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衡故居位于寧鄉(xiāng)市沙田鄉(xiāng)長沖村杓子沖,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傳統(tǒng)土木結構,典型江南民居風格。故居座東朝西,粉墻黛瓦,土磚院落,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平方米,大小房屋23間。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1876-1935)在此出生并度過了青少年時代。
何叔衡故居為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坐東朝西,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800平方米。
整體建筑為土木結構,均為兩面坡懸山頂,屋面蓋小青瓦,土磚墻體,平頭槽門。門額上端懸掛廖沫沙題寫的“何叔衡烈士故居”七字橫匾。槽門上掛著胡耀邦書寫的“何叔衡同志故居”匾額。主體建筑呈倒“凹”字形布局,面闊三間,一進兩間,共有正房、左右?guī)康却笮》课?3間。正堂屋高大亮爽,雙頁木門,方格窗。檐下走廊,中辟天井,南側有水井。前坪里安放著何叔衡半身塑像,門內地坪長35米,寬23米,穿過地坪即為正堂屋。雙頁木門,方格窗。檐下走廊,中辟天井。
1972年后多次維修,復原陳列有何叔衡及其父母住房、書房等,以供瞻仰懷念。屋前有田園、小塘,屋后崇山峻嶺,左為馬里山,右為大樹山,有清泉自后山而下,繞宅而流,風景宜人。
成人票:10元
兒童票:5元
8:00~18:30
暫無公交直達,可以做火車或乘大巴到達寧鄉(xiāng)縣,然后坐旅游大巴前往。
停車費:5元/小時
導游費:視導游公司而定,因為價格與季節(jié)相關,所以詳細信息請咨詢導游公司。
租車費:包車的費用大概在80-100元左右,具體價格請與當地司機協(xié)商。
其他消費:購買當地旅游紀念品,特色禮品,食品。
1,景區(qū)內及附近山林禁止吸煙
2,宗教場所限制游客攜帶60厘米以上長香進入寺內,請勿購買超標香。
3,在您燃香祈福時,請注意身邊其他游客的安全,防止燙傷。
4,景區(qū)內花木多為保護樹種,請不要攀折。
5,請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殿堂內佛像禁止拍照。
6,為了您自身的安全請不要前往景區(qū)內未開放區(qū)域游覽,游覽中如遇到問題,請告訴您身邊的工作人員,以求最快的解決。
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寧鄉(xiāng)人。1914年,何叔衡與毛澤東相識于長沙,二人志同道合,成為摯友。1918年4月,何叔衡與毛澤東、蔡和森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曾任執(zhí)行委員長。1920年與毛澤東等發(fā)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并參加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黨的一大。會后,任中共湘區(qū)委員會委員。1927年馬日事變后,在上海為黨創(chuàng)辦地下印刷廠,開展黨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與徐特立、吳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編在特別班學習。徐特立曾說,在莫斯科,我們幾個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國后,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營救被捕同志,組織革命者去蘇區(qū)。
1931年11月,何叔衡到中央革命根據地,與毛澤東等參加了中央工農政府的領導工作。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和中央政府臨時法庭主席等職。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中央根據地堅持游擊戰(zhàn)爭。1935年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建途中,在長汀突圍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時年59歲。
何叔衡故居于1983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7月被湖南省委宣傳部公布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3年,何叔衡故居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故居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