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巖位于肇慶市北約4公里處,其風(fēng)景自古就以“峰險、石異、洞奇、廟古”而著稱。七星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主體由閬風(fēng)巖、玉屏巖、石室?guī)r、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波巖七座石灰?guī)r山峰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近600公頃湖面上,20多公里長的林蔭湖堤,如綠色帶飄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里湖連結(jié)在一起,湖光山色,綽約多姿。
七星巖景區(qū)還有廣東罕見的龐大石刻群,保存著唐代以來的石刻489題(七星巖摩崖石刻),具有重要藝術(shù)價值和科研價值。位于七星巖東面的仙女湖風(fēng)景優(yōu)美,每當(dāng)太陽西下的時候可以觀賞到臥佛吞日的自然奇觀;七星湖與仙女巖之間的湖面上建有東方禪林,在這里游客可以領(lǐng)略到禪趣。七星巖在1982年成為國務(wù)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
七星巖摩巖石刻群是蜚聲中外的文化遺跡之一。唐開元年間有名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石室洞口留下全國著名的《端州石室記》。此后,唐朝李紳,宋朝包拯、周敦頤、郭祥正、黃公度,明朝俞大猷、吳國倫、郭都賢、陳璘,清朝黎簡、馮敏昌等都在洞內(nèi)外留下了大量的詩文或題名。七星巖摩石刻計有630余幅,僅石室?guī)r內(nèi)外就有333則。石刻中各種字體皆備,篆、隸、楷、行、草俱全,并包括自唐以后各朝代、國內(nèi)各地以至日本人的作品;且這些石刻所處地點比較集中,面貌比較完整。其中李邕《端州石室記》、馮敏昌的《七星巖五首》、黎簡的《南服隕石》被稱為七星巖石刻詩詞的三絕。石室洞內(nèi)外的摩崖石刻,不僅是一首首文情并茂的山水詩,而且是千年滄桑歷史印記。故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陳毅撰詩稱它是“千年詩廊”。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室洞在七星巖諸洞中開辟最早,景物也最多。唐李邕的《端州石室記》具體描寫他進洞后的感受。石室洞穹窿高大,東有黑巖水洞,西通碧霞洞,北連璇璣臺蓮花洞,千百年來,多姿多彩的景物,給人們開辟了如夢如幻的神話世界。
玉屏巖與閬風(fēng)巖相連,巖南坡壁立如屏,面湖向日,有溫潤之氣,無蕭殺之風(fēng),常年綠樹茂密,蒼翠欲滴。夏秋間潔白的雞蛋花和劍花,滿山滿樹,芬芳馥郁?;ㄈ缬?,石如玉,名為“玉屏”,加之滿巖的常綠樹,名為“玉屏疊翠”,恰如其分。玉屏巖為道教名山,山上有三仙觀、玉皇殿等寺廟,存有仙氣、靈氣,常年香火鼎盛。玉屏山道上沿途有十友亭、狀元碑、三仙觀、八音石、含珠逕、玉皇殿、待月臺、小石林等眾多勝跡。
水月宮為七星巖景區(qū)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寺院,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萬歷三年重修擴建,后被廢,崇禎九年又重建,并塑“摩利支天”(即觀音菩薩)銅像。1958年春國家又撥款重建。據(jù)說在水月宮誠心燒香朝拜的信眾往往都得到觀音菩薩的明航,故朝拜者甚眾。
