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腿陸龜(學名:Geochelone carbonaria,英文名:Red-footed tortoise)的原產(chǎn)地是南美洲北部,從巴拿馬東南部、委內(nèi)瑞拉、圭亞那、蘇里南、法屬亞那在、安第斯山脈北部、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玻利維亞西部,東至巴西、玻利維亞、巴拉圭南部范圍,并有可能在阿根廷北部。它們的分布范圍實在是很廣,還被發(fā)現(xiàn)幾個加勒比群島。
紅腿屬于中型陸龜,一般成龜在人工飼養(yǎng)情況下最多不超過40厘米(櫻桃紅腿成體只有20cm左右)。易養(yǎng)、活潑、尺寸不大,這些特點讓紅腿在美國很受歡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紅腿就被人走私到美國作為寵物龜,目前美國的紅腿已不依賴進口,本地的繁殖家已經(jīng)可以提供足夠的龜苗。
紅腿的自然棲息地范圍大概是從熱帶稀樹草原與森林的邊緣周圍的亞馬遜河流域。它們是雜食性動物,會進食各式各樣的植物,主要是水果,它們亦會進食草、花、菌類、腐肉和無脊椎動物。飼養(yǎng)紅腿的龜友一定會注意到紅腿特別的走路姿勢,這是由于在原產(chǎn)地植被茂密,它們必須昂首挺胸,腿把身體盡可能高的撐離地面。
南美洲和加勒比海的島嶼;亞馬遜河流域,包括巴拉圭,蘇里南,哥倫比亞,圭亞那,委內(nèi)瑞拉,巴西,厄瓜多爾。
紅腿陸龜也被發(fā)現(xiàn)于幾個加勒比海的海島上,但人們認為這個物種是在十七世紀被當作方便的食物來源而被引入的(Prichard and Trebbau,1984)。在它們分布的每個國家里,紅腿陸龜生存所面臨的大威脅是人類的過度捕獵(Walker,1989)。在它們的國家里紅腿陸龜作為食物來源被普遍獵殺。很有趣的是,陸龜被天主教教派認為是“魚”,在“圣周”期間,紅腿陸龜被大量吃掉(譯注:按照天主教的傳統(tǒng)習慣,在“圣周”即復活節(jié)前一個星期的封齋期間,信徒只能食素或海產(chǎn)品。)。紅腿陸龜被大量收集起來并運送到許多不同的南美洲城市里被當作美味佳肴來販賣。事實上紅腿陸龜能夠忍受長期的無食無水,這是另一種不同的進化優(yōu)勢,但也使這個物種的運輸變得簡單且有利可圖。棲息地的普遍失去和受到騷擾則是對紅腿陸龜種群的另一個威脅。
雖然已觀察到紅腿陸龜能夠繼續(xù)生活在改作農(nóng)用的土地上(Legler,1963),但和自然界的原始棲息地相比,它們的密度大大下降。生活在農(nóng)業(yè)用地的陸龜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如此之高的捕捉率或許就說明了這個差異。同捕獵或棲息地喪失相比,寵物貿(mào)易出口對紅腿陸龜生存的威脅要小得多,但同樣給它們造成了一個消極的影響。紅腿陸龜?shù)淖匀皇诽峁┝藘蓚€值得關(guān)注的地方,即過度捕獵和棲息地喪失對這個物種的影響,以及人工飼養(yǎng)和繁殖。
紅腿有著大的黃色的頭部和橘紅~紅色的四肢和尾部。殼微微暗黑的褐色,盾甲中央部分是微微的黃色。前腿有著銳利的鱗片,這些鱗片呈深紅色。紅頭象是亮橘色或者櫻桃紅色(這是來自巴拉圭及阿根廷的品種)斑點或斑紋,它們不會長得很大,一般長到40-50厘米。南方的品種在鼻孔的周圍腫大大而且呈球根狀的。成年的雄性會長大平均50厘米稍微比雌性大點。雄性有凹入的腹甲,這根其他陸龜一樣,并且有更低,更平更明顯的沙漏形的甲殼。當龜甲超過30cm時候,大部分的個體背甲兩個中央部分稍微凹下去而呈現(xiàn)像啞鈴一樣的形狀,但并不是所有的個體都是如此,其原因尚不清楚。紅腿有地盤意識但在野外的棲息地紅腿可以與黃腿共同分享它的領(lǐng)域。因為這兩種都在熱帶森林被發(fā)現(xiàn),在蘇里南,那里有森林和開放的草地(人類制造的),而紅腿確能夠走出森林到人工草地。黃腿象龜只是獨自呆在森林。雄性成熟體型大約30cm左右,雌性成熟體型約28~29cm,雄龜來的大一些,目前在野外發(fā)現(xiàn)的最大個體是44.4cm。