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崆峒山古建筑群位于平?jīng)鍪嗅轻紖^(qū)崆峒山?,F(xiàn)存建筑為宋代和明代的建筑物,清代曾不同程度地予以修葺。
現(xiàn)存古建筑
崆峒山古建筑群是道教文化延續(xù)發(fā)展,以及和佛教相處共存的珍貴歷史見證,其營造布局因地制宜,匠心獨運,層次豐富,做法考究。佛教凌空塔與道教皇城遙相呼應。單體建筑、寺廟院落與山峰景觀融為一體,將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完美結(jié)合,具有較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
皇城建筑群
位于馬鬃山,雄踞馬鬃山之巔,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間(公元963-967年),海拔高度2036米,為崆峒山宮觀之首,殿宇富麗堂皇,包括磨針觀(飛仙閣、黑虎靈官洞、南崖宮)、十二元帥殿(三教洞、廂房、角樓)、靈官洞(牌坊、鐘樓、鼓樓)、太白樓(南北廂房)、獻殿、真武殿、玉皇殿、天師殿、藥王殿、老君樓(老子八十一畫壁畫)、天仙宮(軒轅殿、三霄殿、廂房)等11處古建筑,規(guī)模宏大,錯落有致。樓臺殿宇在設計、構(gòu)造、裝飾和陳設方面匠心獨具,被尊為古建筑藝術(shù)的瑰寶。
雷聲峰建筑群
位于馬鬃山東南,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間 (公元963-967年),包括三官殿(山門、廂房)、玉皇樓、三星殿(圣父圣母殿)雷祖殿(九光殿石坊、眼光殿、廂房、四海龍君殿)4處古建筑,九光殿石坊是崆峒山目前現(xiàn)存建筑物中惟一保存較為完整的石刻建筑。建筑群組景得體,取法自然,三面峭壁,地勢險峻,蒼松環(huán)抱,蔚為壯觀,體現(xiàn)了宗教建筑的風格和藝術(shù)成就。
崆峒山凌空塔
位于崆峒山塔院內(nèi),始建于北宋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明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維修。塔為八角七級樓閣式空心磚塔。坐北朝南,高32米,底層周長32米,面積為554.3平方米。塔身中部有銘文“大明國承宣布政平?jīng)龈轻忌芥?zhèn)寶塔一座,萬歷十四年五月五日吉造”。凌空塔是研究古絲綢之路佛教寺院建筑和佛教文化,崆峒文化向西傳播的珍貴物證。
地勢特點
崆峒山古建筑群依山就勢分布,主次分明,建筑群既自成一局,又相互聯(lián)系,分為舒華寺、隍城和雷聲峰三部分,主要古建筑16座,包括舒花寺內(nèi)的凌空塔,隍城內(nèi)的磨針觀、十二元帥殿、太白樓、靈官洞、獻殿、真武殿、玉皇殿、天師殿、藥王殿、老君樓、天仙宮,雷聲峰的三官殿、玉皇樓、三星殿、雷祖殿。建筑群占地面積計233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84平方米。凌空塔為七級八面閣樓式磚塔,高30米,底層周長32米。始建于宋,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維修。老君樓位于隍城西南角,明嘉靖年間重修,建筑面積50平方米,為二室一大間轉(zhuǎn)角樓,殿內(nèi)壁間有明重修時金粉鑲嵌彩繪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共82幀。
文化底蘊
崆峒山古建筑群總體規(guī)劃嚴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顯示了工匠在特殊的地段上進行空間組織和巧妙運用建筑體量的智慧。老君樓內(nèi)的明代畫作《老子八十一化圖》為全國第二幸存者。建筑群所在崆峒山歷史悠久,風景優(yōu)美,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與道教文化有密不可分的淵源關(guān)系,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
入編國保檔案
據(jù)甘肅省旅游局披露,今年以來,崆峒山管理局文物管理所按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檔工作的要求,對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崆峒山古建筑群內(nèi)的單體建筑進行了逐項梳理和建檔,現(xiàn)建檔工作基本結(jié)束。這些檔案資料將報國家及省文物局,成為“國保檔案”,為進一步實施崆峒山古建筑群保護項目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