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位于廣州市越秀區(qū)文明路,是廣東省級綜合性公共圖書館,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廣東省分中心、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全國圖書館聯(lián)合編目中心廣東省分中心所在地,是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該館歷史悠久,典藏豐富,在海內外聞名遐邇,始創(chuàng)于1912年,前身是明代羊城勝跡“南園”,后為清代廣雅書局藏書樓,其中的“抗風軒”為孫中山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秘密據(jù)點。1986年,鄧小平同志親自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題寫了館名。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正積極發(fā)揮省級圖書館的領軍作用,不斷完善各項硬件、軟件設施,大力推進免費開放,竭誠為公眾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讀者服務。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圖書館”、“全國文化系統(tǒng)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窗口”、“受讀者喜愛的圖書館”等稱號。由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組織實施的“廣東流動圖書館”、“聯(lián)合網(wǎng)上聯(lián)合參考咨詢服務”榮獲國家文化最高獎項——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文化部第一屆創(chuàng)新獎、第二屆創(chuàng)新獎特等獎。
截至2020年底,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累計館藏文獻總量約970萬冊,其中有普通紙質圖書732萬冊,古籍47萬冊,廣東地方文獻40萬冊;電子資源數(shù)據(jù)庫120個,電子資源1215.47萬冊(件)。
古籍文獻
截至2017年底,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有古籍文獻3萬多種47萬冊,其中善本3千余種3萬多冊,普通古籍近3萬種20多萬冊,金石文獻3萬余冊(件),叢書650余種10萬余冊。
截至2016年,該館共有172部善本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館藏中有清史文獻和民國文獻,包括清史資料、晚清民國報刊、民國平裝書和影印清代民國文獻等。
外文書刊
據(jù)2020年4月該圖書館官網(wǎng)顯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收藏外文圖書20多萬冊,外文報刊資料近20萬冊,以及多個外文電子資源數(shù)據(jù)庫,其中包含有劍橋期刊回溯數(shù)據(jù)庫、ProQuest歐美博碩士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鏡像)、環(huán)球英語多媒體資源庫、外刊資源服務系統(tǒng)、Country Report(國家報告)(國圖)、Emerald回溯期刊數(shù)據(jù)庫(國圖)等。
地方文獻
截至2017年底,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藏廣東地方文獻10余萬種40多萬冊,包括廣東地方志、族譜、廣東史料、粵人著述、報紙、期刊、輿圖等,較具特色的有廣東新舊地方志2600余種,新舊族譜900余種,孫中山文獻4000多冊(件)和舊廣東輿圖等。
微縮文獻
據(jù)2020年4月該圖書館官網(wǎng)顯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已完成2400種,約210多萬拍縮微膠片的數(shù)字化掃描工作,包括古籍善本937種、約46萬拍;民國時期的期刊968種、約85萬拍;解放前報紙490種、約60萬拍;新中國成立后的報紙5種、20萬拍。已建成約110萬拍縮微文獻全文數(shù)據(jù)庫,其中有館藏書目數(shù)據(jù)庫、縮微文獻全文數(shù)據(jù)庫、館藏縮微文獻目錄檢索等數(shù)據(jù)庫。
據(jù)2020年4月該圖書館官網(wǎng)顯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覆蓋主干為萬兆、桌面達千兆的有線網(wǎng)絡和無線網(wǎng)絡,互聯(lián)網(wǎng)總出口帶寬300M,存儲總容量超過280TB,服務器90多臺,終端600多臺/套。數(shù)字圖書館應用覆蓋PC門戶、移動門戶、觸摸屏、RFID自助借還設備、短信平臺以及微信、APP、微博等網(wǎng)絡用戶終端。自主開發(fā)NFC自助借書客戶端,在圖書館界率先為讀者提供基于手機NFC功能的自助借閱書刊服務。
