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至正六年(1246年),始建唐崖土司城。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二代土司墳墓墓葬建成。
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石人石馬刻成。
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擴建唐崖土司城遺址。
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荊南雄鎮(zhèn)”牌坊建成。
明朝崇禎三年(1630年),田氏夫人墓及牌坊立。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崖土司城廢棄。
1978年,經(jīng)咸豐縣文物部門調(diào)查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
1983年,修建張王廟罩馬亭。
1986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咸豐縣文物部門調(diào)查掌握了大量的文物背景資料,收集了“唐崖長官司印”等若干文物;被咸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被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對土司城院墻進行了維護加固,在土王墓和田氏夫人墓周圍新修了圍墻和鐵門。
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維修石牌坊、土王墓及田氏夫人墓。
1993年,樹立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牌。
200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唐崖土司城址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2001年,維修土王墓、牌坊、張王廟等處的排水溝,對院墻、街巷的垮塌、損毀部分進行了維修;同年,咸豐縣文物管理所再次在此進行了重點調(diào)查,收集到部分散落在民間的文物。
2003年,咸豐縣政府制定了《唐崖司文物保護管理守則》《旅游須知》等地方性管理辦法,約束居民和旅游者的行為,加強文物保護的法制宣傳。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局部考古發(fā)掘,進一步探明了城址的分布范圍、整體布局和局部建筑結構。
2012年11月,唐崖土司城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
2013年,《唐崖土司城址保護管理辦法》《唐崖土司城址保護管理規(guī)劃》公布實施。
2013年3月1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致函國家文物局,申請將唐崖土司城址列入2015年國家申遺項目。
2015年7月5日,唐崖土司城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土司城在山水秀麗的唐崖河西岸玄武山麓,土司城帥府內(nèi),布設機構頗完整,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門、牢房、閱臺書院、靶場、萬獸園等。唐崖土司曾是尖山、活龍、二仙巖、清坪一帶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土司城內(nèi)有三個主要遺址:石牌坊、石人石馬、土司王墓。
唐崖土司城的東面、北面和南面大部分地方修建了城墻(又稱外城墻),在其北面和東北面還修建了內(nèi)城墻。城墻以自然石塊稍微加工后壘砌而成,現(xiàn)大多可見,并保存在1米以上。其中,臨河一面保存最好,高達2.5米,現(xiàn)存城墻基寬3.2米。
在城的東門處,原有的城樓基礎墻體遠遠大于城墻的寬度,現(xiàn)殘寬6米至7米左右,可明顯看出是城門樓的基礎,現(xiàn)東城墻殘長150米。?
城址中的街巷,至今仍清晰可見。由三街十八巷三十六個院落組成,分為上、中、下三街,呈不則形狀,全長880米。以石牌坊為中心,稱中街,街面全部以青石鋪砌而成,條石長2米,寬0.3米,橫向順街鑲嵌,街面寬闊而整齊。沿大衙門而下,稱上街;沿小衙門而上,稱下街。36條巷道仍以石塊鋪砌,隨地勢連接街道,四通八達。其中在上街和南城墻之間依次平行著“一橫道”、“二橫道”、“三橫道”。
“荊南雄鎮(zhèn)”牌坊建于明天啟四年(1624年),是明廷為表彰土司覃鼎的戰(zhàn)功而立。為唐崖土司城遺址中最具標志性的建筑遺存,是衙署區(qū)建筑群的起始,前有石階與中門垂直連接。牌坊為砂石仿木結構,通高7.15米,面闊8.4米,三開間,四根石柱前后有高2.5米的抱鼓石及石獅(現(xiàn)殘存一個)。橫額中兩面分別書寫“荊南雄鎮(zhèn)”和“楚蜀屏翰”八個大字。前后均有提記,記錄了牌坊的建造緣由、時間。中間枋面雕刻“土王出巡”“哪咤鬧?!钡阮}材,兩側枋面雕刻“漁樵耕讀”、“槐蔭送子”及麒麟、龍、鳳等圖案。這些題材多取自漢地,但有本地變通;也有直接反應土司生活的“土王出巡”等,是漢土藝術結合的產(chǎn)物。
城址東北角高坡上,有并列兩座明代墓葬,一為土王墓,一為田氏夫人墓,占地總面積400平方米。土王墓封土保存完好,墓葬石室,宏大而華麗。槨室以鉆鑿砂巖壘成。前觀為仿木結構的一斗三升式重檐建筑,長7米。屋面雕飾筒瓦,嵴雕龍首裝飾,檐下斗拱明顯,5根廊柱形成4間墓室。廊柱長方形,面寬0.45,厚0.6米。柱間寬1至1.1米。廊室間距1.85米,高2米。廊頂?shù)窨虉A形藻井飾。再進為4個墓室,前有抹石門8扇。門高1.65米,厚0.1米,寬0.67米左右,門上雕飾格欄。墓室以整塊砂石合成,長3米,高1.5米,兩中室寬1.3米,側室寬1.25米。各有石棺床,長2.7米,寬0.9米。后有壁龕,高離棺床0.5米。龕高0.5米,跨0.4米,深0.15米。室間以整塊石隔開,厚0.15米左右。中雕小格窗,寬0.58米,高0.9米。窗眼為錢紋圖案,可以相望。室頂?shù)窨淘寰?,以花卉為紋飾圖案。墓前為八字形祭臺,前端各立一小獸,兩側飾以精雕麒麟,高約1米。整個王墳以石建構,十分精美,其建筑格局及裝飾實為土司文化的精品之作,代表了這一時期的石雕工藝水平。
田氏夫人墓在土司墓左側,封土保存完好。墓前立有石碑和石牌坊。碑寬0.97米,高1.9米,基座高0.45米,有桌幾花紋圖案。碑面中刻“明顯妣誥封武略將軍覃太夫人田氏之墓”,前記“孝男印官茵宗堯記”,后題“皇明崇禎歲庚午季夏吉旦立”。在墓前有一較矮小的素面石牌坊,造型簡單,無雕飾花紋。牌坊以石建成,高3.5米,邊高2.5米,中門寬2.05米,側門寬1.4米。牌坊兩側以鼓形石護柱,上以石為坊,鑿榫相接。
再上為武略將軍覃鼎墓。覃鼎墓附近,有同時期、同型制、同等級的將軍墓5座,多無碑記。司城背后玄武山上叢林中,存有不少不同格局的墓葬群。?
