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閩中山水奇秀以武夷山為第一,而武夷之魂在九曲溪,九曲溪澄澈清瑩,經(jīng)星村鎮(zhèn)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風景區(qū),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
九曲溪發(fā)源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桐木關(guān)的西北角,全長62.8公里,流域面積(匯水面積)526平方公里,自西向東流至武夷宮匯入崇陽溪。526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列入自然保護區(qū)范圍的有125平方公里,列入風景名勝區(qū)范圍的有37平方公里,以及九曲溪生態(tài)保護區(qū)364平方公里。
九曲溪景區(qū)面積5.18平方公里,是安遠三百山千百條溪澗匯集的小河,注入東風湖前的一段河灘,河道曲曲折折,山環(huán)水繞,形成幾處磊彎道。淺灘和深潭一個接一個。兩岸山峰夾峙,森林茂密,視覺空間愈向里愈封閉,常莫辨水之去來。其間主要景物景觀有雙乳峰、犁尖峰、師椅飛泉、釣鉤潭、鐵板巖、巨蚌出水、仙指峰、神鱷游潭等。
九曲溪發(fā)源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黃崗山南麓,全長60公里,流經(jīng)景區(qū)9.5公里,山挾水轉(zhuǎn),水繞山行,自有風情。游人可自星村碼頭憑籍一弓形古樸的竹筏,隨波逐流,飽賞山水大觀,抬頭可覽奇峰,俯首能賞水色。“曲曲山回轉(zhuǎn),峰峰水抱流”,是九曲溪傳神的寫照;“坐觀天入峽”、“灘淺石攻舟”,則是詩人郭沫若高度的概括。坐筏遨游,側(cè)耳可聽溪流,伸手能濯碧波,極目可見兩岸怪巖嶙峋,景致萬千,令人賞心悅目。
玉女峰
玉女峰亭亭玉立于二曲溪南,突兀挺拔數(shù)十丈。峰頂花卉參簇,恰似山花扦鬃;巖壁秀潤光潔,宛如玉石雕就,乘坐竹筏從水上望去,儼然是一位秀美絕倫的少婦。玉女峰和大王峰隔岸相望像一對脈脈含情的情人,鐵板嶂橫亙其間,好像故意從中作梗。也許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引發(fā)了騷人墨客的豐富聯(lián)想,于是就繪影繪聲地編出了大王與玉女這一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
鐵板嶂
鐵板嶂位于大王峰南面,像一堵城墻橫亙在大王峰與玉女峰之間,因石崖峭削,色如鐵板而得名,巖上有泉數(shù)道瀉下入仙桃澗,大的汨汨而流,小的滴滴滲出,每逢雨季,水漫崖壁,寒光閃閃,遠遠望去就像鐵板一塊了。巖下沿溪羅列有仙猿石,儒巾石等怪石,形態(tài)各異,形態(tài)各異,妙趣天成。要領(lǐng)略鐵板嶂的氣息,非得深入其境不可,從武夷宮沿溪到萬春園、止止庵,過了仙桃澗,到鐵板嶂的東壁,拾級盤回而上,便可登臨崖上,幽寂曲折的石徑,旋繞在修竹的繁陰下,鳥鳴蟬噪,意境幽美。
藏峰
小藏峰位于三曲溪南。亦名仙船巖、船場巖。小藏峰的“架壑船棺”尤以凌空懸掛的驚險之勢而形成稱奇千古的勝觀。泛舟九曲,仰望峰頂,但見千尋絕壁隙間縱橫交錯地插了“虹橋板”,上擱“兩船”半在隙內(nèi),半懸于空中,風雨不毀,令人嘆為觀止。
小藏峰北壁,有一石穴,名“飛仙臺”。穴中也有一只船棺,峰頂有宋代良相趙抃吏隱亭。
仙館巖
仙館巖位于玉女峰北,橫亙溪西,與溪東仙榜巖遙遙相對。仙館巖名稱來自巖上一個巨大的洞穴。在這個洞穴里,有幾塊巖石如幾榻,人們便傳以為“仙家翰墨之館”,也就是所謂的學堂。因此仙館巖又有學堂巖之稱。