最佳觀賞點在七星橋東側(cè)。遠處的天柱巖如擎天一柱,上有摘星亭。兩岸翠籠,一片湖光,景色入畫。天柱巖高約114米,是七星巖中最高峰,一峰峭立,高聳入云,恰如獨柱擎天,峰頂?shù)恼峭?,是七星巖最高建筑。天柱巖懸崖峭壁,怪石崢嶸,棧道高懸,登高攬勝,無限風(fēng)光。有詩云:“星從天上摘,人向北斗行?!?/p>
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原名大覺寺,因殿內(nèi)供奉著呂洞賓、漢鐘離、李鐵拐三仙塑像而得名。建筑坐北向南,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郁郁蔥蔥,形成“峭壁森林”之絕景,極具仙氣靈氣,為少有的風(fēng)水之地。
七星巖牌坊坐落在肇慶市區(qū)中心,位于端州路與天寧北路口交叉的廣場上,牌坊為一跨三門,牌樓正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朱德題書“七星巖”三字。這里是七星巖景區(qū)南入口的標(biāo)志。
牌坊后是層次分明的遠山近水,廣場內(nèi)有大型噴泉和演出舞臺是重要的文化娛樂場地。牌坊內(nèi)外是游客集散之處,在此既可觀賞肇慶的城市風(fēng)貌,又可觀賞七星巖遠近勝景。
敞天石洞俗稱出米洞,又名敞天財神洞。洞內(nèi)如廣闊的廳堂,穹頂露出一個直徑約5米多的天窗,光線向洞內(nèi)射照,故此洞是七星巖最明亮的溶洞。洞中有石峒古廟,始建于初唐,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廟中供奉的周氏神,四鄰鄉(xiāng)親朝拜者甚眾。洞口左側(cè)湖畔,有一水潭,成半月形,潭水清澈見底,終年不涸。傳說此潭可通七洲五洋,又傳說此潭潭底有神龍潛伏,苦心修煉,呼風(fēng)喚雨為農(nóng)民造福,古稱此潭為“歇龍?zhí)丁薄?/p>
最佳觀賞點在五龍亭對開水月堤處。過七星橋往左行,行數(shù)十米即到往五龍亭的路口,在路口旁的巖壁上,鐫刻著六十年代初,人大副委員長沈鈞儒題的“水月巖云”四字。站在五龍亭對開水月堤仰望石室?guī)r,巉巖峭壁,高入云天,俯視湖面,水平如鏡。山巖入水,景色怡人。若在夜晚玉兔高懸時,還可領(lǐng)略水、月、巖、云人間天上渾然一體的情趣。
在中心堤與水月堤的交匯處,有三棵長得特別茂盛的榕樹,臨湖邊建有一組古樸亭臺,于此休息觀景,一幅幅山水風(fēng)情畫展現(xiàn)眼前,盡顯山水之美。是本市市民最喜愛的游憩場所,每逢早晨和傍晚,這里更是熱鬧非凡。
最佳觀賞點在閬風(fēng)巖腳與水月堤交接處。每逢春光三月,玉屏巖湖岸的宮粉紫荊百花爭艷競放枝頭,成為一片花的海洋,把七星巖的山水裝點得更為嫵媚清秀。
珓杯石位于閬風(fēng)巖以東,四面環(huán)水,面寬約50平方米,高40余米,小巧玲瓏,郁郁蒼蒼,石外形似問卜的珓杯,故名曰珓杯石?!睹駠咭h志》曰:“此石乃閬風(fēng)巖之輔,天生萬物,其構(gòu)造之妙,有主必有輔,有正必有奇,凡物必有扶助,有襯托,然后能成美觀?!比缃翊耸越ǖ桃院?,湖面擴大,就更加優(yōu)美迷人了。
在阿坡巖巖腳,有一巨大的“佛”字,這是前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的手筆。這里有“東方三圣”、“西方三圣”、“佛祖”、“招財佛”、“五百羅漢”等。另外,在秀美、動人的仙女湖畔,你還可以觀賞到“臥佛含丹”的天然奇觀:每當(dāng)清明或重陽的傍晚,紅彤彤的太陽徐徐而下,不偏不倚剛好落在天然大臥佛的嘴上,天地靈氣發(fā)出耀眼光芒,慰為壯觀。
70元
學(xué)生證,老人證半價
從廣州到肇慶約三小時車程,肇慶火車站前的迎賓大道不遠處就是七星巖;肇慶市內(nèi)有公共汽車,環(huán)湖旅游專線車、出租小汽車和交通船都直達景區(qū)內(nèi)。風(fēng)景區(qū)內(nèi)有公共汽車,環(huán)湖旅游專線車、出租小汽車和交通船,旅游、度假、開會都非常方便。