雄龜特徵也與其他陸龜差異性不大,尾部粗長腹甲凹陷,紅腿陸龜特殊之處在于成熟的紅腿陸龜雄龜,甲殼兩側(cè)會有凹陷,所以又稱窄腰陸龜,不過少數(shù)雌龜也會有此現(xiàn)象。紅腿陸龜因分布廣泛,依照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因此外部型態(tài)及體形大小或者適應能力也都有所差異,基本上就算同產(chǎn)地的紅腿陸龜差異機率也都偏高,不過并無區(qū)分亞種,一般為大家所知的產(chǎn)于巴拉圭的紅腿陸龜,頭部及四肢色澤較紅,背甲還帶有白斑相當美麗,英文名為(CherryHeadRedFootTortoise)櫻桃色紅腿陸龜,國內(nèi)稱之為櫻桃紅腿,體型也較一般紅腿陸龜小一些,成熟體長大約15~20cm。
紅腿象龜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品種。雄性紅腿象龜?shù)谋臣组L度和和體重比雌龜更大,但不更寬或更高。和其他的陸龜品種一樣,雄性紅腿象龜有凹陷的腹甲。當紅腿象龜成熟時,雌雄個體都會形成一種獨特的身體中段的收縮,從上方俯視,紅腿象龜?shù)捏w型呈明顯的沙漏形。雄龜?shù)母鼮槊黠@。成年的雌龜更長更寬的尾部。紅腿象龜再生長發(fā)育中經(jīng)歷了一段體色的變化。
紅腿陸龜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品種。雄性紅腿陸龜?shù)谋臣组L度和體重比雌龜更大,但不更寬或更高(Moskovits,1988)。它屬于雨林型陸龜,與生活在荒漠地區(qū)的蘇卡達相比,習性截然不同。和其他的陸龜品種一樣,雄性紅腿陸龜有凹陷的腹甲。當紅腿陸龜性成熟時,雌雄個體都會形成一種獨特的身體中段的收縮(有人稱其為“緊身胸衣”),從上方俯視,這種陸龜?shù)捏w型呈明顯的沙漏形。雄龜?shù)倪@種“沙漏”外形比雌龜更為明顯。成年雄龜還長著比雌龜更長更寬的尾部。
紅腿陸龜在生長發(fā)育中經(jīng)歷了一段體色的變化。幼龜?shù)谋臣诪闇\黃色或角質(zhì)的底色,隨著長大上面的茶褐色或黑色斑紋會逐漸增多。成體的背甲為茶褐色或黑褐色的底色,每塊肋盾和椎盾的中心有淺黃色的環(huán)形花紋。腿部和尾部上的大鱗片的顏色各異從黃色到深櫻桃紅色,最鮮艷的顏色通常出現(xiàn)在成年雄龜之中。頭部大鱗片的顏色從淺黃色至鮮紅色(Legler,1963)。紅腿陸龜在體色范圍上有相當大的變化,因此沒人能準確地描述出每個個體。
雖然紅腿陸龜通常發(fā)現(xiàn)于相對干燥的草原和森林地區(qū),但這個品種也出現(xiàn)在潮濕的森林環(huán)境中。關(guān)于哪種棲息地才是它們的選擇存在著一些不同的意見。Walker(1989)宣稱紅腿陸龜更喜歡草原和干燥的森林地區(qū),可能只有極少數(shù)喜歡雨林棲息地。但另一些作家宣稱或者提出潮濕的森林才是選擇的棲息地(Legler,1963) (Moskovits,1988)。據(jù)報導紅腿陸龜在野外主要為草食,但也吃少量的動物性食物例如腐肉(Moskovits,1985)。紅腿陸龜在繁殖期開始時的雨季之后顯得十分活躍。雄性紅腿陸龜卷入爭斗,雄性競爭者會試圖將對手掀翻。我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幾乎每一種發(fā)生雄性爭斗的陸龜,雄性通常比雌性大。相比之下,在水龜品種中雄性通常比雌性小,而且不會出現(xiàn)雄性之間的爭斗。有人認為存在雄性爭斗的品種演化出了更大的雄性個體,是因為大個的雄性在這場較量中會有更高的勝率,才能和雌性交配,從而將它們龐大的體型遺傳給了它們的后代。演化出較小雄性的品種是因為小個的雄性行動更迅速,就能和許多雌性交配,從而將它們的這一基因傳了下來(Berry and Shine,1980)。在自然棲息地里,交配發(fā)生在雨季之后,從七月到九月,每窩卵從5-15枚不等(Medem,1962)。紅腿陸龜以及許多其他品種的陸龜,成熟很慢,所以經(jīng)過幾年也不會達到性成熟。這個因素,外加上相對低的產(chǎn)卵數(shù)量,使紅腿陸龜容易受到過度捕獵的影響。由于過度捕獵,過多的雌雄成體從種群中消失只剩下尚未成熟的幼體,因此,整個種群數(shù)量開始下降。雖然紅腿陸龜沒被列為瀕臨滅絕,但如果捕獵速度和棲息地喪失繼續(xù)保持在當前的水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就會變成現(xiàn)實。保護的努力包括野生保護區(qū)和國家公園的設立和保護,紅腿陸龜和其他動物在那里可以免遭捕獵(Walker,1989)。
