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遺存
王脖子山遺址群包括王脖子遺址、富江村遺址和沙場遺址。遺存器物豐富,其中石器有打制石器、壓制石器、磨制石器及玉石飾件;骨器有骨錐、骨甲片、骨角器等;陶器均為夾砂陶,有灰質陶、黑陶、褐陶、紅衣陶、彩陶等,可辨器形有陶支座、豆、鬲、盆、缽、碗、甕、泥網(wǎng)墜、紡輪模具等;銅器主要有扣、鈴、鏃、耳環(huán)、管飾等;鐵器有?NC125?頭、鏟、斧、削等。
王脖子山遺址位于巴彥縣西南11公里,松花江北岸二級臺地的隴崗上,因地形酷似烏龜?shù)牟弊由烊胨苫ń穆┑?,故俗稱“王脖子山”。為新石器時代延續(xù)到漢代的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82年,1993年春和1994年春又先后兩次對遺址進行調查和復查。遺址長約1200米,寬約500米,面積約60萬平方米。遺址西側和南側暴露出的文化層厚約1.5米,遺物復雜豐富,文物價值較高。采集到的大部分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遺物。主要遺物有石器、骨器、陶器、銅器、鐵器等。王脖子山遺址群的諸多古代文明遺跡印證了巴彥悠久的歷史。也為研究巴彥縣自然、歷史、人文、資源、文化和發(fā)展進程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王脖子山遺址群是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