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灶島“萬人墳”地址在三灶鎮(zhèn)竹瀝山?!捌摺て摺北R溝橋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了全面的侵華戰(zhàn)爭,1938年1月17日,日軍6000多人在三灶島蓮塘灣登陸,日軍登陸后就在島的南部修建飛機場,設立以藤田中將為首的海、陸、空軍組成的司令部,把三灶作為侵略華南的軍事基地,日軍為其軍事上的需要,在三灶島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是年農(nóng)歷3月12日,日軍洗劫魚弄村,386人遭槍殺,13日,日軍燒毀了上表、鄧家灣等36座村莊和164艘漁船,他們強奸婦女、殺戮兒童,在全島施行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14日,日軍又將抓來的男女老少,2000多人分別在草堂沙崗、蓮塘灣沙灘、春園祠堂、石灣關帝廟前、魚林先鋒坑、青灣等地進行集體槍殺,短短三天內(nèi),島上北部村落被焚為焦土,尸橫遍野,慘絕人寰。
在淪陷八年中,日軍殺害我三灶同胞2891人,餓死3500人,同時還將從朝鮮、臺灣以及萬山、橫琴等地抓來修機場的3000多名民工秘密殺害,日本投降后,逃離的群眾陸續(xù)返島,1948年,他們收拾死難同胞骨骸埋葬于上茅村等,1979年將骨骸遷葬于竹瀝山。1983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1000平方米。
為了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珠海市計劃重新擴建三灶島萬人墳,并以800萬元經(jīng)費建造三灶島侵華日軍暴行及罪證陳列館。計劃會令原本萬人墳的范圍,增至逾四萬平方米。館場地包含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兩層樓館﹑紀念碑和紀念公園。早在2010年,三灶鎮(zhèn)和金灣文物部門就開始醞釀將上述日軍侵華罪證整體打包,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有意開辟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三灶島侵華日軍罪行遺跡”位于珠海金灣區(qū),成為珠海此次入選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名單的文物。
“三灶島侵華日軍罪行遺跡”由日軍機場遺址、碉堡、彈藥庫、“慰靈”石刻、日軍慰安所、興亞第一國民學校遺址、興亞第二國民學校遺址、萬人墳和千人墳等組成。
陳列館展示內(nèi)容:主要是日軍侵略三灶島時的暴行,還有華南地區(qū)特別是粵港澳地區(qū)中國人民抗日斗爭歷史。館內(nèi)陳列的文獻資料﹑日軍侵華罪證和圖文史料,實行愛國主義教育。紀念碑是悼念和奠祭抗日死難同胞的場地,碑文擬向珠海市社會大眾公開征集。紀念公園廣植松樹﹑柏樹和菊花等「君子植物」,令到休閑區(qū)域有著一股莊嚴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