仙館巖半壁,有一個填著白粉,封閉得嚴嚴實實的石洞,洞的下方,還嵌著一塊青石小碣。據(jù)《武夷山志》載:洞內(nèi)秘藏的,是所謂武夷十三仙人之一的魏王子騫的顱骨,而青石小碣上勒的,則是明代樊獻科撰寫的《藏仙蛻記》。遺憾的是《藏仙蛻記》碑石于1992年5月21日晚被盜。
仙榜巖
仙榜巖位于仙館巖東面,以其橫亙之形似榜而得名。在它平曠的巖壁上,布滿了龜裂的痕跡,相傳這是所謂“蟲文鳥篆”——仙家的榜文。仙榜巖的半壁,有一片墨錠似的巨石,緊貼著巖壁,古人稱之為“翰墨石”。石上生長著一株古老的桂樹,就像插在瓶里的一束鮮花?;ㄩ_時節(jié),清香四溢,游人至此,莫不為之陶醉。
巖下有幾塊露出水面的石頭,形似道冠,叫“道冠石”,有三個小孔的,稱“三杯石”,還有一塊石頭,水激石撞,聲如音樂,名“水樂石”。
在仙榜巖北面,有會仙巖,巖上叢石嶙峋,竹木蓊郁,巖頂有石平坦,曰“拜章石”。相傳這里是古時仙人聚會的地方,故名。巖下有一山澗,名“金井澗”,溯澗入谷,便是清幽雅致的金井坑。這里峻峰環(huán)立,流水潺潺。會仙巖的西面是升日峰。升日峰的西面為上升峰。過了上升峰,便是仙游巖。拾級而上有明代崇安江騰輝建的夢筆山房。
小九曲
小九曲位于御茶園北面,這里巨石羅列嵯峨,石上有峭壁,有穹崖,有裂罅,有洞穴,還有幾竿翠竹,低垂水上,乘筏洄游其中,好似在九曲溪里一樣,左盤右旋,極盡天然曲折之妙,小九曲因此得名。不過要注意,小九曲只容得下單筏進入其間,而且沒有回旋的余地。
小九曲北岸,有一座臨水而立的巉巖,巖壁上勒有“小九曲”三字,相傳是朱熹的真跡,由此登岸,沿石徑盤旋而上,繞出巖頂,東望大藏峰金雞洞,近在咫尺,洞內(nèi)的古物,仿佛伸手可及。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陽光直射洞內(nèi),是拍攝洞內(nèi)古物的最好時機。從這里俯瞰小九曲,巉巖如卵,碧水回流。修篁輕拂,輕舟蕩過,宛如人間仙境。溯小九曲而上,可看到一塊巨石,石上裂一罅,如同利劍所劈。相傳這是控鶴仙人試劍之處,故名“試劍石”。
小九曲是武夷一處重要的文化遺址,明代學者浦城人占建龍為紀念宋代大學者占體仁(公元1143-1206年)、占景仁(公元1200-1340年)創(chuàng)立雙仁學院,與友人切磋理學,盛極一時,現(xiàn)遺址尚在。清代為泊庵。巖上有石刻:“龐公吃茶處”、“應接不暇”、“此大塊賜我文章耳”、“真山水”等多幅,與名山相輝映。
御茶園
四曲溪南有一片依山傍水平地,這就是元代皇家御茶園的遺址。武夷山產(chǎn)茶歷史悠久。據(jù)《崇安縣志》記載:唐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武夷山一帶已有蒸焙后研碎而塑成團狀的“研膏”茶制造。這便是最早的武夷巖茶。
武夷茶的入貢,給武夷山的茶農(nóng)帶來深重的災難。封建統(tǒng)治者為滿足口腹之欲,苛索不已,貢額逐年增加,到元末,每個貢茶已增至九百九十斤。茶園官吏為完成上交貢額,便對茶農(nóng)進行殘酷的敲榨勒索,茶農(nóng)不堪其苦,被迫逃亡,造成茶園荒蕪,茶樹枯萎。到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官府不得不停辦茶場。此后,這個有著二百五十多年歷史的御茶園被廢棄了。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又名呼來泉)。
御茶園在中國烏龍茶制作工藝變革中,做出了卓越貢獻。武夷巖茶的生產(chǎn)一直到了清代初年,才得以重新恢復和發(fā)展,但巖茶的產(chǎn)地已從御茶園一帶轉(zhuǎn)移到山北一帶了。
