南,蓮瓣形淺龕,像通高4米,蓮葉舟長2米。觀世音頭戴寶冠,冠上有飾化佛,面容圓潤,神態(tài)安祥,胸掛珞,寬袖大袍,左右垂有飄帶,右手按,左手背于腹部,左手持短佛珠一串,赤足立于片葉之上,共下浪花翻卷,浪花左端天馬神獸,回首仰望觀世音。
11號像為阿彌陀如來坐像,方位南向,龕作頭光和身光形式。佛通高2.8米,頭頂肉結(jié),眉心有痣,身披架裟,敞胸,說法手印,全跏跌坐式,左手屈指向上置膝前,右手向上置于胸部。
這群造像有一個共同特點,凡是佛像均是螺發(fā)肉髻,豐面大耳,彎眉垂目,鼻梁寬扁,唇厚微翹,緇衣袒胸。按石刻紀(jì)年看,有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及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前后相距14年,雕琢造型如出一脈師傳。
南山摩崖造像除一尊(1號像玄武帝)屬道教造像外,其余均為佛教造像。在元代,這類二教合一的造像群,全國也極為罕見,是一處十分珍貴的道教與佛教合一的文化遺產(chǎn)。如此高大的造像可以說是元代造像的精萃所在,亦是難能可貴的藝術(shù)瑰寶,對于研究元代的歷史和藝術(shù),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
石窟造像東漢后由印度傳入我國。在唐代,石窟造像無論在數(shù)量和藝術(shù)上都達到了高峰,但是,從唐末以來,中原戰(zhàn)火彌漫,社會動亂,造像幾乎停止,而兩浙一帶的吳越國,由于社會相對安定,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加之吳越國崇信佛教,鑿窟造像蔚然成風(fēng)。南山摩崖造像就是我國造像歷史的延續(xù),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3年,南山摩崖造像被列為余杭區(qū)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保護范圍,制止了開山取石,對南山摩崖造像進行了有效的保護。
1985年,南山摩崖造像與杭州慈云嶺、煙霞洞、天龍寺、飛來峰等五代、宋、元時期的造像被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湖石窟藝術(shù)》畫冊收錄。
1997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山摩崖造像由于歷經(jīng)近千年的雨侵風(fēng)蝕和人為損壞,使造像風(fēng)化嚴(yán)重,有的面臨崩塌已到岌岌可危的程度,有的造像局部已墜地損毀。為了搶救保護好這一珍貴文化遺產(chǎn),2004年余杭區(qū)委托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制了《余杭南山造像保護方案》,2006年10月,對造像進行了修繕保護,除對造像本體表面溶劑清洗、噴除藻劑、嵌縫外,還對造像周邊石材表面及裂縫,鉆孔灌漿加固,對部分殘損造像復(fù)原修復(fù),另外還在龕頂砌筑擋水檐,防止雨水直接沖刷,從頂部防水排水以解決頂部山體滲水等技術(shù)問題。歷時近一年,至2007年9月,核心保護工程已基本完成。下一步計劃對周邊環(huán)境進行整治、修路,使南山摩崖造像成為一個集文物、遺址、濕地、宗教文化于一體的供人們休閑觀光度假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