明萬歷辛亥歲(1611年),印官田氏夫人和欽依峒主覃杰為紀念覃鼎出征功績,請當?shù)氐窨檀髱熽惔笙捎镁奘窨塘艘粚κ撕蛢善ナR。立于城東唐崖河畔的臺地上。按《覃氏族譜》記載:當年雕鑿石人石馬的同時,還修建了張王廟,后又改稱桓侯廟。為了有效保護石人石馬,1979年省政府撥款新建了罩馬亭。馬以整塊石鑿成,奇?zhèn)バ蹓?。左側石馬高2.38米,背寬0.7米,長2.8米。馬身雕飾鞍、蹬、韁、轡,清晰明顯。韁上陰刻小字:“萬歷辛亥歲(公元1611年)季夏月四日良旦,印官田夫人立”。石人高1.9米,著盔甲,佩劍抱傘,侍立馬前。右側石馬高2.08米,長2.5米。馬韁陰刻小字“萬歷辛亥歲季夏月四日良旦,峒主覃杰同男覃文仲修立”。石人頭已毀,殘身高1.6米,著盔甲,侍立于旁。兩馬間距4.8米。馬的特點,似為南方馬的形體,肥壯而不高大。造型手法獨特,雕鑿工藝精湛,為明代石雕之佳作和典范。?
土司城內(nèi)所見的文化遺物,主要有金器、瓷器、印章、磚石質(zhì)建筑構件等,其中以青花瓷器殘片和石質(zhì)建筑構件為主。
第一類為瓷器殘片,出土于街巷區(qū)和衙署區(qū),瓷片時代由明至明國持續(xù)分布(明代成化、宣德、萬歷年號、景德鎮(zhèn)印記)、衙署區(qū)瓷片質(zhì)量較高。
第二類為磚瓦建筑構件,出土于衙署區(qū),為漢式的滴水、瓦當、筒瓦等,上有蓮花、魚鱗等圖案。
第三類為土司印章,包括兩枚土司印章及一枚四川永寧地區(qū)的軍官印章。印皆銅質(zhì),土司印一大一小,皆篆“唐崖長官司印”。大的重1100克,無年月題款。小的重650克,由題刻可知改印造于公元1674年,為唐崖土司在清康熙初年依附于與朝廷對抗的西南吳三桂政權。另有四川永寧地區(qū)的的軍官印章,是唐崖土司參與朝廷平叛所得。此外,在唐崖長官司轄域內(nèi)的活龍坪鎮(zhèn),也出土過一枚“唐崖長官司秦關克印”。?
土司遺址是指土司司治所在地的城址及相關遺物,即今所謂的“土司城”或簡稱的“司城”。在土司制度業(yè)己消失的今天,土司遺址作為土司制度重要的載體,成為具有直觀性鑒證價值的土司制度的重要物證,見證了“土官”向“土司”歷史的轉化,見證了土司制度實施中的物化過程,是研究土司制度及文化沉積的重要基礎。
土司文化遺產(chǎn)作為13-18世紀山地城市代表、土司制度見證者、西南諸族群社會文化呈現(xiàn)者的核心價值。唐崖土司城遺址的最大價值在于清晰、完整,它是西南地區(qū)格局清晰,保存完整的土司城址之一。它所反映出的土司制度,秉承了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多民族管理智慧,唐崖土司城址正是這一制度的實物見證。
唐崖土司遺址地處鄂西山區(qū)腹地,遺址自18世紀初廢棄后,土家先民仍世居于此并在遺址及周邊地區(qū)建造了若干民居建筑。隨著近年對唐崖土司遺址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相關法規(guī)的分別出臺,為保證遺址管理、展示、利用的有序進行,不影響遺址風貌和協(xié)調(diào)性,需對遺址保護范圍內(nèi)的民居進行拆除、改造。
唐崖土司遺址內(nèi)的現(xiàn)狀民居中保留有少部分傳統(tǒng)土家吊腳樓的建筑風格,其余多為傳統(tǒng)風格與現(xiàn)代風格相結合的建筑形式;大部分現(xiàn)狀民居較好的與遺址的地形地貌相結合,未對土司遺存及其建筑格局、環(huán)境風貌等產(chǎn)生大的影響。今后在對遺址的規(guī)劃設計中,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應重點保留傳統(tǒng)土家吊腳樓的建筑形式,改造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的建筑形式,拆除現(xiàn)代風格建筑,搬遷占壓土司遺跡的傳統(tǒng)民居并異地重建。使傳統(tǒng)土家吊腳樓的建筑形式得以全面保留、復原和展示,并充分與土司遺址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風格相契合。
交通
唐崖土司城遺址交通并不方便,需要從咸豐縣城出發(fā),行20多公里才可到達。
住宿
游客可以選擇住在咸豐縣城,價位比較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