大藏峰
大藏峰位于四曲的東面,這是一座巨大的巖峰,陡峭千仞,橫亙數(shù)百丈。山巔聳拔如檐,巖溜皆滴落水中,叮叮咚咚地敲擊著水面,恍如鳴奏著悅耳動聽的琴音。舟過其下,令人有“甘午吹陰風,晝氣黯若夕”之感,人語棹聲,空壁回聲,饒有趣味。
大藏峰下是深不可測的臥龍?zhí)?;大藏峰半壁有兩個洞穴,一上一下,相去不甚遠。上為雞窠巖,洞內(nèi)有一團稻草,不知何時擱此,至今仍不腐不朽;下為金雞洞,內(nèi)小外大,洞口有虹橋板,洞內(nèi)藏有幾具船棺。據(jù)史籍記載,峰頂有超真亭、仙史館,均已廢圯。
大藏峰后有鳴鶴峰,上有凝真洞、仙機洞。仙機洞中有古代木板一橫二豎,俗稱仙機,風吹谷鳴,仿佛有仙人開動織布機,飛梭促織,故稱仙機。前有巖名宴仙壇,傳說是仙人在九曲溪招待客人之地。
更衣臺
隱屏峰對岸,巍然一石,突兀競秀,是為更衣臺。臺下環(huán)繞著茂密的竹叢,那青碧一色的峰石,倚托在綠竹叢中,分外幽雅。更衣臺是可以攀登的。溯魚渡澗西行,到了臺下,拾級而上,便可登臨其頂了。更衣臺不高,但石頂突出,有著廣闊的視野,環(huán)眺九曲名峰巨石,幾乎都能收入眼底。清人鄭恭說:“眺奇簇秀,是斯臺之勝也”。相傳為魏王子騫等仙人沐浴更衣之地,從此處飄然直上天柱峰,升天而去。更衣臺上有大幅石刻“玉皇大天尊”、“滄浪之水”等。
響聲巖
響聲巖又名下城高,位于六曲溪南,由于溪岸兩邊高峰林立,使這里形成了一個既深且廣的巖壑。每當人們乘筏經(jīng)過,一陣陣歡聲笑語,便會招來一陣陣空谷響答,此呼彼應,饒有妙趣,故名響聲巖。
響聲巖上,有宋、元、明三代的摩崖石刻近二十條,其中有四條是出自朱熹的手跡,如“逝者如斯”等。宋淳熙乙未年(公元1175年)兩條題刻,是武夷山迄今所能辨認的年代最早的石刻,它刻在九曲溪特定的環(huán)境中,千古不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者雖然遠遠地離去,“萬物相隨而出,如斯然也”。先哲這四個大字,寓典精妙,字字珠璣,含蓄雋永,意味盎然。過往游客無不被這書撰俱佳的作品所吸引,舍舟登岸,駐足欣賞,贊嘆不止。
城高巖
城高巖又名上城高、神皇巖,位于七曲溪南。四面陡壁,拔水而立,就像是一座巍峨的石城。巖北壁的蹬道,是登臨城高巖的唯一途徑。巖上有明代所建的城高庵遺址。庵的四周,生長著品種繁多的竹類,像世上罕見的雙竿竹就出產(chǎn)在這里。
城高巖下的深潭,叫放生潭。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端午節(jié),山中道士奉旨在城高巖上設(shè)壇祈禱,爾后就在潭內(nèi)放生。此后,九曲溪內(nèi),就禁止捕魚了。放生潭水深而清,魚石可見,動中有靜,意境可佳,著名美術(shù)家黃鐘駿即興題詩:俯仰兩青空,舟行明鏡中。
鼓子峰
鼓子峰又名雙乳峰,并蓮峰,是八曲的最高峰。從三仰峰麓迤邐而西,聳拔于群峰之上。鼓子峰之所以名為鼓子,是因為峰的半腰有石如鼓,一經(jīng)敲擊,就砰砰作響,如同鼓聲一般,傳為武夷仙人擊鼓之處。但從它的山形來看,卻像是一對豐滿的乳房,所以它又有個雙乳峰的美稱。明代,司馬趙孔昭來游武夷山,稱之為“并蓮峰”。乘筏從溪上望去,兩座突兀而出的峰巒,大小相似,形狀如一。南向的巖壁,圓頂尖頭,上突下嵌。每當朝云出岫之時,浮現(xiàn)云端的峰頭,確像兩朵并蒂的金蓮花,仰天怒放,輝耀碧空。
鼓子峰下有唐人王子欽創(chuàng)建的石鼓道院遺址。半壁的亂穴中,遺有“虹橋板”的殘片。峰的西面巖壁上,有一巖洞,外隘中寬,可容數(shù)十人,相傳為吳道人修煉處,洞右小穴里還存放有吳道人的遺蛻,故洞名為“吳公洞”。峰麓有宋人葉夢鼎所建的石鼓書堂遺址。
星村鎮(zhèn)