紅腿陸龜雖然體型中等,但行走時卻需要較大的區(qū)域或用柵欄圍起來的區(qū)域。建議每只烏龜3平方碼(2.7平方米)。
紅腿是一種入門級的雨林型陸龜,雨林型陸龜對濕度要求比較高,對同類型陸龜緬甸陸龜原生地進行野調(diào)時發(fā)現(xiàn),其環(huán)境濕度在80%以上,密集分布區(qū)的相對濕度超過90%;如果環(huán)境濕度不足將更容易造成粘甲。溫度方面應該控制在25-30攝氏度之間,上佳溫度區(qū)間在26-28之間。雖然原產(chǎn)地在南美熱帶地區(qū),但是實際上,林下溫度并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高。
紅腿陸龜更喜歡在灌木叢和長草下度過大部分時間(確保植物無毒)。因為紅腿陸龜不是水生的,也不需要深水池來飼養(yǎng),所以龜必須有一個淺淺的清水池來飲用。
應在飼養(yǎng)場所的上方懸掛能發(fā)出UVB的全光譜照明設備,以促進維生素D3的合成,這對于吸收鈣質(zhì)是必需的。不管用何種方法,如果天氣良好,讓陸龜照射未經(jīng)過濾的、自然的日光會比較好。
雨林型陸龜都是雜食性的,并不是以前人們認為的植食性;實際上,紅腿、緬陸、凹甲一類的雨林型陸龜?shù)氖匙V有相當一部分的葷性食物。如果以荒漠型陸龜糧投喂或單純投喂素食,將影響紅腿陸龜?shù)陌l(fā)育進程,望注意,可適當喂食一些動物食物。
小龜每天都要喂食,每隔一天要在它們的食物上撒一些高質(zhì)量的爬行動物鈣補充劑。一年后,紅腿陸龜可以每隔一天喂食一次,每周提供兩次鈣。兩歲的龜和成年的龜應該每周喂兩次,每次都要加少量的鈣。
十字花科蔬菜和水果富含植物色素,如橘子,梨,蘋果,葡萄等,能增強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fā)頸部疾病,因此這兩種蔬菜和水果不應同時食用。
卵生蛋。每年產(chǎn)2-4窩,每窩5-15只蛋,孵化期4月,交配年齡4-5年,交配期7-9月。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再也不僅僅局限于對物質(zhì)的滿足,精神上也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人們開始飼養(yǎng)一些小寵物。先前大家多以飼養(yǎng)貓狗為主、現(xiàn)在逐漸對兩棲爬行動物情有獨鐘,龜和蜥蜴糞已成為“寵物一族”拿來炫耀的精品了。
紅腿陸龜(Geochelone carbonaria)多年來在爬行動物文化貿(mào)易中廣受青睞。這種中等大小的南美洲陸龜適應性強,漂亮,并展現(xiàn)出各種有趣的行為。雖然美國有眾多的紅腿陸龜飼養(yǎng)者(特別是其中大部分在佛羅里達),紅腿陸龜仍依靠寵物貿(mào)易進口。因此,作為南美生態(tài)環(huán)境中一個獨特而重要的物種,紅腿陸龜?shù)膬r格并不能反映它們的實際價值。紅腿陸龜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即CITES)附錄Ⅱ 的保護,這意味著該物種在未得到許可時不得從它的原產(chǎn)國出口。附錄Ⅱ中的動物不是按瀕危程度劃分等級的,而是考慮無節(jié)制的國際貿(mào)易容易造成的威脅 (Levell,1995)。盡管CITES的保護對這個物種的生存已產(chǎn)生了一些積極的作用,但在其原產(chǎn)國境內(nèi)仍有大量處于危險之中的紅腿陸龜無法得到CITES規(guī)則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