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宅位于浙江東陽縣城東門外,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順六年(1462年),其后又不斷修建而成一區(qū)規(guī)模龐大的住宅群體。全宅占地約5公頃,由十余組按南北軸線布置的宅院所組成。主軸線沿照壁穿過三座石牌坊轉折至肅雍堂、樂壽堂而止于世雍堂。住宅周圍有河流環(huán)繞,通過跨河的九座橋梁而溝通宅內外聯(lián)系。宅前大道西通東陽城東門。從門前眾多牌坊可知,這是一處世代為官的家庭聚居地。肅雍堂是全宅的主廳,其布局和曲阜衍圣公府相似,前有門屋兩重,堂前兩側設東、西廂。肅雍堂平面作工字形,以穿堂將前后二堂聯(lián)結成一體。其中前廳原是歇山屋頂,后雖改為兩廈懸山頂,但室內木構架仍保留歇山轉角做法,斗拱式樣也很華麗。按明制規(guī)定,品官住宅不準用歇山頂,因此肅雍堂前廳的屋頂改形是否系宅主為逃避“逾制”之罪而采取的補救措施?這種現(xiàn)象在明代住宅中甚為罕見。
2005年,世界文化遺產(chǎn)基金會在紐約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瀕臨危險的文化遺址,它們分別是:甘肅天水古樓群、河北懷來雞鳴驛、山西磧口鎮(zhèn)村落、云南團山、四川和西藏的石林,還有就是浙江東陽的盧宅。
東陽的這個浩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叫盧宅明清古建筑群,雖然它建造至今544年了,似乎藏在深閨無人識。不久前,東陽市政府才決定開發(fā)盧宅,從宅內動遷出了整整150戶居民。
盧宅房屋數(shù)千間,現(xiàn)存自明景泰至民國初的建筑20余座。建筑群三面環(huán)水,南對筆架山。雅溪環(huán)繞,一條卵石小街貫穿東西,肅雍堂為主軸線,左右與之平行的有世德堂、大夫第、世進七第、五臺堂、柱史第、五云堂、冰玉堂等組建筑群。還有盧氏祠堂、善慶堂、嘉會堂、憲臣堂、樹德堂、惇敘堂等建筑。
肅雍堂軸線是主體建筑,肅雍堂軸線前后九進,依次是捷報門、國光門、肅雍堂大廳、肅雍正堂、樂壽堂、世雍門樓、世雍堂、中堂、后樓。
東側:與之平行的前有西德堂軸線(依次是享裕堂、嘉會堂、西德后堂、西德上廳四進)。
樹德堂軸線(依次是樹德前廳、中廳、后樓三進),大夫第東吟堂。
后大雅堂軸線(現(xiàn)為善慶堂、享敘堂二進),愛日堂。
西側:與儀門相鄰的存義堂,與之平行的世進士第忠孝堂。南面臨街則有東西荷亭書院,冰玉堂,占地25000平方米。
肅雍堂是盧氏大族的公共廳堂,建造于明景泰七年(1456)至天順六年(1465),面闊三間,帶左右挾屋,進深十檁勾連搭。前檐斗栱明間用平身科四攢,次間用三攢,后尾斡桿挑住金檁。梁間不用瓜柱,用坐斗及重栱,梁頭伸出柱外雕刻成各種圖形。脊檁下用云牌,也雕刻花紋。不論斗、栱、梁、枋、檁,凡可雕刻和彩繪的地方,都刻上了花紋和線腳或繪上各種圖案,極盡東陽木雕和彩繪的技能。肅雍堂廳堂宅第,嚴謹規(guī)整,左右對稱,是古建筑的代表。
肅雍堂內的花燈,起自明代,盛于清代,《紅樓夢》中描寫的各種花燈這里應有盡有。肅雍堂現(xiàn)存一盞大堂燈尤為華麗典雅令人嘆為觀止,寶蓋下,中間用羊皮、料絲、羊角3盞大燈上下相接,外圍垂6串24盞羊角小燈和珠籃燈。這架大堂燈高4.5米,重255斤,用了40萬顆彩色玻璃珠穿就,已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盧宅被古建筑專家稱之為“具有國際水平的東方住宅”。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藝術登峰造極的盧宅,又是影視拍攝的場所,已有《鴉片戰(zhàn)爭》、《雍正王朝》、《海瑞罷官》、《人間四月天》、《天下糧倉》等30余部影視片在此拍攝。
