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下龍頭古墓群位于下龍頭村,2007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通化市南頭屯古墓群捆綁稱為“江沿墓群”。年代大概是漢代至唐代,墓群分布面積約為28600平方米,現存墓葬46座。墓葬大小不一,性質各異,大致分為三種,方壇階梯石室墓、方壇階梯壙室墓和積石串墓三種。
地理位置:位于通化市東昌區(qū)金廠鎮(zhèn)江沿村6組,通化縣快大茂鎮(zhèn)下龍頭村與龍崗村之間的渾江兩岸階地上。
研究價值:
通化江沿遺跡群的調查報告指出:“該遺跡群集遺址、墓葬和祭祀址為一體,展現出相對獨立而完整統(tǒng)一的社會體系及古代國家的雛形。根據該遺跡群的地理位置、周圍環(huán)境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初步確認為是卒本夫余的初居地———卒本川。兩個墓群中不同的墓葬形制為高句麗族源的研究提供了可參考的實物資料。對高句麗民族起源、國家與政權的建立等重大學術問題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p>
通化江沿遺跡群是繼黑龍江三江平原漢魏古城群之后,又一處反映多層次社會結構和早期國家雛形的重要遺存,這一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考古發(fā)現為我國東北古代文明與國家的起源、探索早期國家的誕生與發(fā)展之路和渾江流域古代民族演進提供了最新的實物資料。但調查報告將足,且通化距離高句麗的建國之地桓仁五女山城過于遙遠。但此說不乏為高句麗早期歷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說。
通過綜合考察和梳理渾江流域貊族(高夷)這種獨特的以石構墓、青銅短劍等為典型特征的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材料,可知這一地區(qū)的貊族遺存與遼東半島甚至遼西地區(qū)、朝鮮半島等地青銅時代古族文化有諸多相似之處,表現出了一些相近的文化特征:其一,喪葬習俗均以石構葬具為主,表現為形制不同的大石棚、小石棚、積石墓、石棺葬、石蓋葬等,這種墓葬形制深刻影響了后世高句麗、渤海的喪葬文化。葬俗中普遍流行火葬,這種火葬習俗在古遼東青銅時代廣泛存在,特別是渾江流域的火葬墓直接影響了高句麗的火葬習俗。其二,出土器物表現出明顯的“銅石并用”特征,石斧、石錛、石刀、石鏃等石器與帶有濃厚地域特征的青銅短劍相伴而出。青銅短劍是東北地區(qū)青銅時代特有的青銅制品,關于東北青銅短劍的研究學界已有大量成果面世。日本學者曾稱其為“遼王天姿,王禹浪,王俊錚:渾江流域的古代歷史與文化寧式短劍”,王綿厚先生將曲刃青銅短劍與銎內啄戈、管銎式斧、環(huán)首銅刀并列為遼河流域青銅時代典型的北方銅器。林沄先生認為東北系青銅短劍“應是穢貊(包括高句麗、夫余等)、真番、朝鮮等族的祖先所共有的一種遺物”,此說甚確。但渾江流域所處的群山環(huán)抱、山河相間的相對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也造就了該地區(qū)文化濃厚的地方特征。渾江流域位于千山山脈以北,貊族遺存表現出與千山山脈以南、深受山東半島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影響的文化類型如大連小珠山文化、雙房類型等不同的文化內涵,渾江流域貊族遺址和石構墓葬中極少出土三足器,這與遼東半島南部同類遺存多泥質灰黑陶和三足器表現出了強烈的不同。陶器幾乎均為夾砂褐陶或灰褐陶,也有少量夾砂紅褐陶,鮮見耳。這種陶耳裝飾在后來的高句麗陶器中較為常見。渾江流域貊族陶器均為手制,燒制火候較低。陶器多素面或紋飾簡單,與同期的東北遼西的夏家店下層文化、松花江上游的西團山文化、牡丹江流域的鶯歌嶺文化、遼寧中部的高臺山文化等均有顯著差別,與遼東半島南端郭家村遺址等所反映的小珠山上層文化陶器所見各類紋飾也有差異,也較少見新石器時代以來東北地區(qū)廣為流行的筒形罐“之”字紋。
除此之外,渾江流域的貊族葬式以半地下式的積石冢和地下石棺墓、石蓋墓等為主,較少遺存如遼東半島一樣規(guī)模宏大的石棚文化。渾江流域還是高句麗民族的起源地,但渾江流域在朱蒙自夫余率部南下到來之前,這里居住著早期高句麗五部之一的“涓(消)奴部”,即“沸流國”。《三國史記》卷13記載:“沸流國王松讓曰:‘我累世為王’?!薄度龂靖呔潲愔??!边@里的“桂婁部”即是朱蒙所建的高句麗。據所征引史料可知,“累世為王”的“涓奴部”即“沸流國”被以朱蒙為首領的“桂婁部”取代,高句麗政權核心發(fā)生了王權更迭。關于“沸流國”的地望,學術界已有所討論,“沸流”即“富爾”,故應在渾江支流的富爾江流域尋之。
近年撫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富爾江上游的新賓縣境內發(fā)現了孤腳山山城、轉水湖山城、黑溝山城等高句麗早期山城,其中黑溝山城建筑形制及出土器物與渾江流域的五女山城、柳河縣霸王朝山城等相似,為在富爾江流域探索沸流國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