2017年,共接待進館讀者468萬人次,平均每天服務讀者約156萬人次;其中外借服務接待讀者38.7萬人次,閱覽服務接待讀者365.6萬人次,參與讀者活動61.3萬人次。書刊借還約255萬冊次,其中外借109萬冊次、續(xù)借38.5萬冊次、歸還107.6萬冊次;辦理各類讀者卡24521個;舉辦講座、展覽、培訓等讀者活動913場,其中展覽80場、講座66場、培訓65場、播放中外文電影共26場、其他活動676場。
開館時間
周二至周日:09:00-21:00
逢周一閉館,節(jié)假日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服務窗口開放時間
總服務臺、辦卡處:周二~周日9:00-17:00
中文圖書借閱區(qū)、中文期刊借閱區(qū)、中文報紙閱覽室、視障讀者服務中心:周二~周日9:00-21:00
外文圖書借閱區(qū)、外文報刊借閱區(qū)、政府信息公開專區(qū)、臺港澳文獻閱覽室、廣東省捐贈換書中心:周二~周日9:30-16:30
古籍、地方文獻閱覽室、縮微文獻閱覽室:周一~周五8:30-12:00,14:00-17:30
采編部征集組(接受書刊捐贈):周一~周五8:30-11:30,13:30-17:00
申辦條件
1.年滿16周歲的中國公民和外籍人士,可持本人有效證件申辦普通讀者卡、外文卡或愛心卡。有效證件包括:二代身份證、港澳臺同胞回鄉(xiāng)證、護照(外籍人士)、殘疾人證(殘障人士)。
2.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可持本人身份證或印有身份證號碼的戶口簿,由監(jiān)護人陪同到館辦理少兒卡。監(jiān)護人須出示本人身份證,并為未成年人的行為承擔責任。
讀者卡類型
1.每位讀者只能申辦一張讀者卡,可根據(jù)個人所需選擇以下其中一種讀者卡類型,辦卡、補卡免工本費。
■普通卡:免押金;可外借中文書刊或光盤15冊(件),借期1個月,可續(xù)借1次;可使用本館網(wǎng)絡和數(shù)字資源。
■少兒卡:免押金;可外借少兒書刊或光盤15冊(件),借期1個月,可續(xù)借1次;可使用本館網(wǎng)絡和少兒數(shù)字資源。
■外文卡:押金500元;可外借中文書刊或光盤15冊(件)、外文圖書6冊、外文期刊4冊、外文光盤5件,借期1個月,可續(xù)借1次;可使用本館網(wǎng)絡和數(shù)字資源。
■愛心卡:免押金;70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殘障人士憑殘疾人證申辦,可外借中文書刊、盲文書刊或光盤20冊(件),借期2個月,可續(xù)借2次;可使用本館網(wǎng)絡和數(shù)字資源。
2.外借文獻借期1個月(愛心卡借期2個月);到期前可續(xù)借1次(愛心卡可續(xù)借2次),續(xù)期1個月,從續(xù)借成功當日算起;讀者需在所借文獻到期日前至少1個開館日辦理續(xù)借手續(xù);逾期未還或已被預約的文獻不能續(xù)借。逾期歸還的文獻需按規(guī)定繳納逾期費,以每日每冊0.1元計算,上限為15元/冊。
3.各類型讀者卡均可使用我館數(shù)字圖書館服務,可在館內認證使用計算機、接入無線網(wǎng)絡,享受我館活動信息推送服務,報名參加我館舉辦的讀者活動。
辦卡方式
(一)到館辦卡
1.廣州市越秀區(qū)文明路213號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二樓辦卡處或館內自助辦卡機辦。時間:周二至周日9:00-21:00,法定節(jié)假日另行通知,全年逢周一閉館。
2.廣州市越秀區(qū)文德北路81號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少兒部一樓總服務臺。時間:周二至周日9:30-17:30,法定節(jié)假日另行通知,全年逢周一閉館。
(二)網(wǎng)上辦卡:廣東省常住居民可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網(wǎng)站(www.zslib.com.cn)自助辦卡。
(三)微信辦卡:廣東省常住居民可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微信公眾號自助辦卡。
讀者卡管理和使用規(guī)則
1.讀者卡限本人使用。讀者卡初始密碼為讀者出生年月日的8位數(shù)字。讀者應及時登錄我館網(wǎng)站或微信公眾號,自助修改密碼并妥善保管。
2.讀者卡轉換類型。讀者可到辦卡處填寫《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讀者卡轉換類型申請表》,提供現(xiàn)有讀者卡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補交或退回押金差額后即可辦理。
3.讀者卡掛失。讀者若遺失讀者卡,應及時到館辦理掛失手續(xù);因未及時掛失而造成的損失,由讀者本人承擔。讀者致電我館辦卡處掛失讀者卡后,必須于7個開館日內親自到館正式辦理掛失手續(xù)。