盧宅建筑以明清民居風格為主,有“民間故宮”之稱,之所以獲得稱號,是因為它的建筑布局和規(guī)格。
占地500多畝的整個建筑群落以盧氏大宗祠為中心,由復荊堂、肅雍堂、樹德堂三條軸線延伸出去的幾組建筑呈拱月之勢圍繞周圍。長500米的盧宅老街和東西兩條雅溪形成了盧宅的交通干道。共40多處園林、書院、寺觀和26座牌坊點綴其間,建筑形式多樣化,更給盧宅的整體風格平添了幾分秀麗和雅致。
屋深九進,堂寬五間,在封建時代是皇宮和個別宗廟才允許使用的建筑規(guī)格。同時,彩繪龍鳳,也是皇帝專用。但在富甲一方、曾出過8位進士、29個舉人的東陽盧氏家族,卻沒有這樣的禁忌。比如,作為盧宅核心建筑的肅雍堂,面闊五開間,進深十檁,高三層計10.6米,而且雕梁畫棟,斗拱彩畫以嬌艷欲滴的牡丹為襯底,施以巨大的龍鳳圖案。
民居東陽盧宅也有個縱軸線,進入盧宅前,有風紀世家、大方伯、旌表貞節(jié)三座牌坊迎接,然后要走過非常寬闊的甬道,才見到盧宅的真面目。從第一進儀門開始,一條全長320米的中軸線貫穿南北。這條中軸線上布置了9幢大小不一的建筑(即九進)。它的格局和故宮相仿,叫做“前堂后寢”,前堂是盧家的公共廳堂,供族內子孫舉行祭祀、聚會、娛樂、吉慶、議事、教習等,石庫門的后面則是家眷、仆人的生活起居空間,平時石門關著,外人不得入內。如此“超規(guī)格”的建筑,在中國,只有故宮和孔廟有這樣的結構,能在天高皇帝遠的東陽保守“機密”數(shù)百年,據(jù)說一是依靠盧氏家族南宋時期獨霸一方的權勢,二是森嚴的宗法制度,本族人不敢泄密,外姓則難以深入細究。
東陽木雕起源于唐貞觀元年,據(jù)說到清代中期,僅在北京紫禁城從事雕刻的東陽木工藝人就有400多名。盧宅從南宋初年開始興建,直到20世紀30年代建成,前后歷時800多年。
盧宅和別的江南建筑不同之處,在于它既有北方的大氣布局,又有南方的精雕細刻。廳堂宅第廣泛采用東陽的木雕裝飾,無論是建筑構件,如斗、梁、枋、拱、檀、雀替、門、窗,還是室內的家具,都巧構細接,體現(xiàn)出東陽木雕的高水準。“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多文物古跡在劫難逃,特別是一些保護級別不夠、散落在民間的文化遺產(chǎn),破壞殆盡,以至于如今游覽古跡,常常不得不面對那些“破四舊”中被砍了頭、鏟了臉、缺胳膊少腿的文物。但盧宅是幸運的,特別是數(shù)以萬計的各種木雕,幾乎是毫發(fā)無損。盧宅不僅見證了東陽木雕的興衰與變遷,而且成為各種雕刻藝術品的珍藏庫。如今盧宅的雕刻工藝,無論是建筑上的斗、拱、梁、雀替、牛腿或隔扇,還是家具的設計和制造工藝,歲寒三友、漁樵耕讀、福祿壽喜等圖案隨處可見。在一片片不起眼的隔扇、裙板和絳環(huán)板上,就有《八仙過海》、《水滸》、《百壽圖》、《姜子牙遇文王》等多種透雕浮雕,留神看去,恍若神品。
盧宅藏有兩件東陽木雕的絕品:九獅戲球三架梁,它是用1.7米以上的整塊樟木雕成,它高達1.5米。古代藝術家采用深浮雕、透雕和圓雕等技法,把獅子雕刻得形神兼?zhèn)?,栩栩如生,實在是東陽傳統(tǒng)建筑木雕的登峰造極之作。
肅雍堂的前廳和正廳之間采用的“勾連搭”結構,又是東陽木雕的一絕。為了避免大廳進深過長,為了避免屋頂不斷升高而影響美觀,為了節(jié)約用材,東陽的能工巧匠們便設計了這種“勾連搭”——兩個頂連在一起,結合部有專門設計的“大溝”,可供流水。可以說,古代東陽木雕的精華,就藏在盧宅。
盧宅,位于東陽市城區(qū),距義烏18公里,杭州160公里,溫州230公里,上海300公里??沙孙w機至義烏機場,再轉乘汽車至東陽即可。
從上海上滬杭高速,轉到杭州繞城高速,轉到杭金衢高速,由鄭家塢轉至東陽方向,往東開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