星村鎮(zhèn)是武夷山風景區(qū)內(nèi)一個大集鎮(zhèn),文化繁榮,歷史悠久,是武夷巖茶的集散地。曾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星村桐木盛產(chǎn)“正山小種”紅茶,獨具風味,品質(zhì)特佳。遠銷英國,深受西方市場的青睞。由于經(jīng)營有道,茶興商茂,各路茶商云集星村,盛時有茶莊百余家,熱鬧非凡。一度為星村分縣,旅游業(yè)的崛起,為星村發(fā)展經(jīng)濟注入生機。
星村鎮(zhèn)現(xiàn)是游九曲的起點,設(shè)有武夷山市九曲溪竹筏旅游總公司,分管1、2、3號碼頭,現(xiàn)有竹筏240張,日泛竹筏最高突破800張,服務周到,游客堪稱方便。
游覽九曲溪的水上工具是古樸的竹筏(古時"箄",當?shù)厝私兄衽牛Wび^山,極目皆圖畫,丹山、碧水、綠樹、藍天、白云相映成趣,呈現(xiàn)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繽紛的色彩美。沿途看到奇峰相疊、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錯的山巒,如旌旗招展,那氣勢磅礴的巖峰,如萬馬奔騰。展示了大自然中極富韻味的參差美。武夷山以竹筏為游覽交通工具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于它浮力大,吃水淺,輕便靈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駕馭。它可以平穩(wěn)地漂過深潭,也可飛快地滑下淺灘;可以靈巧地避開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劇地轉(zhuǎn)彎。人坐筏上無遮無攔,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無噪音、無污染,抬頭可見山景,俯首可觀水色,側(cè)耳能聽溪聲,伸手能觸清波,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剛?cè)嵯酀???梢哉f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畫中游"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發(fā)翁嫗,仍可盡情漫游,遍覽山水之美。
竹筏票價:130元/人,一張排乘坐6人,遇漲水乘5人,超水位停排,瀏覽時間大約100分鐘。
是從武夷宮按曲序逆流而上。自崇桐公路開通后,游人則是從九曲到一曲順流而下,這樣隨波逐流,更加輕快、迅疾。游九曲,所乘之舟為8-9根去皮毛竹烤后扎成。吃水淺、浮力大,游人乘坐安穩(wěn)舒適,視野開闊,可見山景,能賞水色,九曲溪漂流而下,疾徐相間,既輕松愜意,又有驚無險,是現(xiàn)代旅游中頗帶刺激性的旅游項目。
竹筏漂流票價:100元/人,保險費2元/人,每筏乘坐6人。
現(xiàn)有武夷山東站和武夷山北站兩個高鐵車站可以到景區(qū),從地理位置來看武夷山東站位于武夷山景區(qū)偏東方向,武夷山北站位于武夷山景區(qū)以北。
其中,武夷山東站到武夷山景區(qū)的旅客可乘坐K1路公交車往返景區(qū)和車站。距離武夷山閩越王城博物館僅8公里路程。
武夷山北站位于武夷山市北城新區(qū),可搭乘接駁巴士前往景區(qū)。
福建省的南平、邵武和江西省的上饒是進出武夷山的口子,每天都有客車往返,其中從上饒到武夷山的班車票價為30元左右,4小時可到達;從邵武到武夷山車程3小時,票價2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