4.讀者卡補辦。讀者若遺失或損壞讀者卡,可持辦卡時的有效證件到館免費補辦。補辦讀者卡時須還清原卡上所借文獻及交清所欠費用。補辦新讀者卡后,原卡作廢。
5.原舊版中文借書/刊證、外文證換領新讀者卡:讀者應還清原舊卡上所借文獻及交清所欠費用,憑原舊卡及本人身份證,到辦卡處免費換領新讀者卡。
6.讀者卡退卡。讀者還清卡內所借文獻及交清所欠費用后,可持讀者卡及辦卡時的有效證件到館退卡;如卡內有押金,將同時退還。如確因特殊情況委托他人退證時,須同時提供委托人及被委托人的有效證件,方可辦理退證。
7.讀者應愛護文獻。若造成文獻損毀、遺失,須按本館《讀者借閱館藏文獻逾期、損毀、遺失的處理辦法》賠償。
8.讀者閱覽、外借、復印文獻及使用我館數(shù)字圖書館服務和設備時,須遵守我國法律法規(guī)以及我館的管理制度。
9.讀者外借和續(xù)借文獻時,需保證讀者卡未被凍結、卡內無逾期未還文獻和欠款。如讀者卡有異常,我館有權暫停該卡的使用權限,至妥善處理后恢復使用。
讀者申請辦理讀者卡,即視為已閱讀并同意本辦法。本辦法如有改動,將通過公開渠道發(fā)布,且不專門送達通知至辦卡人。請讀者自行關注并遵守相關管理辦法。
本辦法解釋權及修訂權歸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所有。
宣統(tǒng)二年,籌辦廣東圖書館。
1912年7月,廣東圖書館在廣州府城文明門外聚賢坊今文德路62號廣雅書洞內布告開館。
1916年3月,廣東圖書館被當局撤銷所藏圖書僅作古物封存。直到次年的7月才恢復。并定名為廣東省立圖書館。
1933年10月19日,廣州市市立中山圖書館,為當時廣州最壯觀的公共圖書館。數(shù)月后,當局以廣東省立圖書館與廣州市市立中山圖書館相距甚近,下令將廣東省立圖書館,并入廣州市市立中山圖書館。
1941年11月11日,廣東省立圖書館正式向讀者開放。
1950年7月,廣東省立圖書館易名為廣東人民圖書館。
1955年5月,廣東人民圖書館與廣州市中山圖書館正式合并為廣東省中山圖書館。簡稱中山圖書館。
故稱原廣東人民圖書館為南館,原廣州市中山圖書館為北館。
1971年3月,關閉數(shù)年的圖書館重新開放。
1981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中山圖書館遷建新館
1986年11月12日,新館落成揭幕。1988年,北館改稱孫中山文獻館。
2002年,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更名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2003年,中山圖書館改擴建工程正式立項。
2010年12月30日,改擴建首期工程竣工。
2011年4月,全國首個省級捐贈換書中心、廣東省捐贈換書中心在中山圖書館建成。
2019年7月23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改擴建二期工程竣工驗收。
文獻開發(fā)
2017年,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出版《決策內參》52期,逾400萬字;《文化內參》12期,逾39萬字;《港澳文化信息》12期,逾42萬字;《省長輿情月刊》改為《省長新聞報道匯編》季刊,出版4期,約18.6萬字;《人大工作參考》出版9期,約50萬字;《議政參考》出版共9期,約90多萬字;編輯出版《圖書館論壇》12期,刊發(fā)論文251篇,紙本發(fā)行約3.4萬冊,網(wǎng)絡發(fā)行到19個國家和地區(qū);編輯出版《廣東圖書館園地》4期,寄發(fā)1200冊;編輯出版《館情通報》6期,約16萬字;編印《讀者活動推介》12期,約5萬字;編印《樂齡新知匯》12期,免費發(fā)放2400冊。
古籍開發(fā)
2017年,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完成《廣州大典總目》《八編清代稿鈔本》《中山文獻》《東莞歷史文獻叢書》《永安月刊》等項目的出版;參與《廣州大典》數(shù)據(jù)庫的安裝與上線、《民國時期廣州文獻書目調查和民國時期出版物總目錄》編纂工作;《民國廣東年鑒叢編》《 華南抗戰(zhàn)史料匯編》《近代華僑報刊大系》(第二、三輯)《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容庚先生稿抄批校本叢刊》《廣州大典曲類》等書稿編輯校對。
《圖書館論壇》創(chuàng)刊于1981年2月,廣東省文化廳主管,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主辦。國際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為ISSN 1002-1167,國內統(tǒng)一連續(xù)出版物號為CN 44-1306/G2,月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月10日出版?!秷D書館論壇》1995年、1998年、2002年、2006年、2012年連續(xù)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圖書館學期刊”,榮獲廣東省“第二屆優(yōu)秀社會科學期刊”“特色期刊”等稱號。