游船、交通船線路
在北門、禪林入口和出米洞分別設(shè)置交通船和環(huán)湖游船碼頭,原羅漢島碼頭和仙果園碼頭只設(shè)上岸,不設(shè)售票乘船。北門、禪林入口和出米洞碼頭分別設(shè)置定時對開的交通船只,環(huán)湖游船必須??康ろ旡Q園、仙果園(上岸步行至出米洞)、出米洞。景區(qū)內(nèi)的水榭餐館、蓮舫酒家、閱湖樓、桂苑酒家都可供應(yīng)午餐服務(wù)。游客可根據(jù)行程時間選擇就餐。
A線(一天游)東門----(百仙洞)----(上山)玉皇殿----三仙觀(下山)----七星橋(天柱摘星)-----水月宮----龍巖洞(千年詩廊)----過山亭(玉屏疊翠)----觀魚池----紅蓮橋(紅蓮泛舟)----東方禪林碼頭乘船游濕地核心區(qū)丹頂鶴園(仙鶴飛翔)----仙果園(上岸步行)觀佛島(臥佛含丹)----金沙灘(禾花仙女)----靈芝島(靈芝祈壽)----出米洞(石洞古廟)乘船 羅漢島碼頭----(乘電瓶車)東門。
B線(一天游)北門先乘船游濕地核心區(qū)丹頂鶴園(仙鶴飛翔)----仙果園(上岸步行)觀佛島(臥佛含丹)----金沙灘(禾花仙女)----靈芝島(靈芝祈壽)----出米洞(石洞古廟)乘船,羅漢島碼頭----雙源洞----東方禪林----紅蓮橋(紅蓮泛舟)。
C1線(一天游)西門----白玉橋(星巖煙雨)----鐵索橋----濯纓亭----水月堤----三榕攬勝----水月巖云----星巖春曉----七星橋(天柱摘星)-----水月宮----龍巖洞(千年詩廊)----過山亭(玉屏疊翠)----觀魚池----紅蓮橋(紅蓮泛舟)----東方禪林碼頭乘船游濕地核心區(qū)丹頂鶴園(仙鶴飛翔)----仙果園(上岸步行)觀佛島(臥佛含丹)----金沙灘(禾花仙女)----靈芝島(靈芝祈壽)----出米洞(石洞古廟)乘船,羅漢島碼頭----雙源洞----(乘電瓶車)西門。
C2線(一天游)西門----白玉橋(星巖煙雨)----鐵索橋----觀魚池----(上山)天柱巖----文昌宮(下山)----過山亭(玉屏疊翠)----龍巖洞(千年詩廊)----水月宮----七星橋(天柱摘星)----東方禪林碼頭乘船游濕地核心區(qū)丹頂鶴園(仙鶴飛翔)----仙果園(上岸步行)觀佛島(臥佛含丹)----金沙灘(禾花仙女)----靈芝島(靈芝祈壽)----出米洞(石洞古廟)乘船,羅漢島碼頭----雙源洞----(乘電瓶車)西門。
七星巖風(fēng)景區(qū)位于肇慶市端州區(qū)中北部,南臨城區(qū),北倚北嶺山,北緯N23°04′52.25″ 東經(jīng)E112°28′18.22″,面積約10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積6.5平方公里。
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guī)r巖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
七星巖基本上分成兩行,可由東向西進行游覽。七巖是閬風(fēng)巖、玉屏巖、石室?guī)r、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和阿坡巖。峰巖陡立峻峭,妖嬈多姿,好像點綴在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故稱七星巖。有巖必有洞。星湖具有熱帶特色的峰林石山地形上,由石灰?guī)r組成的巖石峰洞。
御寒避暑的游覽勝地,七星巖風(fēng)景區(qū)綠樹成蔭,涼風(fēng)習(xí)習(xí),年均氣溫21.6℃,夏季最高月均氣溫28.9℃,冬季最低月均氣溫13.4℃,確是一個御寒避暑的游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